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人与霍州署

2014-12-10 11:25薜有生
文史月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慈禧太后太后康熙

薜有生

霍州署位于山西霍州市东大街北侧,始建于唐代,现存古建筑为元、明、清古文化遗产。它是我国已知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千百年来,有关霍州署及与其有关人物的传闻轶事,可谓形形色色,斑驳陆离。有些人物,或贵为一国之圣尊,或罕为一域之杰俊,或平为一邑之布衣,他们的传奇活动或是州志有记录,或是民间有口传,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今择其影响较大、传播较广者予以记之。

孔尚任与霍州署

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后裔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他出生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九月十七日,家居山东省曲阜城东小湖村,从小才气过人,超群出众,长得潇洒英俊。

康熙六年(1667年),孔尚任应童子试,进石门山书院成诸生。同年,孔尚任好友颜光敏会试中了进士,官授国史院中书舍人。他闻讯后,从心眼里为他祝福。同时深知自己没有什么能力能够帮忙,只有废寝忘食地学习,才能金榜题名。

康熙十七年(1678年)正月,玄烨下诏举贤任能。他的好友颜光敏急修书一封,命人火速送给孔尚任。孔尚任接到书信后喜不自禁。此年为戊午年,凑巧是乡试年,孔尚任想起孔子“三十而立”的教诲,心想:“此时不挺身而出,更待何时!”于是收拾行装到济南应试去了。

山东乡试考场设在省城济南。孔尚任接到考卷一看,尽是预料中的题目,他仿佛驾轻就熟的驭插,一口气写完三篇文章,交了卷子。到了发榜的那天,见贡院门前挤挤搡搡引颈仰望,他忙走了过去,凝目看榜。看过二十多个名字,他有些发慌了,及至看完了,榜上压根没有他的名字。孔尚任呆了半天,暗自发誓“今生今世,我再也不应试了!”回到家里,他六神无主,心不在焉。想起寒窗之苦,百感交集,几十个春秋,不躲寒冬腊月严寒,不避三伏六月酷暑,从没有丝毫懈怠,把一套儒家经典著作熟练得几乎能倒背。他埋怨监考官昏庸至极,千百年来不知多少英才葬送在他们的手下,他气恼、愤恨,极度悲观。他的父亲孔贞番是个十分有学问的人,对他说:“不要把这点小小挫折放在心上,男子汉大丈夫要有顶天立地的气概,百折不挠的精神,能屈能伸的品格。”尔后,孔尚任再未去应试,其父出钱为他捐了个监生。孔尚任闻听此言,顿时面红耳赤,羞惭得恨入地无门,淌出了两行热泪:“爹,你为我把心操碎了,为儿不孝啊!”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春,孔尚任应聘在孔府东学修《孔子世家谱》及《阙里志》,并训练乐舞生,监造礼乐祭器。此间,康熙帝曾到孔府巡访,亲自听到孔尚任讲义,深知其才学非浅,知识广博。经吏部权衡报批,呈皇上恩准,孔尚任等三人升国子监博士先生座,并在国子监上任。朝里的人都得知孔尚任是皇上特用的讲书官。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夏,黄淮洪水成灾,河道总督派人到京城告急,康熙闻报,坐卧不安。皇帝即派工部右侍郎孙在丰前往淮扬督修下河工程,郑都、孔尚任随之。在这期间,他搜集了许多素材,着手《桃花扇》戏曲剧本的编写工作。康熙三十四年,孔尚任迁升为户部主事。三十六年,康熙帝授孔尚任为承德郎。

自从《桃花扇》传遍京城,孔尚任不管走到哪里,许多人都来围观。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二月底,康熙擢升孔尚任为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自从康熙御阅了《桃花扇》剧本后,脸色大变,他强压心中怒火躺在龙墩上。后亲笔御批“着吏部革去孔尚任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之职”,并附“不列缘由”四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孔尚任在家乡石门山建草堂三间,准备隐居其中。四十三年(1704年)四月,应孔、孟、颜、曾四族之邀,撰《孔孟颜曾四氏学教授升例碑记》。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秋天,孔尚任接到平阳知府刘棨的一封信,请他去平阳帮助修《平阳府志》。孔尚任欣然应允,并于深秋起身赴平阳。过太谷时,知县孔兴诰留饮,并观小优演出《桃花扇》。行至霍州,客知州孔兴琏署中。孔兴琏不但至恭至敬地用好洒好菜款待他,而且一连数日命小优在家中演出《桃花扇》。孔尚任甚为感动。至此,他自己也深信《桃花扇》将是一部不朽之作。他在霍州盘桓浏览十余日,浏览了中镇霍山几处景区,其间,留有不少诗篇。

