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要颠覆什么?

2014-12-10 12:42周云杰
中外管理 2014年12期
关键词:海尔时代用户

周云杰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往前看2000年是农业时代,往前看200年是工业时代,往前看20年是信息时代。互联网在这20年的商业化发展中,正改变着世界的产业结构,商业社会正进入大爆炸时代,企业既有的观念、组织、战略都要被颠覆。如果你不能适应时代,就很可能被时代淘汰;企业必须永远战战兢兢,稍有不慎就会遇灭顶之灾。

现在是“大爆炸时代”

摩尔定律说“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1倍,性能也将提升1倍”,现在的观点是指数关系——科技的颠覆带来指数级增长,或者指数级变化,改变了原有的创新方式。

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改变了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创新方式。原来的创新局限在企业内部;现在企业可以和合作伙伴形成一个联合创新主体,共同为一个课题联合创新,海尔就有很多专利都放在全球办公室共享;第二,改变了企业和个人创新之间的关系。原来,创新很多都是由企业发起的,现在很多是由个体发起;第三,改变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创新关系。原来是由企业创新产品,现在很多用户可能就会成为企业产品的创新者,可以参与研发,可以参与设计,参与营销。这种变化给企业组织带来了巨大变化。

总之,颠覆不再是从某一个方向出现,而是从四面八方涌现。原来说创新,是自上而下的领导说了算。这种创新方式往往是领导提出很好的思路、概念,下面的人即使不理解也要被迫执行。自下而上的创新,必然要求企业不得不改革。

大爆炸创新是巨大能量爆发的颠覆过程,能够在数月甚至数日之内撼动那些根基牢固的企业。大爆炸创新的战略,有两大特点,首先是无章可循。阿里巴巴刚开始颠覆时用什么战略?最早是免费,通过支付宝解决信用问题,也许一开始并不能盈利。从商业角度来讲,不赚钱免费怎么可能?没有道理!但是只要参与平台的人数增长起来,就有很大的潜力。现在阿里的交易额达到1万亿,平台收入400亿。

其次,无法控制地增长。在大爆炸时代,增长无法控制,facebook最可贵的是70%的活跃用户。这个不得了,而且控制不了,每天都在增加。有时候我们为了稳定质量稳定市场可以做规划,但在大爆炸创新发生时,企业控制不了规模。例如微信,用户很快到了六七亿。更具代表性的是谷歌,开始是做搜索,在传感器设备方面具有非常大优势,现在做无人驾驶汽车,比任何一个传统企业多元化都来得快,因为技术内核成熟了。

大爆炸创新分几个阶段,第一是“奇点”,能量慢慢积聚。好多企业创新一定是积聚能量找到拐点突破点,一定要引爆。这个奇点如找不到就很难颠覆,找到奇点就会形成“大爆炸”,使市场极速膨胀、放大。下一步是“大挤压”,很多参与者进来,进来之后使系统坍塌,形成“熵”,代表夕阳行业的最后一个阶段,剩下的资产整合到一起,又形成新的奇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海尔最早搞创立名牌战略,后来多元化,再国际化等等,就是不断创新,然后不断找下一个奇点的过程。

总体来说,我们现在处在大爆炸时代,没有一个慢慢想明白的过程;慢慢想明白的时候,创新窗口已经关闭了。此外,跨界颠覆成为常态。企业没有永远的优势,起伏则往往是通过跨界来颠覆的。同时,个体可能成为一个创新主体,也可能颠覆一个企业。

其实,初创企业和有几年历史的企业,在大爆炸时代没有区别。不管企业规模多大,只要能够参与创新,都可以成为领先者,做传统行业也很可能做成一个互联网企业。

海尔的三大颠覆

海尔在大爆炸时代有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第一,战略颠覆——平台化;第二,组织颠覆——希望把所有员工变成创新者;第三,机制颠覆——把海尔大平台转化成小微公司。

海尔的战略颠覆

目前海尔有两个上市公司,一个在上海,一个在香港。在上海的上市公司——青岛海尔主要做智慧家电平台。所有的家电产品都可以上网,要从单一产品变成智慧家庭。回家之前就可以打开热水器,打开空调,或者将安防系统和手机联在一起。我们构建了“智慧家庭”的逻辑图,有云平台,有运营系统,有大数据。家居概念不再是简单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而是智能家居系统:我们卖的也不是冰箱,而是一个食品保健解决方案;卖的不是洗衣机,而是洗涤健康的解决方案;卖的不是热水器,而是一种生活方案。

有时候,用户不知道家里的冰箱出了故障,但我们通过系统就可以知道。比方说,原来的空调是非常传统的,家里天热了冷了打开空调,后来我们做一个智能的空气盒子,空气质量、PM2.5都可以反映在那里,环境到一定温度,或者空气污染到一定程度,都可以自动打开空气净化器,它变成了可以自己学习的智能工具。这不仅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还能适应用户的变化。

