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视域下《夜宿寒山寺》的视点解读

2014-12-12 08:57刘秋成
巢湖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视点诗学时空

刘秋成

(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南 衡阳 421002)

1 引言

洛夫被称为语言和意象的魔术师,善于运用视点变换、矛盾语法、时空转换、畸形组合、自由联想等陌生化手法,融入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和情感体验,铸字设譬,不拘一格,经营意象,读其诗给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因此,其诗歌吸引了国内外研究者关注,但研究多从诗歌理论、整体风貌、审美意象、语言特征等方面进行。本文尝试从认知诗学的角度来解读洛夫 《夜宿寒山寺》中的视点,该诗是诗人2004年应邀来寒山寺为学院僧人讲禅诗,在寺院居留三晚,有感而发写的一首诗。语言文字简单易懂,视点转换频繁,以简单文字传达丰富图形、深刻的寓意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认知诗学这一新的视角过对该诗的视点分析,将会发现诗中新的内涵和文学价值。

2 认知诗学视域下的视点

认知诗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和新的研究范式,融合了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文体学、叙事学和文学批评等学科的理论成果[1]。认知诗学以解读文本为首要任务,不仅能够从心理认知过程解释文本的意义是如何产生和获得的,而且能够对人们业已感知的文学效果做出新的解释,或对读者的阅读做出新的阐释,可进一步挖掘文本涵义和文学效果,对文本读出新意,发现文本新的形式特征和美学价值,得到新的审美体验。[2]文本建构过程是作者通过语言形式对相关信息选择和组合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观察的角度和方位,即文本视点的运用。在语篇层面上,视点是 “制约语篇深层结构 (即语义)的一种图式(schema),反映人们看待对象世界的角度和态度,支配着对象的选择与组合,从而又影响语篇表层结构(即形式句法)的组织”。[3]这里所说的视点可划分为时空视点、知觉视点、观念视点和叙述视点,既包括了感知或认知的工具及主体认知能力的体现,还涉及到“谁看”和“谁说”两个层面,涵盖面较广。阅读文本不仅是对语言形式加工理解的活动,同时也是作者认知文本视点的过程。诗歌语言通俗凝炼、言简意深、视点转换频繁。读者要想准确理解诗歌,仅仅从表象的语言形式来理解诗歌是不够的,还要调动自身的心理机制,融入个人情感体验。认知诗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心理认知层面来剖析语篇的意义和体验作者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视点作为认知处理的一个基本要素,视点的选择和安排体现了作者对信息认知处理加工的过程,涉及到图式、脚本、方案等认知方式的运用, 而对视点的解读则有利于读者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叙事态度。因此,从认知诗学来分析文学文本视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视点与认知诗学在诗歌中的运用

在《夜宿寒山寺》这首诗中,视点使用占领了重要位置。笔者重点从时空视点与图形/背景的形成和移动,观念视点与情感体验,叙事视点/知觉视点与视点来解读本诗歌。

3.1 时空视点与图形/背景的形成和移动

时空视点包括时空的起点和移动的顺序,其外在的显性的语言标记语主要是时间指示语(如时间状语、时态等)和地点指示语。从形式上来看,此首诗歌最突出的是时空视点,其在整个诗篇中的移动如下:

诗中的时间视点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展开,清晰再现三幅图形的形成时间;空间视点按照诗人活动的自然顺序从外到内,再从内到外展开,并以内部床上这一位置为中心,展现三幅图形移动的空间位置。即:一幅是钟声敲过唐朝诗人张继描写的一个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和羁旅者孤孑清寥的图形;第二幅是夜半在床上怀抱石头睡觉辗转难眠的图形;第三幅是清晨醒来,寺院内和尚扫地,木鱼声声的图形。读者在根据时空视点的移动,眼前再现三幅图形的景色以及图形移动带来的视觉冲击,时空视点的移动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诗人通过时空视点的变换来引导读者注意到视觉图形、听觉图形、抽象图形的改变。诗人按照从上到下首先展现的是高处景象(月亮落下),接着是低处景象(船舶在烟雨朦胧的埠头)。另一个纬度是从内到外,房间床(我)我到院子(和尚打扫)。

