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奇
千光静住
◎李远奇
百多亿年前,没有日光、月光和星光。没有正电、负电。没有山河大地,常寂圆明的元清净体,以超光速无量倍的速度运行,空灵自在,遍照无极。
某一刹那,因缘冥合,无量倍超光速的元清净体,失去静止的质量,骤然减速为光速,于是产生了大爆炸。宇宙空性圆明智慧开天造化,一个亚光速的宇宙就此诞生。能量以光速运行,无相空灵的元清净体,通过自性作用而获得质量,并且能赋予宇宙极精微细密的基本粒子以质量。源生中子、质子、电子,化生中微子、层子(即夸克),中子能量场,分化阴阳两仪,有了正电和负电,由正电和负电“相爱”而产生了光子,光粒子以波的形式运行而产生了“慈”。慈爱相生,空灵妙有,智慧起用,原子形成。原子和合缘起成分子(缘起性空),宇宙万物启始。慈和爱便创化了天地,创化了四时,创化了水,创化了空气,创化了植物和动物,也创化了人。
亚光速的三维宇宙,以固态、液态、气态、离子态、光子态等五种形态而存在。这五种物质形态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均在零速以上和亚光速之间变化。各种形态的物质,依原子核、内在能量场和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的变化,而随之发生变化。
从固态到光子态,能量越往上走,原子越紧缩、电子围绕原子核的旋转运动就会越快、能量逐渐精纯趋向光子态。当电子转速为光速,电子掉入原子核内,就转变为热核聚变状态。
从光子态到固态,能量越往下行,原子越膨胀、电子围绕原子核的旋转运动就会不断减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越来越慢,能量逐渐混沌而趋向固态。当电子转速为零,电子脱离原子核,就转变为超导态。因此三维的世界上没有哪样物质是一成不变的,包括人类的心念和思维。物质的形态、质量和人的心态、意念的变化,与原子场能、法界性灵能量紧密相关。洞明能量的元初,了义真空妙有的化境,方能契理光子静住如本元真的实相,达至无上心智喜乐的胜境。
早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了: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宇宙,人与天地同一阴阳,是为“天人合一”。人是由宇宙自然共构的法界能量创化而来,宇宙万物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人身的每一个细胞也是由分子原子组成,人和宇宙本无差别,都是众缘和合而成,“性从众缘出”。只有真如自性不坏,元清净体不灭,随众生业力而轮回。
物质的宇宙有成住坏空,物质的生命有生老病死,本是不一不异。只是生命意识把自己和宇宙法界分隔开来,从而有了一个“我执”的概念和颠倒的“妄想”。于是众生就迷堕在了有引力、有张力、有磁力,有贪、嗔、痴,有生、老、病、死的轮回苦厄之中。
光子是载乘法界性灵能量的粒子,充溢一切存在着的三维宇宙空间,以每秒约30万公里的速度波动。光子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其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半衰期无限长。自然态的光子由于自身无法静住,所以它很难有静止质量。通常光子的静止质量约为零。生命的本源真光若开悟正觉,摄光静住。则同天比量,惠及众生,福德无穷。心无非则正而不邪,明亮照人能依止大道为戒。自然诸恶不做;心无乱则净而不染,光子能住且不失质量为定。必然自净其意;
心无痴则觉而不迷,波动能观亦通达善用为慧。当然众善奉行。
在五千多年前的几十万年时间里,人类有语言,没有文字,语言没有“静止的质量”,因此,人类大脑思维进化的能力非常有限。当文字出现以后,语言获得了相对“静止的质量”。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能量得到了加速度地发展,才有了今天地球上不可思议的人类文明。
语言文字的发明,让人类能言之万法,留下了相对静住的质量;照相机的发明,让天地能见之万象,留下了相对静住的质量;录音机的发明,让音频能听之诸声,留下了相对静住的质量;录影机的发明,让视线能看之动态时空,留下了相对静住的质量;互联网的发明,让世间一切诸信息,化为相对静住的质量,得以在网络间以光速运行,令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和变化。
因此,我们明白了,静止的质量,能飞速迅疾地提升增上宇宙万法的能量。当我们静下心来,凝神定意,将生命体内的光子冥获静止的质量,千光静住。那么,我们生命元真的能量将可以胜极自在的超光速,“涅槃到彼岸”。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古时候,科学尚不发达,人类对宇宙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识还非常有限,要讲清楚物质的能量、质量、光速、分子、原子、中子、光子等等这些科学道理,实则不易。就算今天的科技,对光速以上的妙观世界,还是一无所知。
那么到最后,这个“此岸”的亚光速三维宇宙,终究会到哪里去呢?当所有固态、液态、气态、离子态都法化为光量子态,进而光化热核聚变成中微子态时,阴阳合一,静住千光,清净妙明,所有万物、分子原子都不存在了,亚光速的三维宇宙空间,乃至时间也都不存在了。元清净体又以超光速无量倍的速度运行,虚空的虚空还是虚空,寂光冥归恒时恒空的妙观世界。
(本文节选自《千光静住——内心的科学》一书)
(责任编辑 陈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