为此,我们建了互联工厂,实现实时互联。通过模块化研发、并联服务等各个环节,极大地提升了市场响应效率,原来开发新产品需要6个月,现在两三个月就可以上市。从大规模制造转变为大规模定制——用户下定单,定单上生产线,生产线通过系统可以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很多用户可以个性化定制,然后在后台数据库里形成报告,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

我们的工厂现在是自动化、机器人化。原来一个洗衣机生产线45个人,智能化后变成5个人,现在是2个人做。再往后一步,这个工序把车间改革了,原来车间92人,第一步自动化后变成20个,现在只需1个人。现在佛山的自动化工厂,由原来的930人减到了31个人。工厂和用户对接,内部互联,变成了模拟仿真的工厂。

香港的上市公司——海尔电器,主要推进日日顺平台的搭建,从制造向服务转型,变成以交互平台和配送平台推进平台型的商业生态网。目前该平台以家为单位,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家电家居解决方案,并在全国布局了物流网、服务网和营销网,在2000个县市建立了配送站。

这个平台实践的是OTO概念,横向是用户购买,实现从了解商品信息到信息分享;纵向则是实体店体验,并可以在移动端查询,通过三方数据打通,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在用户体验层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配送速度的体验。我们的物流可以给用户提供3小时上门服务。今年9月,我们做了一个测试,承诺在用户下单后3小时内将产品送到家,送不到就免费,这期间的订单是4万台洗衣机。起初我们认为送货应该主要集中在晚上12点以前,但活动结束后的统计数据显示,有4000多台是在晚上12点后送的,约占总量的10%。为什么会半夜配送?其中有一多半是要看看产品能否快速送达,因为送不到你就得免费。结果最快的一个单,付款后12分钟就上门配送了,大部分订单都在3小时之内送到。只有7个没送到,我们按承诺给用户免单,用户很感动。

我们为什么能做到?因为全国有1万多网管,用户下单的时候我们大概知道有多少,用户只要一下单,货就已经准备在送了。为什么能够实现?这是因为我们把仓储网、信息网都打通了。像新疆、西藏、内蒙古这种地广人稀的地区,占全国差不多50%的面积但只有占全国差不多5%的人口,配送的难度非常大,我们就建分站实现快速送货。

再一个差异化的点是个性化定制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有很多科学家到中国调研,分析之后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们的水是浇花的还是饮用的?我说是饮用的。可见,现在自来水不一定能达到饮用水标准,即便达标也与健康需求有差距。针对于此,我们全国1万多服务网点在上门服务时都免费测水质。现在,我们的数据库覆盖十几万个社区,也包括自然村的数据库。然后,根据不同小区(比方说昌平和房山水质不一样)的不同水质推荐解决方案。某个小区属于重金属离子比较多,我们用KDF方案等等。现在全球最知名100家净水器都上我们平台,看中什么?就是看中了我们的数据库。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到,别的企业做不到?因为我们有服务网优势,可以给净水设备制造商和用户提供服务。

海尔的组织颠覆

海尔集团要做的不是大公司管理,而是一个孵化平台,在这个大平台上孵化出两个公司,将来还要继续孵化公司,任何创客都可以申请,海尔集团可以配合资金,提供平台和系统,让每个人都创新。

从组织上讲,组织追随战略,从管控组织到人人创客,自下而上为企业注入活力,每个人是创新主体。原来,员工在最底层,现在所有员工都放到系统中来。从组织流程上看,从串联到并联,原来开发采购制造营销串联,现在并联系统取消中间墙,提升了速度。

海尔的机制颠覆

过去考核的是财务价值,现在“二维点阵”——横轴是销量等,纵轴是用户。销量、顾客和用户不一样,有用户才有价值。原来是360度考评,上下中级考评,现在我们建立用户考评制,所有都是用户付薪,用户满意了就付费,不用这么多“率”来考核。再一个提出大企业做小,小企业做大。一个大企业变成无数小企业,小企业又不断创新变成大企业。

边破边立突围“创新窘境”

最后,我要说说创新者的窘境。创新是必须的,但创新时要思考一个课题,如何平衡三对矛盾:变轨转型与企业发展的矛盾;创新变革与企业稳定的矛盾;主动创新的机会成本和被动变革的边际效益之间的矛盾。

海尔的做法是,很多变革是边破边立,要创新就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企业不要效率就没有竞争力,企业的压力很大。怎么办?转型搭建生态系统,给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创新面临着非常大挑战,但是不做不行,不做就会丧失机会。

我们认为,虽然未知的远远大于已知的,但只要走对了路,就不怕路远。

猜你喜欢
海尔时代用户
海尔卡奥斯:时代面前,当仁不让
海尔引领直驱洗衣机新趋势:直驱产能迈入千万级
关注用户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海尔变革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