诗的中心部分以这样一个水乡月夜,钟声回绕的寺院为背景,天地合一,幽静庄严,渗透着宗教的情思。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诗人怀中的石头得到极度凸现。整篇诗中共出现5次石头,而无生命的石头从抱着到着火燃烧再到溶化再现了石头从有到无的动态改变。现代注意理论认为,图形应该具有如下特征:图形相比同领域其他成分应该被给予更多细节,更多聚焦;它应该处于顶部或前部,或高于、大于背景中的其他成分;相对于静止的背景而言它应该是动态的;它在时间或空间上先于背景等等。[4]这些特征,石头作为图形都具备了,因此,石头成为了读者注意的中心,让读者注意到石头的非凡含义,也是诗人所表达的重要意象。

因此,图形和背景的形成实际上是石头与寺院的鲜明对照。石头的不安分与寺院清静的环境不能匹配,诗人内心搏斗挣扎,在色与空的抉择中净化心灵。

3.2 观念视点与情感体验

观念视点涵盖说话者的价值观、态度和信仰体系。Fowler认为观念视点包含情态和语体两大体现形式。情态包括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句子副词、评价性形容词及副词、有关认识、预言和评价的动词、以及全称句。语体包括个人语体、社会语体和功能语体。[5]认知诗学不仅关注语言形式分析,也注重情感、移情、审美等的理解。情感通过“移情”和“生情”两个途径在文本的认知过程中发挥出来,[6]诗人创作时,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和语言描写来影响着读者,吸引着甚至控制着读者,读者的视线和注意力为诗人所牵引,读者的情绪随着诗人的笔触起伏而波动,即对诗歌描写的场景或事件产生 “共鸣”。由于诗人的导引,读者读这首诗时产生的移情和生情也是必然的。

这首诗歌中观点视点的显性言语标记非常清晰的:“荒凉的”、“烟雨朦胧”、“懒散的”、“烧烤的”、“悲苦的”,这些反映诗人情感的观念视点标记语给读者一种悲凉的氛围。若读者大脑中储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百科知识,就会发挥主观联想和激发情感,产生情感体验。诗人创作时,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想象和移情进入艺术幻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象中去,从对象的角度去感受、体味一切,与对象融为一体,力求准确地传达出对象的内在精神。而读者要正确地感知、理解对象,就要进入诗人描述的可能世界。因此,在阅读和欣赏这首诗时,我们需要体验:洛夫是一位杰出的现代诗人,漂泊一生,拥有独特的人生际遇和特殊的生命体验,其“两度流放”(从大陆漂泊到台湾,从中国漂移到北美)的人生际遇,“失我”身份的焦虑、精神失位的生命体验使他一生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寻找,用禅思“不执”、“物我”、“顿悟”的方式来消除丧失身份的焦虑,寻求精神超越,在禅思中获得“真我”超越狭隘精神家园的归宿定位。他的诗歌是这种际遇和体验的外化。诗歌第一部分观念视点的载体“荒凉的”、“烟雨朦胧”再现“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色和旅人的感受,来到寒山寺,触动诗人心灵的首先是“失我”身份的一种伤感,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匆匆而过的过客,一份与唐朝诗人张继相同的漂泊流离的人生体验。一个“泊”暗示出诗人仅仅是一位匆匆的过客。暗夜中,人的听觉会对外界事物景色感受变得异常敏捷。因而,静夜钟声,会显得特别响亮。而在诗人听觉中,却是“懒散的”。“懒散的”这个观念视点暗示出诗人对外界事事的疲惫渴求内心安静的一种心理,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烧烤的”诗人躺在床上,内心却无法安静,诗人极度想超脱红尘达到禅心的境界,一边是诗人内心的有关生死、物质、名利、情欲等的妄念和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价值意义,一面是禅心的呼唤,不为各种情绪所纠缠,超脱物外,获得身心的自我融洽,达到禅宗中“真我”的无缚自由,诗人渴求内心超脱,幻想欲火重生的画面,可是一开始却无法摆脱世事的缠绕,又想起自己一些悲苦的事情。同时也想象石头以外的事情,努力挣脱红尘困扰,在经过一夜挣扎中,在寺院木鱼声声钟声中,石头渐渐溶化了,即诗人终于把自己融入到寺院这个净化心灵的地方,使个体与天地万物的生命,达到物我不分的境地,消除了人与环境的各种矛盾,各种情绪,进而找到无缚的“真我”。最后用禅宗顿悟的方式使人达到“无我”、“忘我”的境界,从而使“真我”得以显现。

