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鬓
拾笔
◎文 鬓
匆匆7年,我从大学毕业的愣头青逐渐成为一个职场上年轻的老同志,由于所学专业之长,工种不断变换着,但似乎从未离开过文字。
从项目办公室的新闻报道到企业的经营工作心得体会,从宣传工作到政研文章,从企业文化到会议材料,从报刊编辑到公文写作,时刻与码字有关。常用的那几千个汉字有时候能让我审美疲劳到后悔自己学了这样的专业。但是,每当眼见冲击灵魂的好文章,又让我醉心不已,不禁叩问苍天,为何如此普通的汉字,到别人手里却能妙笔生花,如此锦绣。
因此,自古文人相轻的妒忌之心,又使我一次次拾笔而动。可却每每让人失望不已,一篇篇或死板,或流水账,或刻意凑字之作,让我陷于文字垃圾的海洋里不能自拔。终究是文字缺乏灵秀之气,脱离了生活的根性,遗落了精神的力量,缺乏了人文的关照,必将粗制滥造,不堪入目。
带我入门的一个前辈,在离别的时候曾告诫我: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请不要放下心中的那支笔。我非常尊敬的一个领导也曾说:如果你还写着,说明你灵魂还没有死去。给过我很多帮助的师友,也不断催促我、鼓励我持笔前行,踏亮人生。这些有字真言和精神关照,时常让我羞怯得无地自容、无处遁形。那种无力、无能、无法的沉重,压得不断逃避着的灵魂气喘吁吁,让我感受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切肤疼痛。
近日,偶翻从前的日记,读到刚参加工作时的青涩小文,忽然眼前一亮。虽然文字朴实,才情普通,题材微小,却能真情流露,动人心扉,亮点闪耀。究其主因,那时候虽人微言轻,但却敢指天说地,文中正气浩然,豪气冲天,凭的是那份真性情。同时,那时候虽初出茅庐,但却率性纯真,文章有血有肉,有吃有喝,有哭有笑,凭的是那份对生活、对现实的精神关照。
所以,行文一必有“文胆”,不受限,敢说话,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追求,不能受累于个人名利的现实牵绊,更不能有我是名家、我是领导、我是老同志,写的东西必须高大全,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这样写出来的东西肯定有肉无血,死气沉沉,不灵动,不真切。其次,行文必有“文心”,要让灵魂出窍,笔随心动,才能摆脱“笔重千斤”的无力之感,亦或是“下笔之困”的窘境,真正达到下笔有神,行云流水的至高境界。
因此从文者,只有身怀对实现的关照,对民众的悲悯,对理想的不弃,用心而为,才能拾笔而起,行文不止,灵魂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