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
摘 要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3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每次30 mg,每日2次,5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5%,对照组为7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 盐酸氨溴索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22-0039-02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慢支)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治疗主要以抗感染、镇咳、化痰为主。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3月在我中心进行治疗的慢支急性发作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3~82岁,平均(67.6±8.3)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8.5±1.3)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对于慢支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2],患者反复咳嗽、咳痰并加重,部分伴有喘息;②每年发病时间超过3个月,并连续发病2年以上。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②合并有严重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或心力衰竭;③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及肝肾功能不全。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止喘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每次30 mg,每日2次,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卫生部制订的《祛痰止咳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价:①显效:患者咳、痰、喘症状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复查胸部平片示炎性病变消失,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在正常范围内。②有效:患者咳、痰、喘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啰音由满布或散在转为偶闻,复查X线胸部平片示炎性病变部分消失,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在正常范围内。③无效:患者咳、痰、喘症状无好转或加重,肺部啰音增多,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无改善,甚至升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30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
试验组中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症状轻微,不影响临床用药。
讨论
慢支多见于老年人,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长期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的慢性过程为特征[3]。慢支的发生与空气污染、吸烟、感染、过敏等因素密切相关。慢支急性发作患者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痰液黏稠,易堵塞气道,导致感染迁延不愈,并加剧通气障碍,甚至诱发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慢支急性发作期患者,除积极控制感染、解痉平喘、吸氧外,还需有效祛痰,尤其对年老体弱及咳嗽无力者,更要以祛痰为主。盐酸氨溴索具有黏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可促进呼吸道内部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黏液滞留,因而可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4]。盐酸氨溴索的半衰期较长,为7~12 h,主要由肝脏代谢,不良反应轻微[5]。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6.7%,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轻微。
综上所述,对于慢支急性发作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陈灏珠, 林果为. 实用内科学(上册)[M]. 1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1517-1518.
何金晓.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 医药前沿, 2012, 2(13): 195-196.
王玲玲.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4): 156-157.
李振国, 贺金云.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l, 7(10): 99-100.
王尤洪, 戴建明, 谭美娟, 等. 氨溴索缓释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1): 111-112.
(收稿日期: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