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档案编研与社会记忆的构建

2014-12-12 21:04王武超
决策与信息 2014年35期
关键词:编研重构细节

王武超

吉林省梨树县运输管理所

论档案编研与社会记忆的构建

王武超

吉林省梨树县运输管理所

档案是社会记忆构建的重要因素,但其本身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社会记忆。就目前我国档案的发展而言,其还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记忆,要想使得档案成为社会记忆,就要对社会具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在此基础上上进行记忆的重构,而这一过程相当的复杂,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出档案的记忆功能,就要重视档案的编研工作,以期构建符合史实、完整的社会记忆。本文就档案编研与社会记忆的构建记性了简要的研究,仅供参考。

档案编研;社会记忆;构建

档案中完整真实的记录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对于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对于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的研究一直都在继续,学者们力求将档案的社会记忆发挥到极致,使得其能够构建真实、完整的社会记忆。近年来,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目标为更好的对社会记忆进行保护和传承,并且做出了大量的宣传,以期能够促进档案形式的改革和完善对档案的保护工作。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为档案社会记忆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社会记忆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一、社会记忆的构建需要档案编研

虽然档案是构建社会记忆的最主要途径和方式,但是就目前的档案发展来看,其还不能够称作是真正的社会记忆。而档案要想真正的成为社会记忆,除了要对社会有更为充分的认知和了解之外,还要能够对记忆进行重构,而记忆重构的这一过程极为复杂,这就需要档案编研的支持。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能够使得社会记忆更加的完整和真实,从而实现档案向社会记忆的转化。

1、档案不等于记忆

档案记录了社会各阶段的活动,其真实的反应了社会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各种变动,其能够真实地还原历史的面貌,这就使得人们在认识上出现一定的偏差,人为档案就是社会记忆,而拥有丰富档案资源的档案馆就是社会记忆库,其包含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很多的档案馆为了能够引起人们对档案的重视,笼统的将档案归结为社会记忆,这种较为片面的说法,对于人们真正理解社会记忆和档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我国目前的档案发展而言,档案虽然能够对历史进行真实的反映,但是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其与社会记忆还是具有着一定的差距。

所谓的社会记忆,就是社会对于过去的记忆。而这些社会记忆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纸质文献、记录文本、仪式以及各种文物等。而在社会记忆的表现形式上,档案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发挥出了积极的效应。但是再主要的表现形式其本身也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够完全的替代社会记忆。档案虽然具有多样的文献能够对社会的过去发展真实的还原,但是其在本质上,还是与社会记忆有着一定的差异。社会记忆能够对社会的情感以及心理进行重构,其影响力有时候是无形的,其并不能够代表史实本身。社会记忆是一种意识层面的因素,其不能够完全等同于传统的文献资料。人们对于过去的记忆,是意识上的重组,在客观上也许并不存在。

在世界早期的社会记忆和档案研究当中,人们就意识到社会记忆与档案并不具备同一性,两者之间虽有一定的共性,但是也有明显的个性。在国际学者的研究中人为,社会记忆是人们对过去某种事物的一种观念认识,其在真实中也许并不存在,只是人们在脑中的一种意识重建,这样档案有着明显的不同。社会记忆的构建更具有广义性,在意识形态上,其对历史的认识更为全面,视角也更加的开阔。而档案则只是对历史的一种客观记录,其是人们对社会记忆探讨的主要途径,在历史的反映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被认知才能被记忆

尽管社会记忆的构建与形成过程和机制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被认知才能被记忆,特定的档案记录首先必须进入当下人们的认识和情感领域方能真正参与到社会记忆的构建中去。而与人们约定俗成的纪念仪式以及习以为常的风俗习惯等相比,档案作为一种形成和运转过程均具有一定封闭性的文本记录,其广泛传播、社会认知和情感认同更需要一些推手,来促进完成,其中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即为能够提升档案信息价值,主动提供档案信息社会服务,使档案信息广泛传播的编研工作。

二、构建真实,完整的社会记忆对档案编研的要求

档案因其原始记录性的特点,在构建社会记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补正、校验、保存及传递作用。在严格的意义上,社会记忆只有保证记忆能够传递才有意义,而作为一种刻写实践,档案记录本身就具有记忆和传递社会记忆的功能。所以,档案工作者有责任为构建真实、完整的社会记忆而努力,在档案编研方面则更应当注意因此提出的要求。

1.深度记忆,细节的挖掘

不难发现,现如今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一直少不了一些记录历史细节的书,这实际上也是迎合了人们追溯记忆的一种本能和需求,历史教科书上看不到的细节往往却是重构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由于这些细节不为众人所知,而且通常更加生活化。通俗化,也更易被人们所接受。记忆和传递、细节里面有最准确最深刻的历史记忆,记忆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记忆细节。细节不但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心理奥秘,人们希望通过类似的记录来建构更加完整、真实、深度的社会记忆,而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历史纲目,档案记录中并不乏这样的细节,只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加以挖掘。

2.生动记忆,形式的改变

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社会记忆亦如是。然而,档案记录长久以来的形象似乎只是一些、尘封的历史,即使已经可以面向公众提供利用,也鲜有人问津,导致这些真实的历史记录难以、社会记忆化。对此,档案记录的内容自然应当更加丰富多彩,这在今后档案的形成中必将有所改观,同时,通过档案编研改变一些档案原件的刻板形式,增加其生动感和吸引力,亦不失为一种主动积极开发现有档案资源的有效途径。

基于档案原件的信息内容,编研人员可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的加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赋予档案记录以崭新的面貌和生命,使历史中尘封的人物和事件鲜活起来,更易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和记忆。具体的方法包括,改变档案信息的体裁和叙事方式,如对平铺直叙的档案记录采取突出重点,悬念设计,故事化的叙述等方式使其通俗易懂,甚至引人入胜,转变档案信息符号形式,将文字转变为声音和图像等更为直观易明的形式,利用多种传播渠道,扩大档案信息的受众群,增强档案信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总之,通过编研加工,使档案信息被更多人“记忆”,从而充分发挥档案的“记忆库”功能,积极参与到社会记忆的构建中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可以通过编研加工,使得档案信息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并且在编研当中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会的发展,在认识上进行重构,使得档案的记忆更加的完整,从而使得档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记忆。

[1]王纪.《有选择的社会记忆》.《博览群书》,2006年第5期.

[2][美]弗朗西斯·布劳因《档案工作者、中介和社会记忆的构建》.《中国档案》,2001年第9期.

[3]《摆脱“土匪史观”跳出“内战思维”》.《南方周末》,2007年11月29日,D21.

猜你喜欢
编研重构细节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对传统档案编研与数字档案编研融合的思考
科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认识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开展思考
用四维的理念重构当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