3.3 叙事视点/知觉视点和隐喻识解

叙事视点关注叙述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关系,其语言标记主要是人称,人称变化预示着叙事视点的转换,同时引导读者注意到叙事观察角度的变换以及描述重心的转移。知觉视点关注感知的对象和从已知信息到新信息的过程,包括起始和终点。知觉视点不仅是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和叙述视点的载体,[6]而且叙事视点和知觉视点的选择也体现了作者组织和安排信息的方式。

诗人把石头比作诗人潜意识的欲念。石头重点出现在诗歌的第二部分。在此部分中,叙事视点在“我”与“石头”中频繁变换,叙事视点改变意味着观察角度的改变,知觉视点重心发生转移。第二部分的第四行是从某个视点观察石头的,石头是新信息。第五行视点发生改变,换成了石头的视角。这种视点的转换有利于引导读者对石头做出深层次的理解,而不是一个简单表象的石头。同时,当诗行转换成石头的视角后,进一步从心理空间拉近了读者与石头的距离。第八行又回到观察者的视角,这样才能使读者观察到石头的寓意,第13行又回到石头的视角,且成为已知信息。知觉视点的处理突出了信息的重心,注重了句子表达的规范性和严谨性。知觉视点在处理信息过程中,依据逻辑和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决定词语和分句的排列顺序,信息的终点就落在句尾。[6]诗歌最后一句话,石头渐渐溶化,诗人又以石头为视点,展现了石头从有形到无的过程,也是自己慢慢超脱红尘的过程。

4 结语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夜宿寒山寺》这首诗中,视点使用占领了重要位置,诗人一方面通过时空视点变换蕴含了有序移动的图形画面,另一方面通过观念视点的运用唤起读者强烈的情感体验,同时知觉视点和叙事视点的交叉运用展现了隐喻蕴含的丰富涵义。从认知诗学分析诗歌视点不仅能够从心理认知过程解释诗歌的意义是如何产生和获得的,而且有助于读者挖掘出诗歌的内涵和哲理,实现审美享受。

附录:《夜宿寒山寺》

晚钟敲过了/月亮落在/枫桥荒凉的梦里/我把船泊在/唐诗中那个烟雨朦胧的埠头

夜半了/我在寺钟懒散的回声中/上了床,怀中/抱着一块石头呼呼入睡/石头里藏有一把火/鼾声中冒出烧烤的焦味/当时我实在难以理解/抱着一块石头又如何完成涅磐的程序/色与空/不是选择题又是什么/于是翻过身子/开始想一些悲苦的事/石头以外的事/

清晨,和尚在打扫院子/木鱼夺夺声里/石头渐渐溶化

[1]熊沐清.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7):299-305.

[2]熊沐清.“从解释到发现”的认知诗学分析方法——以The Eagle为例[J].外国语文,2012,(5):448-451.

[3]熊沐清.论语篇视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21-28.

[4](英) Gavins,J.and G.Steen.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M].London:Routledge,2003.

[5](英) Fowler,R.Linguistic Criticis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6]彭正银.知觉视点在翻译中的转换与等值效应[J].外国语文,2010,(2):105-110.

猜你喜欢
视点诗学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背诗学写话
镜中的时空穿梭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时空之门
视点
让你每天一元钱,物超所值——《今日视点—2014精萃》序
两会视点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