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的启示

2014-12-11 12:58宋捷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卡勒乔纳森文学理论

宋捷

(山东大学)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的启示

宋捷

(山东大学)

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一书以探讨理论和文学的本质为核心,简要而有序地介绍了众多学术流派的观点和理论成果,并通过一套逻辑严密的推理方法,抽丝剥茧地引领读者了解文学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文学理论 文学本质 语言 文本

乔纳森·卡勒的《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一书篇幅不大,但却精炼地介绍了20世纪以来文学理论领域的主要流派学说。这本书与以往按部就班地按照文学的产生发展过程编排的文学理论著作不同,以“理论到底是什么”作为全书的核心,使读者不仅了解到各个学术流派的重要观点和研究成果,还能以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去重新界定“理论”或是“文学”这些基本概念。乔纳森·卡勒是美国著名的语言符号学家、结构主义者、解构主义者、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文论者、女性主义者以及比较文学学者,作者这种思维的多面性可以从这本《文学理论》中体现出来。卡勒反对那种将各种流派的学说简单罗列,并把它们置于一种对立境地的倾向。他认为,了解所有这些理论的研究方法或阐释方法,并且从中学到他们各自有益合理的地方才是一种较为明智的研究方式。在卡勒这本书的第二章里就谈到了“文学是什么”以及“文学与理论的关系”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大胆独特的见解,使人深受启发。

在本章的一开头,卡勒就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文学和理论之间并无多大关系。首先他认为,理论本身是一种综合了语言学、哲学、历史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概念,文学与理论之间无明显界限。当我们在研究一种文学现象如“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时,我们既可以研究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如司汤达、巴尔扎克和福楼拜的作品,也可以从19世纪的历史出发研究现实主义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要研究文学流派,文学作品是基础,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些共有的思想倾向或写作特色。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研读文学作品,对非文学作品的解读同样必不可少,虽然研究种类不同,但研究方法其实大同小异。其次,理论著作已经在非文学现象中找到了“文学性”。在理论著作的创作中,文学性的叙述手法和修辞手法已经比比皆是,这就使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不清。卡勒看到,在一些历史著作中,“解释历史的模式也就是故事发展逻辑的原理”,在非文学现象中发现了“文学性”意味着文学的概念仍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于“文学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卡勒同样有着独到的见解。

理论家们一直在努力探讨文学区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根本的、突出的特点,但收效甚微。很多时候,许多文学作品之间的相同点并不是很多,但一些非文学作品在篇幅和形式上的特点却很相似。在过去的研究中被认为是非文学作品的文本现在却可能被当做文学作品来对待。于是我们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文学作品的界定是一种约定俗成。但这样的结论显然不够令人信服,“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卡勒认为,与其探讨文学作品所共有的特征,不如把关注的重点移向探究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把什么样的文本定义为文学作品。这样就把“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转变成为了“文学会涉及什么”这样一个问题。首先,文学涉及语境问题,同样的文字排列顺序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产生不同的意义。其次,文学还涉及文本的形式和结构问题,一段话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往往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再次,文学还需要能够引起足够的思考和关注,给人以挖掘其深层含义的空间。例如下面一段话:“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当它被写在一张贴在冰箱上的便条纸上时,它的意义可能仅仅在于传递一种交流的信息,但当它被分行来写时,它可以变成一首耐人寻味的小诗。实际上这正是20世纪美国大诗人威廉斯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全文如下:

留言条

我吃了

放在冰箱里的

梅子

它们大概是

你留着早餐吃的

请原谅

它们

太可口了

那么甜

又那么凉

当这段话以这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时,每一行结尾那些恰到好处的空白可以极大地引起读者探究其更深含义的欲望,在读者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对文本进行二次创作以后会产生一种很大的审美快感,这就是文学作品所产生的魅力。因此,卡勒认为,文学作品需要具有某种意义或重要影响以给人娱乐或使人感到满足。读者必须认为文本是有其深层内涵并值得去发现的,由于抱着这样的心理,在阅读过程中即使感到晦涩费解和文不对题,读者也会有耐心去克服种种困难,并不认为这些努力是毫无意义的。卡勒认为这种从故事分析中形成的程式是一种 “超保护的合作原则”。由此又可得出一条结论,也许文学是一种可以引起某种关注的言语行为。这样就引出一个问题,怎样的一种语言结构可以引起某种关注呢?以上,我们可以得到理解文学作品的两个不同的角度,我们既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结构,也可将其看成是某种关注的结果。随后,卡勒运用这两种角度介绍了五种关于探讨文学本质的观点。

