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贤
《蝴蝶梦》中两个女性人物的对比
◎王巧贤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贝卡的形象。吕贝卡于小说开始时即已死去,从未在书中出现,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而小说中还有一位由始至终都出现的女性人物,另一位德温特夫人——续弦夫人,她具备了吕贝卡所不具备特性,和吕贝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女人。本文对《蝴蝶梦》中的这两个女性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比,突出吕贝卡这一人物的重要性。
吕贝卡 女主人公 男主人公
《蝴蝶梦》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也是一部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名著。达夫妮·杜穆里埃在本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贝卡的形象。吕贝卡于小说开始时即已死去,从未在书中出现,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而小说中还有另一个女人,另一位德温特夫人——续弦夫人,她具备了吕贝卡所不具备,她和吕贝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女人。本文对《蝴蝶梦》中的这两个女性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比,从而突出吕贝卡这一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吕贝卡这一人物在这部小说里一直没有出场,可是一直存在于所有人心里的也是她。外人认为这个尤物无可挑剔:美丽,高贵,聪明,能干,具胆识,有魄力;可是在丈夫德温特眼中是个十足的恶魔,婊子!她能装得让所有人都看不到她的心,看不到她的放浪,可以和任何人打成一片,迷惑众生。这个女人太独立,太有胆识,她可以骑马胜过男人,自然就可以独自驾船出海。她谁也不爱,她只爱自己。她不想成为谁的附属品,不想在名字后冠上某个男人的姓。
笔者认为这是部女性解放小说,书中的两大女主公人,来自两个时代。吕贝卡,俨然是个女权主义者,她追求着自我的自由,享受各种男人,享受着欢愉,或许被人称作婊子,但也无妨。她有一间只属于自己的小屋。任何人可以在这里过夜,却得不到居住权。天一亮,就要走人。她是自己的主人,是吕贝卡,不是曼陀丽的女主人,不是德温特夫人。而可怜的另一位德温特夫人——续弦夫人,却是那么中规中矩。她具备了吕贝卡所不具备的,而又是一个好妻子所应具备的纯洁忠贞。可是跟光芒强大的男主人放在一起,她就显得太微不足道,难以匹配了,就像一个新版的“灰姑娘”。她怯懦,胆小,自卑,拼命想要得到别人的喜欢和尊重,对男主人公一直是近乎仰视的姿态。而吕贝卡,漂亮,聪明,受过良好的教养,能够从容应付一切,轻易地征服所有人的心,这才像是一个盛名在外的传奇庄园主夫人啊。笔者无法推测作者写作时候的心情和动机,但总觉得男主人公陷入爱情,只是让他的形象变得更完整——当他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他会这样的体贴温存,为了对比之前压抑着巨大仇恨的爱的表象,而女主人公的存在依然是为了衬托吕贝卡。
自始至终,男主人公没爱过吕贝卡,却满足与吕贝卡给庄园带来繁华带来荣誉的情感中。男人怕的只是面子。曼陀丽的那场化妆舞会,不是续弦夫人打扮成以前吕贝卡的样子让他生气,而是她婚后第一次违背了他的意愿——没有打扮成,爱丽丝,那个天真的孩子。男人真天真,娶个妻子希望她一直保持着认识她时的感觉,殊不知,女人自己能变得更完美。这,或许也是一种控制与摆脱吧。当吕贝卡尸骸发现的时候,男主人公摸着续弦夫人的头惊讶了,只因为她那种小妞儿似的滑稽而迷惘的表情,那种他喜欢的表情,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不会有了,她一下子变得老成持重了。德温特又怎会知道,这个小妞多少次因为不老成压不住场子,怕做不好德温特太太而忧伤?现实中,又有多少男子因为女人一直天真烂漫,无法成熟而离开?男人总要求女人这样,要求女人那样,然而决定权却始终在女人手中。吕贝卡下场虽然凄惨,却真真正正活出了自己。
纯洁,顺从,隐忍,谦卑不再是被唯一歌颂的品质,而疯狂,骄矜,甚至放荡似乎也不那么惹人讨厌。女主人公的存在好像只是需要一个观察入微的人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一个平凡而毫无特色的人,具有自卑而敏感的特性,只有这样她才能对周围的一切张开所有触角。她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衬托吕贝卡的光芒。连她的名字,也只在开篇的时候隐约地因为居然被拼对了而提及。但一直到结尾,也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叫什么,她只是“德温顿”夫人。不是她也会是其他的什么人,这样的人太多太平凡,是谁并不重要。而吕贝卡是独一无二的。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达夫妮·杜穆里埃对小说中这两位女性人物的对比性描写,才使得吕贝卡这一角色在《蝴蝶梦》中始终保持神秘气息,颇具悬念,扣人心环,成为长久以来读者心目中最神秘,最经久不衰的小说人物形象之一。
[1]达芙妮.杜穆里埃;《蝴蝶梦》;杜智玲,程德译;上海:译林出版社,1995。
[2]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占峰,吴春生;《蝴蝶梦》的叙事视角解读;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
[4]潘凌,吴群;论《蝴蝶梦》中女主人公的身份探寻;文教资料,2007。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责任编辑 陈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