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兵兵+葛华阳
[摘 要]我国的城市发展到明清,已经是古代社会的顶峰。明清城市在地域结构上一方面继承宋代以来的街巷式形态,另一方面布局上又表现出向传统回归的倾向。而且在社会结构上也有所变化。由于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朝属于近代史的范畴,近代城市和古代城市之间的差别较大,所以本文的明清是指从明王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这段时间,对1840年以后的城市结构暂不作论述。
[关键词]明清;地域结构;社会结构
本文城市结构主要包括地域结构与社会结构,地域结构主要是指城市各个功能区的分布特点,社会结构主要指社会各阶层的构成特点。
一、明清城市的地域结构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城市自唐朝开始从传统的里坊式向开放的街巷式转变,在城市地域结构特点上,宋朝的城市开始开始突破方形的束缚,出现了不规整的形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元朝。元朝末年,由于连年战乱,商品经济遭到破坏,许多城市也遭到损毁,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专制皇权大大加强,在城市地域结构上的表现就是又开始将宋以来城市的城垣内缩,使城市内部更加紧凑,并将城市重建为方形。
明朝中后期之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数量也在增多,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商业街市逐渐向城外的关厢发展,而且在城市的周边出现了新兴的城镇。这样一来,城市结构又有所突破,从当时城市自身发展来看,一方面当时社会形势比较安定,这使得各城市在建设方面并不一定要建成棋盘式规整的城市布局;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和水陆交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使城市向交通便利的方向延伸;这都使得城市已经不再可能向以往一样等面积、平均安置各类功能区,而是向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以明朝的一些城市为例,曹州府、大名府、南宫县等,均采用了四门十字街的规划,但是城内已经不再划分为方形的坊区,街道也是以长街短巷定子型交叉的布局为主,类似元大都的胡同。大名府没有设计成方形十字街式的城市结构,而是沿着卫河河道展开,这种状况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也未改变,这时大名城的建设也的确只有东关和南关外与卫河之间的地区不断发展,而北门、西门始终萧疏空旷。所以,明代城市是有意识的没有给地方城市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大名城是具有明代地方城市特色的典型例子。
清朝一项突破传统城市地域结构的突破是清代满城的建立。满清为了利用较少的兵力控制全国,从清朝初年开始就实行了八旗驻防制度,即将少量的八旗军队驻扎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城市,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同时也多少带有用八旗驻防军队控制、监视数量占优势的绿营军队,对全国进行监控的意思。满城在驻防城市的选址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建于所驻守城市之中,将城市的一部分筑墙分割出来,大部分满城都属于此类;另一类是在驻防城市的外围另建立新城,专用于驻扎八旗军队,也称满城。这类满城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内地以宁夏、潼关为典型。八旗的营区通常都用围墙封闭起来,官兵家属也生活在被隔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军营里,围墙也把他们与汉人隔离起来。满城的设计思想不仅是为了防范被统治的民众随时可能发生的突然袭击,而且也可以防止旗人的汉化,随时保持战斗力。八旗驻防的城市随着全国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大致在乾隆时期开始稳定。清代满城的规划给中国王朝最后阶段的城市地域结构又带来新的变动。
二、明清城市的社会结构
中国古代城市的居民,主要是官吏、地主、商人和一些手工业者。明清的城市比之前代大大发展。首先表现在城市数量的增加,其次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的经济意义也日益突显,城市规模扩大,街道增多,各种设施也愈益齐全。如湖南湘潭县“城外沿湘十余里皆商贾列肆”[1],“自前明移县治以来,杨梅洲至小东门岸帆樯云集,连二十里,廛市日增,蔚为都会,天下第一壮县也”[2]。而且由于商业的空前繁荣,也带动了与之相关的服务性行业在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人口也大大增加,城市社会结构也变得复杂起来。