第一,关于文学是语言的“突出”。文学的语言结构是有别于其他类型文本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文学语言有别于日常性用语和说明性语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耐人寻味的深意。语言风格的突出如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韵律的和谐等,都具有吸引读者注意和兴趣的作用。但同时,在很多时候,读者是先把一种文字排列当成是文学以后才注意到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往往要比读理论著作时高得多,我们感受到一首诗的韵律的时间通常要比读说明文时短。第二,关于文学是语言的综合。卡勒认为:“文学是把文本中各种要素和成分都组合在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的语言。”文学中的各种语言关系是多种多样、相互呼应的,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关系会更加明显。但在非文本作品中,这种综合性的语言关系也并不少见。例如在联想公司的广告语“如果没有联想,世界会变成怎样”中就采用了双关手法,巧妙地将产品名称植入到了一句蕴含深意的句子中,引起大众的注意。第三,关于文学是虚构。文学作品是虚构的,有别于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其中的主人公、叙述者和作者往往并不是一个人。文学作品中有着和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语境,当我们在阅读小说中的情节时,我们不会去仔细探究它发生的环境和经过是否真实,但在阅读便条或通知时,我们对其真实性是确定无疑的。第四,关于文学是美学对象。卡勒认为,关于文学的前三个特征都可以归到这个总标题下。审美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审美是非功利性的,不以获取任何物质利益为目的。但同时,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文学的建构、各个层次系统的整合、语言风格的协调都是以塑造一个完美的作品使读者得到审美愉悦为目的的。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一定具有使读者身心愉悦、思想境界得到升华的作用,但我们无法说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达到以上所有标准的作品。第五,关于文本是文本交织的或者叫自我折射的建构。理论界有这样一种认识,要理解一部文学作品首先要承认它与其他作品的联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涉及与多种作品的关系,这被称为文学的“自我折射性”。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自我折射性不仅仅可以在文学作品中被找到,一些非文学作品如广告同样具有。卡勒对以上五重理论的正反两方面都做出了中肯的介绍,最后得出结论,我们既可以说是这些特性界定了文学,也可以说由于被界定成文学,这些特征才得以被关注。这两个视角无法互相包容,只能独立存在。另外,无论哪个特征都不是文学作品所独有的,因此这五种观点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完全对文学作出界定。

最后,卡勒谈了一下文学的功能问题。一种观点认为,通过长期文学修养的积累,文学会涵养心情、美化心灵,不知不觉地改变人格和世界观,从而影响人的社会实践,发挥其社会效用。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会被引导着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对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和伦理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培养读者的自我认同感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文学也可以是使意识形态崩溃的工具。文学能够以一种强大的、具有影响力的方式更新人们陈旧的思想观念,充当改革先锋的作用。例如哈里特·斯托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美国内战时期就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流毒方面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正如卡勒所说:“文学既是一种巨大的促进力量,又是一种文化资本。”

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一书论述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通过“举例、分析、假设,然后再提出特例加以否定,最终得出自己结论”的顺序使读者深入了解文学理论领域中各种流派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作者独到的见解。整本书以“文学和理论是什么”为论述的中心,最终卡勒得出结论,文学其实就是一种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的东西。文学并无必要的界定特征,在探讨文学界定特征过程中最重要的也许不是结果,而是理论在突出各类文本文学性时所作出的努力。

[1]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M].李平,译.大连: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84.

[3]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郭心民.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对美国诗歌的创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

猜你喜欢
卡勒乔纳森文学理论
一颗热爱自由的心
——读《海鸥乔纳森》有感
相对等三则
书与人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乔纳森·艾萨克
西方诗学概念述要
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
“后理论”时代下的理论与文学
解读《情人》中海伦?拉戈奈尔形象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