十月十五夜客霍州灯前

同佃野弟遣闷

潇洒霍山署,耽吟十日留。

月陪千里客,菊剩一瓶秋。

重岭遮乡路,孤灯见旅愁。

迟迟三点漏,催白未衰头。

霍山城北轩辕台夕望

丛祠千尺上,石磴与云齐。

积雪明冬岭,炊烟乱晚溪。

登高重九后,作客太行西。

无处猜乡路,沉吟日易低。

将之平阳别霍署同客亲族

萧森霍山阴,雪晴天仍暖。

亲串不约来,官厨无余碗。

政闲衙鼓稀,饱食恣疏散。

夜饮昼读书,时亦按歌管。

剧欢旬日留,平阳催就馆。

剪烛对离樽,无言气各短。

阳关迭未终,束装不敢懒。

人生若飘蓬,此会再亦罕。

雨夜与魏防四、佃野弟小饮

雨夜浑难卧,留连酒一樽。

谈诗深透髓,说剑爽惊魂。

山近风偏厉,更长烛自昏。

何曾无客感,二妙与温存。

将平阳过固关(白壁关)

苍崖翠壑几层环,

乱插危峰见固关。

径窄难容人并过,

城高不放雁轻还。

诗中边势云烟秀,

昼里车容剑佩闲。

却被秋风吹感慨,

古来争战是名山。

孔尚任于初冬到达平阳,平阳知府刘棨出衙相迎,敬为上宾,当晚设宴款待。席间,孔尚任问道:“在下与大人素不相识,又是一个被皇上革职的人,大人怎么会想到让在下来帮助修府志呢?”

刘棨说:“因下官祖籍山东诸城,很早以前,就多次听到过大人御前讲经,引驾之事。心想将来一旦有时机, 一定当面向大人请教。不想下官运气不佳,于康熙二十四年成进士后,授为长沙知县,后升任甘肃宁夏中路同知,未能与大人见上一面。直到康熙四十三年,下官擢平阳府后,一则敬慕大人的人品,想向大人学些做人之道,二则仰慕大人才华,想向大人学些常识,便想劳大人驾,帮下官修纂府志。不想大人为此赏脸,不远千里,真教下官不胜荣幸啊!”第二天,孔尚任即帮助刘棨修《平阳府志》。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二月,完成初稿,刘棨付之100两银以资助《桃花扇》付梓刊行。endprint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正月,孔尚任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康熙皇帝与霍州署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阳春三月,康熙皇帝御驾西巡,途经霍州,决定在霍州署留宿一夜。时任知州李绍祖闻知皇帝驾临的消息后,便命署吏州民打扫街道,张灯结彩,恭候圣驾莅临。

农历三月十四这一天,风清日丽,万里无云。时过中午,霍州城外,旌幡招展,鼓乐齐鸣,圣祖皇帝在随行官员和侍从的陪同下,缓缓向州城而来。此时李知州及州署其他官员已在城外恭迎。数万州民听到万岁爷驾临的消息后,也不约而同走出家门,竞相一睹当今万岁爷的尊容。衙役们鸣锣开道,仪仗队威风凛凛,大队人马穿街过巷来到州署仪门。此时,鼓乐动地,礼炮齐鸣,大红卷毡从仪门外台阶一直铺到大堂中央。圣祖皇帝躬身出轿,移龙步,登台阶,在众官的陪同下,入仪门过甬道,在大堂上款款落座,众官大礼参拜。稍事寒喧,然后进入后堂客厅。君臣欢宴,谈笑风生,至晚,圣祖皇帝便在署中就寝。

当晚夜深人静,圣祖皇帝身边有一内员,趁圣祖入睡后,单独召见李知州,向其索逼钱财,以饱私囊。无奈绍祖一向为官清廉,私下并无积蓄。加之绍祖为人刚直不阿,便拒绝了内员的无理要求,内员于是怀恨在心。

次日,圣祖皇帝起床洗漱已毕,在李绍祖的陪同下,漫步到州署后花园浏览,只见曲径通幽处,流水穿石间,红花竞枝头,绿柳摆池边。当下,圣祖大悦,雅兴骤起,命吏目拿来文房四宝,御笔题书:“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赐予李绍祖留作纪念,李绍祖拜谢龙恩,命人制匾悬于二堂。用罢早膳,圣驾起行。绍祖及州署官员将圣祖送出城外,这时,圣祖身边的那位内员,趁机恐吓李绍祖,如不以厚礼相送,担心前程和性命。

回到州署,李绍祖愤而自刎。州民闻听知州被逼致死的消息后,个个义愤填膺。他们自发组织,选派代表,联名上京控告,请求皇帝伸冤惩凶。消息一时传遍京城。圣祖皇帝闻奏,怒不可遏,立命刑部押解那位内员,由山西巡抚监斩,赴霍州枭首示众。

据说行刑之日,州民群集刑场,人山人海,目睹凶犯受刑,人心大快。李绍祖出丧之日,家家断炊,店铺关门,道旁祭奠者不计其数。为纪念李绍祖,州人还在中镇庙旁建了一座李公祠,以便世世代代祭奠这位为官清正、刚直不阿的州官。

慈禧太后与霍州署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次日,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仓惶离京,拟经山西逃往西安。

9月7日,慈禧太后在太原发布上谕,宣称义和团是导致八国联军疯狂进攻的“肇祸之由”,下令对义和团“严加查办,务尽根株”。然后起驾南行。10月6日,即光绪二十六年农历闰八月十三日,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慈禧太后一行,从灵石县经韩信岭,进入霍州。

