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玲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随着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对毕业生各方面的能力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导致高校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也必须具有人际交往的社会实践能力。那么怎样的学习策略才能使学生不仅充分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还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目前,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较差,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甚至延伸到大学及研究生专业教育。大学教育没有高考的压力,直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传统教学方法对于高校完全不能适用。采用何种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有效教学是大学课堂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是从当前全世界比较流行的合作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来探讨在大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课堂活动来提高教学效率。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关注,被称之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也开始在我国试验、研究和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合作学习在《国务院关于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被专门提及:“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我国对合作学习相当重视。
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手段进行变革的一种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侧重于以群组划分来组织教学活动,目的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以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它注重通过合作来培养小组成员的能力,强调组员自己建构知识、发现知识和拓宽知识。
高校科目多样,系别各异,有百余人的大班授课,也有十余人的小班教学。考试分数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教师在大学课堂中采用过去的授课方式很难保证教学效果,也不能达到大学的教育目标,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我们认为,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比较符合高校课堂的实际状况,可以作为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一种有益途径。
在大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必须具备以下要素:第一,小组成员必须积极相互依靠,每个学生都要沉浮与共、同舟共济,一起找资料讨论解决教师布置的任务,彼此支持、帮助和鼓励才能取得共同的成功。第二,组员必须建立个体责任,以保证各成员都能融入小组学习中去,每个学生都应该分工清楚、权责明确,这样可以加强学生责任感,防止滥竽充数。第三,学生必须面对面地相互促进。面对面的交流可以直接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考虑角度,这远比自己做自己的最后分享一个答案重要得多,这种促进性非常高效,能更快更好地交换资源,填补信息量的差距。第四,学生必须学会高质量合作的社会技能。在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只是最基本的,社会技能的培养才是关键,比如领导、决策、建立信任、人际沟通和冲突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是欠缺的,教师应给学习者分析他们如何更好地运用各种社会技巧的机会。
合作学习理念应用于大学课堂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各种各样的小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互相尊重,共同协作,激发思维,克服胆怯心理。因此,如何应用合作学习理念进行大学教育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合作学习方法打破了传统课堂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主从角色、上下级关系。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大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先处理好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促进者和协调者,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是主要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一系列教学活动只有教师积极指导控制,学生充分主动配合,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在大学课堂,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如何以合作学习理念为指导来共同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效果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安全、平等、宽松的心理氛围,这是合作教学中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合作。成员之间相互讨论问题,相互信赖,相互鼓励,为了解决共同的问题,人人都积极地投入,更直接有效地示范正确的思维方式,暴露和纠正彼此的错误观念。实践证明,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产生更多高层次的推理,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和创造性思维,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人际吸引。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以下步骤安排课堂教学。
(1)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及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初步分组。小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结对子,也可以由四五个人组成小组,可以是正式的小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小组。
(2)针对学生知识基础、发展水平、能力差异的实际,将一节课设置为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任务,再确定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3)安排学生之间的协作讨论。教师设计讨论主题或布置合适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最后反馈给老师合作的成果,老师纠正错误,带领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
(4)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评价。评价的主体不应仅仅局限于老师,还应综合学生个人、学习小组的意见,在老师的引导下给出综合评价。除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应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21世纪是知识更新速度飞快的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利用网络聊天室、QQ或BBS都能够共享资源。他们即使隔着千山万水,却可以面对面聊天交流信息。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课堂教学。大学课堂教育要求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这种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也要坦诚相待,形成长期的探究气氛,才能使师生之间协调一致、齐心协力地完成教学任务。
老师要做的是仔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组织教学。组织、引导、训练、培养学生学会所学的东西,使之学有成效。而学生要做的是自主学习,表现为个人的思考探究和与同伴合作学习,个人思考应先于与同伴开展合作活动,先思考,再合作讨论。这样个人自我认知水平和合作意识技能都能得以提高和培养。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辅导教学为辅的师生合作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有利于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独立性和合作精神的人才。
教师之间彼此学习、合作,不仅是为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也为了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树立榜样,最终目的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达到教学目的。集体备课、共同授课和相互听课成为高校教师合作学习的形式。
集体备课是大学教学中的必要环节。教师上讲台之前,会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集体备课,对教的同一个课头、同一本教材,共同合作,撰写教案讲稿,提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重点。教师间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分享他人的智慧成果,填补彼此之间的信息差距。这能有效提高教师讲课的效率,促使教师的成长,加强教师间业务和感情,发挥教研室的群众优势。
共同授课。大学分专业设置班级,多位教师共同合作上同一门专业的不同方向的课。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分担不同方向的课时量,为学生提供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让他们领略到不同教师的风采。
互相听课也是高校教师互相学习合作的常见方式。听课老师在听课前要做一定的准备工作,熟悉教材,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课堂的初步方案,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听课中认真观察和记录。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难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基本功的展示,也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还看教师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结合情况。听课后进行互相点评,肯定授课者值得借鉴与学习的亮点,更着重指出课堂中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具有实效性的发展建议。
[1]李淑梅.论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性合作学习[J].教育探索,2006(4).
[2]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3(2).
[3]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4]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