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刘 敏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以来,新华社“新华视点”主要分三个阶段对全会进行深度报道,共播发稿件10篇,其中4篇稿件采用超过300家。一些读者来电说:“看了你们提纲挈领的报道,即便没有时间通读整个公报全文,也对党中央的精神有了清晰地认识。”
第一阶段:解读全会公报。播发稿件《聚焦公报:深化改革新指向》《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十大看点》《绘制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看中国发展新走向》,既提纲挈领地概括了公报的亮点,又对其中含义给予深度解读。
第二阶段:解读全会《决定》亮点。播发稿件《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公平”改革的六大亮点》《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生改革十大看点》,在宏观层面对决定进行解读。
第三阶段:精读全会《决定》。通过研读《决定》,聚焦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新闻细节,结合社会现状给予精细的解读。如稿件《再提“去行政化”,“障碍赛”还是“百米冲刺”?——聚焦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行政级别》《十年楼市调控之大变局——透视顶层设计下的住房政策新路》等。
三中全会的精神不只是一个节点的重要新闻,它将贯穿会议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报道之中。在此期间套开的中央城镇化会议,以及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都基本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勾连和呼应的情况。因此,有关三中全会的报道还远远没有结束。
报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需要把握三个点。从发展阶段看:本届全会召开适逢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社会形态深刻变革的“关键点”;从党的历史看:历届“三中全会”均是有着特殊地位和意味的“历史节点”;从本届领导的施政理念看:改革不但是全会的主题,而且是一系列改革措施和精神的“承前启后点”。 有了这“三个点”的基本判断,稿件主题、基调、导向也就大致明确。
第一步,确定主题,提前预热。
改革是贯穿历届三中全会的主题词,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有新观点、新举措推动改革和发展。
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新华社总编辑何平亲自指导,国内部主要领导多次召开选题策划会,围绕改革重大主题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和部署,确定了改革阻力、民生红利、改革共识、社会心态等选题,同时确定了“短小精悍、兼具新闻性和思想性”的报道特点。最终,《寻求改革“最大公约数”》《闯关破障——改革如何突围?》等一组五篇稿件在全会召开前3天集中发稿,打出了气势,赢得了好评。
第二步,熟悉历届文件举措和近期改革措施,做好热点前瞻。
从11月9日全会召开到12日闭幕期间,没有任何的消息放出来,但是并不代表我们的策划和报道可以“凝滞”,事实上,从历次重大会议报道经历来看,热点前瞻的报道都大有可为。
闭门会议之前两天及期间,编辑与记者仍在加紧策划。记者将去年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收入分配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楼市政策调整等文件和举措一一找出来,详细加以归类和总结,从中找出共同点和特点来,梳理出“突破利益藩篱、凝聚改革共识、哪些领域改革可能提速、发展活力如何释放”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采写了《(新华视点)期待——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瞻》一稿,采用量突破150家。
第三步,会后紧密结合公报和决定精神,深入解读。
随着会议结束,全会公报全文公布,社会关注进入高潮,媒体也正式进入“解读盛宴”。如何在第一落点上发出权威声音?一是需要抓紧通读和分析公报与决定的内容,二是需要联系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解读。对专家意见的遴选也需要格外斟酌,要遵循两点“专家在该领域权威、观点‘主流’”,这样才能避免过度解读甚至理解偏差。以《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生改革十大看点》一稿为例,针对计生、经济、农村等领域,分别采访到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中科院院士曾益新等等专家,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就是参与全会公报制定或讨论的专家组成员。此外,对于这样重大的报道解读,精准无误不但要体现在解读导向上,对原文的引用也要一丝不苟,避免传递错误信号。
全会公报5500字,决定全文两万字。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将《决定》形象地称为“全面改革六十条”,并指出这份2万多字的《决定》释放的改革力度空前,16个部分中有15部分是改革的领域,60条中55条是重大改革任务,可谓“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在这样字数多、信息量巨大的文件中,如何提炼出新闻考验记者智慧和能力。这其中也有技巧。
1.“首次”视角:报告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提法、新目标等“第一次”特别需要关注。
改革不是一个新概念,许多改革也是很早就已提出或是一直在推进,正因为此,“老中出新”就格外引人关注。比如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单独两孩”“城乡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同等入市”“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等等,均是新提法。对于新提法的梳理,要求记者具备较为全面、丰富的知识储备,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做些“笨功夫”。在采写这一组稿件的过程中,记者对本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重要提法和重要语句,几乎是对照着历届全会文件逐一核对了一遍,对于哪怕一个小小的用词变化都不会放过。
2.民生视角:这个提法与“我”有什么关系?
读者的关注就是稿件的生命,解答读者的疑问,也是记者的职责所在。这次三中全会报道的稿件,几乎所有都是从百姓视角出发,写作上,都是以百姓能看得懂的出发点考虑,将一个生疏的提法或词汇,通过记者的解释变成百姓“看得见、想得明白”的“利益关切”。例如《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生改革十大看点》《我的红利在哪里?——普通百姓的改革期待》,采用都在100家以上。
3.数字视角:一个“高频词”可能就是一个新闻点,就能牵出一篇好稿件。
在党的重大文件中,有些词汇出现频率很高,也会因此被人们忽视,但是正是这些词汇可能就聚集着新闻富矿。例如,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中,“公平”一词共出现了20次频繁出现的“公平”,清晰勾勒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走向,让人们期待。记者据此采写了《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公平”改革的七大亮点》。
4.背景视角:一个精彩的背景能顶得上大段的解释说明。
在一些稿件中,往往要用大段枯燥冗长的文字阐述这个问题的历史渊源、演化过程、核心症结,但是在这组解读三中全会的稿件中,我们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用普通夫妇、企业家、党政干部的“疑惑、期待”为由头,三言两语便交代了为什么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例如:在探讨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契约服务关系”是亮点这个问题时,我们用了一个大爷的话语作为由头:69岁的北京居民老王家门口就有一个社区医院,但每次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如果这种‘契约’关系能像家庭医生一样,再多些人文关怀,那就不用再去挤大医院了。”
潜台词一:改革决心大。
这是首次由国家主席在决定公布之后,出面做“说明”的三中全会。2013年11月15日决定全文播发之后,新华社通稿紧接着全文播发了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分为关于全会决定起草过程;关于全会决定的总体框架和重点问题;关于讨论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三部分,共约12000字。当中特别指出,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潜台词二:阻力大。
倒逼改革的动力巨大,但改革本身的难度也巨大。如果说35年前的改革打破的是平均主义的藩篱,那么35年后的今天,改革者则必须面对贫富差距过大、利益格局固化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历届三中全会中召开时间最晚的一次;从2012年4月24日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到三中全会召开,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整整经历了200天时间;从9月初《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起,不到一个月,文件起草组共收到总计2564条意见和建议……这其中,不乏尖锐的观点碰撞,甚至是妥协。
潜台词三:困难倒逼改革,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
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告别高速增长时代……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挑战;贫富差距鸿沟巨大、城乡二元结构长期难以打破、国企民企“游戏规则”不公……眼下我国社会部分领域矛盾较为突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改革是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