直隶霍州五品知州李崇洸,早已接到探马飞报,率领州署官员出城5公里恭迎圣驾。来到州城,礼炮队点燃礼炮,锣鼓队、民乐队鼓乐齐鸣,小跷队、秧歌队载歌载舞,把慈禧太后迎入州城。随后,李崇洸在北街公馆设宴,为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接风洗尘。当晚,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皇后、妃嫔内侍俱到州署公馆驻跸,伴驾王公及军兵卫队等人,俱在北街公馆安歇。

次日早晨,慈禧太后洗漱用膳后,对知州李崇洸道:“霍州城隍庙神,昨夜托梦于我,我欲至城隍庙进香。”李崇洸道:“太后老佛爷要去,卑职自当陪驾前往。”于是,李崇洸陪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到城隍庙进香。慈禧太后焚香祷告后,对李崇洸道:“霍州城隍庙神甚为灵应,我封尊神为‘灵佑侯,你命人取过文房四宝,我为城隍庙书联一副。”李崇洸忙令书吏取过纸、墨、笔、砚。慈禧太后当即挥毫,御书楹联一副:

行善必昌,行善不昌,祖宗必有余殃,殃尽则昌;作恶当绝,作恶不绝,祖宗必有余德,德尽则绝。

进香后,慈禧太后意欲启程。李崇洸在州署公馆设宴饯行,满汉全席108道佳肴,相继而上。正所谓“皇家一席饭,百姓十年粮。”

108道佳肴上完,只见又端上一个金灿灿、黄澄澄的瓜盘。君臣内侍,竟无人能说出这道菜的名称。慈禧太后早已酒足饭饱,但觉得稀奇,便夹了少许放到口中。哪知不尝则已,一尝之后,竟如醍醐灌顶,神清气爽。光绪皇帝、皇后尝过,也都说甘甜无比,满口清凉。慈禧太后一时高兴,传谕再上一道皇家未曾见过的佳肴。不多时,又有一道菜进上。李崇洸一看,竟是霍州普通百姓尤其是农家常吃的酸菜炒豆腐。李崇洸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捏了一把冷汗。心想,难道这样的菜也敢进奉太后、皇上?他意欲阻止却已来不及。只见太后夹了少许放进口里,眉头微皱,嘴角翕动,双肩上耸,腰肢伸展。李崇洸吓得脸色煞白,浑身打颤。正欲下跪请罪,却见太后放下筷子,现出笑脸,连称“极妙”,并示意众人品尝。原来太后虽然喜甜,但更爱酸。这民间酸菜,太后未曾尝过,且刚用过许多肥肉荤肴,这酸菜正好可以化腻去膻。太后大喜,命太监李莲英取过纹银百两,交李崇洸赏赐厨师。

宴后,李崇洸传厨师询问,方知那金色瓜盘,乃本州著名厨师杨再福以金瓜(南瓜)瓤为原料,加蜂蜜白糖,独出心裁,精心烹制而成;那酸菜炒豆腐,却是青年厨师周玉堂为应太后之命,急中生智,以本州百姓家常菜肴供奉御宴。李崇洸诙谐道:“杨师傅的独出心裁使本州莫名其妙,周师傅的急中生智几乎使本州魂飞九霄啊!”

午后,慈禧太后銮驾启程。但见轿帘高卷,太后在轿舆内不住向道旁观看的百姓致意,貌甚慈祥。锣鼓队、民乐队、小跷队、秧歌队直送过白壁关返回;李崇洸与少数州署官员直送至霍州南部辛置镇。太后一行及李崇洸等,俱在辛置留宿一晚。

10月7日,即农历闰八月十四日,辛置武举人范安国设宴为太后、皇上饯行。不料在宴席月饼中,却取出了几卷红绸丝绢,上面都用白线绣着“杀鞑子灭洋人”的字样。太后大怒,面露凶残,当即要把李崇洸、范安国问斩。李范二人,早已吓得六神无主、魂飞魄散。幸亏光绪皇帝进言:“老佛爷暂息雷霆之怒,想这传单乃义孽所为,李知州、范举人未必知情,且明天乃本年第二个中秋节,不宜大开杀戒,可暂免二人死罪,令其戴罪立功,肃清义孽,以保社稷平安。”皇后等人也极力相劝。太后道:“看在皇儿及众卿份上,先寄下你二人项上首级,若除孽不尽,定斩不赦。”李范二人磕头捣蒜,拜谢太后不杀之恩,答应一定灭尽义和团余党,效忠太后、皇上。

之后,慈禧太后起驾前往赵城。据说直到西安,太后再未在路上卷帘露面。慈禧太后走后,李崇洸、范安国派人追查,制月饼之人早杳无踪影,而霍州义和团的活动,仍时有出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慈禧太后太后康熙
“波点太后”草间弥生:幻觉之美
Painting the Buddha
京剧武生的机敏
如此原因
太后是个有故事的人
年度第21期,P.84
康熙下象棋
太后驾到
康熙隐忍除奸
看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