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2014-12-09 02:53魏明禄
中外医疗 2014年30期
关键词:丙型聚乙二醇利巴韦

魏明禄

龙岩市第二医院感染科一区,福建龙岩 364000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若是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情无法控制则会演变成为肝硬化、肝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干扰素复合治疗法。该研究对2010年1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 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 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将120 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研究组,另外一组是对照组。研究组60 例患者,其中男32 例,女28 例,年龄22~76 岁,平均(54.61±10.43)岁,病程5 个月~10年,平均(5.78±2.84)年。对照组60 例患者,其中男31 例,女29 例,年龄21~74 岁,平均(54.18±10.89)岁,病程6 个月~11年,平均(5.58±2.9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工作,例如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肾功能与肝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测等,对于老年患者,还需要做心功能和心电图检查这两项工作。一系列的检查完成之后,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护肝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以及苦参治疗,即选择180 ug 的聚乙二醇干扰素,用药方式为肌肉注射,每周注射1 次即可[1]。选择0.3 g 的利巴韦林颗粒,每天3次,口服,此外,还加用苦参素进行静脉滴注,选择1200 mg 的苦参素,将其与100 mL 的葡萄糖溶液混合之后进行静脉滴注,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中,控制好滴注的速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照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即选择180 ug 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肌肉注射,0.3 g 的利巴韦林颗粒,每天3 次,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4 周,在治疗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治疗后每四周进行一次检查,若是检查发现患者的肝功能己经恢复到正常状态,则可停止静脉给药[2]。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第4 周、第12 周以及第20 周,均进行肝功能检查,尤其是在停止用药后,检查患者的肝功能是否已经恢复正常。观察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临床症状是否有所缓解,例如患者的肝脏肿大现象、乏力等现象是否有所改善,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出现头晕、体温异常、乏力以及血小板异常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各组之间的样本均数比较,使用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检验,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将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可知研究组60 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恢复正常,49 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恢复正常;对照组60 例患者中,有41 例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恢复正常,34 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恢复正常。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更加明显。在不良反应上,研究组只有12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对照组23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详情如表1所示,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健康越加关注,但是,因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人数依然持续攀上。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此病的就诊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老年患者就诊人数不断增多,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3]。老年患者在治疗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由于老年患者抵抗力较弱,面对治疗没有信心,加之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存在放弃的念头。另外一个原因是大部分老年患者存在基础疾病,需要在监控之下才可展开抗病毒治疗工作,很多老年患者因此拒绝进行治疗。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要控制病毒的传播,需要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隔离[4]。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若是不及时就诊,病情恶化,则会演变成为肝纤维化或者是肝硬化等,严重的患者则会引发肝癌,为此,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一旦发现存在不良反应,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患上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此情况下,加之患者存在不良的作息习惯劳累过度,或者是饮食不良以及长时间使用具有肝毒性的药物,会加快病情的恶化,诱发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5]。丙型病毒性肝肝炎,在病理变化上和乙肝存在相同点,都是由于肝细胞发生坏死所造成。目前,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法,通过抵抗病毒,使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的复制,避免肝组织恶化,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可避免诱发肝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战胜疾病。在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中,一般情况下,采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一种是聚乙二醇干扰素,另外一种是利巴韦林,这两种药物具有降低肝脏发生纤维化,抑制肝组织恶化的作用[6]。但是,采用这两种药物进行治疗,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例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血小板下降、头晕、脱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患者的依从性较差,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为了提高临床疗效,需要加用苦参进行治疗,苦参属于一种生物碱,又将其称之为氧化苦参碱,该药物主要是从豆科植物苦参的根中提炼出来,临床研究苦参时发现,苦参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主要可以对抗角叉菜胶、抗巴豆油等引发的炎症,苦参素对柯萨基病毒壳核蛋白表达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抗病毒性极强[7]。另外,苦参素还会影响到纤维细胞的增值等,避免肝细胞发生纤维化。不仅如此,苦参的抗癌性、抗心律失常等多种作用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肯定,采用苦参进行治疗,不但临床效果理想,而且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有相关研究表明,将苦参运用于病毒性肝炎当中,可促进血小板升高,恢复白蛋白功能,抑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将苦参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三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其临床效果显著[8]。该研究结果发现,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苦参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谷丙转氨酶复常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中,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联合苦参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以及苦参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肝功能恢复正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医学界中推广使用。

[1]黄瑛,尹学艳,王晓.苦参素治疗干扰素致白细胞降低的疗效观察[J].大理医学院学报,2011,10(3):56.

[2]魏伟.干扰素-α 及长效干扰素抗肝炎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学通报,2012,18(21):187-189.

[3]郑颖颖,范晓红,王力芬,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8):887-889.

[4]赵文莉,胡勤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药师,2009,12(5):639-640.

[5]牛文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8):983-984.

[6]陈明纪,朱湛华,陈长虹,等.干扰素a-2b 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J].中国基层医药,2005,12(4):387-388.

[7]于静,刘博伟,兰玲,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3,18(16):347-349.

[8]曹振华.24 周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治疗HCV 基因2 型和3 型的最佳方案[J].传染病网络动态,2012,16(17):133.

猜你喜欢
丙型聚乙二醇利巴韦
陶瓷助剂聚乙二醇分子结构及热变性研究
1990—2019年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评估
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生物学活性验证
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聚乙二醇嵌段长碳链二酸共聚物的合成与酶降解研究
金昌市2006—2013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