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支撑我国民生改善的实证分析

2014-12-11 03:46鲁敏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22期
关键词:科技进步民生科技

鲁敏

(吉林工商学院财税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科技进步支撑我国民生改善的实证分析

鲁敏

(吉林工商学院财税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而且对于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或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科技进步对我国民生改善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提出推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对策建议。

科技进步 民生改善 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学者在肯定科技进步对民生改善的作用都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较少。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模型构建来探讨科技进步对民生改善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好地探索民生科技的发展途径。

1 模型构建

投入生产要素和科技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两大主要因素,在此也可以把它们确定为影响民生改善的主要因素。同时,为了体现出科技进步对民生指标增长的贡献情况,本文采用的模型是经济学中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变体。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为:Y=ALαKβ,对其进行变体建立数理模型如下:

其中M代表民生指数,A代表技术进步,L代表劳动力,K代表资本,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即β1+β2+β3=1时,通过对(1)式两边取对数并对时间t求微分,即:

则原数理模型可化为:M=aA1-β2-β3Lβ2Kβ3

根据数理模型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如下。

表2 科技进步对民生改善的实证分析结果

两边取对数得。

其中lna、2β、3β为待估参数

2 数据及指标说明

民生指标Mi来自中国统计学会组织有关专家研究测算各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得出的《2011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报告》。1该报告为了客观全面反映各地区发展与民生状况,设定的民生指标是一个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相关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劳动力Li和资本Ki数据来自《历年统计年鉴》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技术进步iA是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科技资源投入、科技资源配置、科技成果产出。16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Ramp;D人员全时当量、Ramp;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经费支出、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大中型企业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国有企事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大中型企业Ramp;D人员全时当量、大中型企业Ramp;D人员全时当量占比、大中型企业Ramp;D经费内部支出、大中型企业Ramp;D经费内部支出比例、大中型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专利申请受理数、专利申请授权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相关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2011》。

3 数据处理

科技进步借助多个层次、多项指标的指标体系来实现,对于这种多指标体系,笔者采用数理统计中最为常用的“因子分析”方法对科技进步的16项指标进行浓缩,使用SPSS18.0软件输入数据,运行因子分析方法,输出结果如表1。

结果显示:在这16个指标所构成的科技进步iA的指标体系中浓缩的2个因子所包含的累积方差信息占总方差信息98.831%,说明这两个因子包含的信息占全部16个指标所包含信息的98.831%。而后,运用已经得出的这两个因子计算主因子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i1和Ai2分别表示两个因子)

4 回归分析

根据所建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表1 科技进步SPSS因子分析输出结果:方差解释

和所得数据,对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检验。应用Eviews 5.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OLS)、输入数据,运行结果如表2。

R-squared=0.998013,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F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0000,表明各变量自检呈高度线性,回归方程比较显著;DW=1.808,表明变量间无序列相关,所以,根据回归结果,可知

即所建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可写作:

5 结果分析

5.1 结论

由于1β、2β、3β分别代表着技术进步的产出弹性,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增长率分解公式为:

通过研究科技进步和民生改善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均通过了检验,说明劳动、资本和科技进步这三个影响因素对我国的民生状况的改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2)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科技进步对民生改善的贡献率为43%,劳动和资本的贡献率分别为27.3%和29.7%,显然,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远大于劳动和资本的贡献率,也进一步论证了在影响民生改善的三大因素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最大。

5.2 建议对策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已经得出结论科技进步对民生改善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进行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使老百姓能得到实惠是所有科技工作者,也是我国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1)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科技领域的不断突破与发展,一方面,它要不断的进行探索新规律和创造新办法,另一方面也要把新规律和办法用到实践中去产生价值。显然,这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对于科技创新的主体而言,存在风险大、成本高、周期长等特点,而且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受资金实力的影响,要进行科技创新更是举步维艰。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支持科技创新主体进行科技创新,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国家可以通过增加科研立项的项目数量和科研经费引导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其次,国家从宏观层面进行规划,在经费支出时确定重点并进行整合,避免相似项目重复进行带来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再次,通过给予科技创新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财政补贴、所得税减免、加速折旧等)方式,直接减轻科技创新企业的税收负担。

(2)保障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推动科技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无处不在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企业要想竞争中取胜,一般都会依靠科技创新,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或者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出新产品来满足人们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保证其对市场份额的占有。因此,在市场机制的诱导下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会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可以说,企业就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应该确保创新主体的经济利益。第一,有利可图领域的科技创新交由企业完成,政府不要去和企业竞争,既能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又能给予企业动力;第二,增加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第三,保护企业的民生科技创新成果,通过专利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保护创新企业的利益。此外还应该规范市场秩序,对技术模仿进行评价,要求技术模仿企业给予创新企业一定的经济补偿等。

(3)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首先,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事实上,随着科技活动的日益高级化和复杂化,科技创新独立完成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很多科技创新的成功都是在基础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不仅能给科研院所更多的资金保障,推动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利用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引导科研院所从事与市场需求相关的科研活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其次,加强企业与高等学校的联合。高等学校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掌握的民生需求信息从事科技创新,然后利用企业实现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不仅有利于实现高等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双盈,更有利于完成社会和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使命和责任,体现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价值。

[1] 毛健.科技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 卢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战略的发展---兼论现代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的互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J],2008(4).

[3] 赵俊杰.美国依靠科技创新应对金融危机[J].全国科技经济瞭望,2010(5).

[4] 傅道忠.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9(09).

⋆科技进步支撑我国民生改善的实证分析[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吉林省民生科技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0420084FG;

⋆吉林省育厅“十二五”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吉林省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491号]。

猜你喜欢
科技进步民生科技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助我来看云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科技在线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