城市人口不仅以其本身数量的增长,而且其内部社会结构也发生着变化。以明清经济最为发达的江南地区为例,特大市镇之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人口已占绝对少数,甚至已经不复存在,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居民人口职业专业化程度更高,从事运输服务业的居民人口占有更大比重,这些市镇又集中了一批从事封建宗教文化活动的人口,还吸引了大批无职业的纯消费人口集聚其中。江南市镇人口在职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其居民人口的地域构成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市镇形成之前的村庄行集发展阶段,其内部人口基本上属于本地居民,然而当村庄行集发展为市镇后,其内部的外籍成分就逐渐增多。而在江南市镇人口结构的演变中,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其内部阶级构成的变化,除了市豪行霸及地主官吏作为统治阶级,一般工商业者及少量农业居民作为平民阶级,从而组成城市的基本阶级结构。明朝中后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在经济领域中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就导致了城市中出现了两个新的阶级,即早起的资本家和无产阶级,这对传统的城市社会结构产生了冲击。
明清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了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地方商帮和大商人资本的兴起。“商帮”是中国历史上由地域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商业集团。商帮是在古代商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商品的流通范围在本地狭小范围内满足不了需要了,因此就需要结帮联伙走出去采购或者是推销。明中叶后,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社会价值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士农工商”中的“商”,已不再被排在末位,“士商常相混”,亦商亦儒,甚至弃儒从商,在一些商帮崛起的地方,似乎成了普遍的趋势。即便是“儒风独茂”的徽州,民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3]。商人的成功对士人是极大的诱惑,明清的捐纳制度又为商人开启了入仕之路。商帮的出现以及商人地位的提升,是对我国明清城市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变化,这就使得商人在城市人口构成中占得比重加大,地位提升。明清虽然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商帮,但是依附于国家权力的商业行为只是促进了官与商的结合,形成所谓绅商阶层,他们经商所得都投资于土地买卖,商业化的浪潮并没有孕育出一个具有独立政治意识并专注于经济发展的商业资产阶级。
三、 影响明清城市结构的原因分析
明清城市史皇权统治下的城市,皇帝意志以及行政权力的观念对城市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古代城市的主要功能是郡县治所和军事要塞。财政收支由政权把持,经济活动受到政权的主导和官僚阶层盘剥。城市结构往往随着政治变迁而变迁,政治变动和战争常常导致城市迁移和兴废。明清时期的城市在无论在地域结构还是社会结构方面都首先受到行政权力的影响。比如明朝初年,明太祖推行“高筑墙”政策,因此明代的城市一般都筑有城墙。就湖南地区而言,无论是府城、州城,还是县城,都被城墙包围着。又如明朝初年,山东、河南、河北历经元末战乱,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这不可避免的会对城市的社会结构产生影响。其次,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也对城市结构起着重要作用。
皇权以及行政权力虽然对明清城市结构的形成起着支配性的作用,但商品经济的发展往往会冲击这种行政权力之下的城市结构。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会使城市功能突破原有的分区,改变城市的阶级构成。比如明代城市的工商业十分发达,店铺众多,除经常性的店铺贸易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流动摊贩和一些定期的庙会和集市。一些边远的县城也出现了夜市。如黔阳县新路市,“货物日以繁富,贸迁者多久焉。开夜市灯火贸易,三更始罢”[4]。晚明江南地区则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工商业城镇,这对城市社会结构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总的来说,明清是我国古代社会城市发展的最高峰,明清的城市一方面继承了以前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有所发展,特别是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清朝,无论是在城市地域结构还是社会结构上都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性。但是由于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控制,中国古代的城市在向近代城市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以及对工商业缺少立法方面的保护,使得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缓慢,城市更多的是作为政治中心而存在。通过对明清城市结构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城市的发展历程,对近代城市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清光绪《湘潭县志》卷六《赋役》
[2] 清光绪《湘潭县志》卷十《货值》
[3]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 清乾隆《黔阳县志》卷九《乡都.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