◎刘柯均
意念控制的现代舞
◎刘柯均
现代舞是身随意动,思行统一的整体。本文以概述现代舞发展的思想浪潮、传播历程为契机,关注和发扬现代舞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推崇中国现代舞发展的新风尚,突出现代特色,传递人文思想,为巩固中国舞蹈文化艺术发挥作用。
现代舞 破体 文化艺术
舞蹈是人体运动的规律,它不仅仅是娱乐,更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或者癫狂而洒脱,或者率性而放纵。而这样的艺术形式,却内涵深远,不妨也可以说,它是人类文化穿越时空的内在纽带。
世界各国的舞蹈艺术丰富多彩,在舞蹈当中都蕴含着人们的愿望和心声。特别是19世纪末兴起于欧洲匍匐大地的——现代舞。当人们乏味于古典芭蕾“王子、公主”的美好童话时,人们再不想简单地追求舞蹈矫揉造作的技艺和形式,而是越来越多偏激地表达真实的生活和现实的社会。此时,伊莎多拉·邓肯缓缓走来,她性格坦率,落落大方,极少受保守思想的侵染,她的舞蹈艺术无与伦比,是往昔与未来的构建。“她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使他们能更敏锐地感受到美,更深切地体验到生活。”她的随心所欲,为人类艺术开拓了一条彻底解放的自由之路。她是现代舞的先驱者,更是现代舞的典范。
可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文化艺术逐渐迎来了一个新的“繁盛期”,或是说是文化艺术“破体”的时期。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了冲击,从而迫切地想追求更高层面的艺术享受。而现代舞元素,打破了芭蕾“木偶化”僵局的传统模式,以开放自由的身体格局,宽泛地去展现真实的自己,表达人性。
现代舞是“人化的自然”,是生命内核的感动。它揭露着现实,表达个性。或许它的本质就是舞蹈,没有实际的内涵。所以说,现代舞不存在固定的舞蹈模式,它是最多元,最活跃,最自由的艺术语言。在特点上,粗略的体会为以下几点:1.自由。自由是现代舞的本性,它可以在表达上自由自在,在心灵上自由松弛,在精神上自由独特。美国现代舞大师默斯·堪宁汉曾说过:“如果你不喜欢别人的作品,那就编一个自己喜欢的好了。”2.思想性。现代舞以心交心,用真实而强烈的气质底蕴打动着观者,有的甚至宽泛空洞,却引人深思。它不再是模仿,而是创作,是严肃的探索。3.审美。现代舞审美是想象和新奇的释放,它渲染奇特的意境,是它背离传统美的表现。它通过形象的鲜明,叙事的变化,让观者饱含想象。它抽象存在的表现手法,则是彰显创作自由,张扬艺术个性的有效手段。综述,其实现代舞本没有特点可寻,个性和创新就是它的风格。等它们有了可归纳的特点时,现代舞就不是真正的现代舞,而是“过去的现代舞”了。
美国作为现代舞传播的核心之一,除了创始人伊莎多拉·邓肯、现代舞先驱露丝·圣丹尼斯之外,玛莎·格莱姆的艺术思想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动作上,她追求抑扬顿挫的棱角,传递了压抑而充满生命的呼声。同时,她创建的现代舞技术体系“收缩——放松”的技巧,至今得以应用。而她的当代舞蹈学校,也为现代舞风格的传承做了完美的延续。
德国是现代舞发展的根基,现代舞编导家玛丽·魏格曼作为德国现代舞发展的代表人,通过一生的实践,建立了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肢体语言。她追求现代自由的思想,使她在德国现代舞发展中起到了推进性的作用。
日本是现代舞发展优化的场所。20世纪30年代,江口隆哉、宫操子等日本艺人将德国现代舞引进日本。在原则上,日本接受了外来文化,但却没有全盘应用。而是以依托的态度,通过吸收本土文化,中和外来元素,再编创出符合本国的现代舞。日本民族的观念,使现代舞在亚洲的发展略显影响。
紧接着朝鲜、中国也凸显了对舞蹈艺术的探究,各国之间和平合作,开放包容,它热情地吸收各种元素,并结合本国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互学互鉴,使现代舞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阶段。
舞蹈是什么?舞蹈就在身上,舞蹈是有生命的,是存在的活力。正因为有了这一切,我们才有机会在时间、空间里遭遇舞蹈。1.历史性。舞蹈是文化物质的载体,这样的认同感,让历史成为了支撑,我们看到的,则是历史大浪淘沙,滚滚向前的浩荡。2.宗教性。我也是舞蹈的教徒,我对舞蹈是心存敬意的,我们共同去认知、感受它的同时,去构建它、拓展它,最终成为它的一部分。3.时代感。思想是改革的先声,我们青年作为文艺前进的主要力量,要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去实现创新的措举,推动思想解放,提升文艺品味,巩固和壮大中国文艺的新时代。
艺术是社会的反映,社会是创作艺术的有力条件。所以说真正的艺术是不能逃避生活的,用心灵去舞蹈,让艺术充满生机,让社会振奋精神,这是舞者的需要,也是人民的需要。在艺术实践当中,我们应当积极地运用艺术形式去表达时代,在创新和开拓上反映新的精神面貌,推广群众自娱性舞蹈艺术,让艺术从生活中来,回馈到人民中去,让具有特色的中国文艺,自由地传播给每一个人。
[1][美]伊莎多拉·邓肯.邓肯论舞蹈[M].九州出版社,2006;34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