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7月19日 台湾《联合报》 编辑丨安东 邮箱丨E-mail:Anthon83122@gmail.com
统一超商即将登陆离岛兰屿开设第一家便利店的消息,引发了岛内各种讨论。有人担忧连锁超商进驻兰屿可能导致经营小店的阿嬷失业,也有人忧虑此举会成为继核废料之后带给兰屿的又一“恶灵”。毕竟,兰屿在族群、文化和地理上的特殊之处,加之早年被选定为核废料储存地,其弱势地位备受关注。关心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并不是无谓的争议,比如此前岛内讨论花东地区是否还需要一条横跨西北的高速公路。从某种角度看,这次统一超商登陆兰屿的正反讨论也是类似的问题。
这次,岛内知名作家刘克襄以《兰屿适合小七吗?》(文中“小七”意指7-11超市)一文挑起了各界对这个议题的讨论。他在文中担心传统杂货店遭连锁超商吞噬殆尽的景象在兰屿重演,让达悟人连维持生计的机会都不保。他还以“穿着丁字裤的老人,无助地走过24小时营业的店面”的描述,预言式地描述了超商将带给兰屿的荒谬景象。当然,从观光客的观点,人们不想在兰屿蓝天碧海间看到丑陋的水泥建筑,不想在淳朴的乡间遇见俗不可耐的商店,不希望当地阿嬷的生计被财大气粗的商人夺走,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事。然而,如果换成当地居民的立场设想,一家“小七”所提供的多元服务,从提领现金,购买车票、入场券,代收各种费用,到24小时冷热食品各种服务应有尽有,兰屿人难道不希望自己岛上有家超商?也因此,当有人把超商与核废料相提并论,说成是“恶灵”,恐怕并不恰当。核废料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但超商如何称得上“恶灵”?外人如果不问兰屿人的意愿,却一味拿先前“反核四”的态度来“反超商”,那恐怕才是所谓“过客的正义”:打着正义的旗帜,却是对他人意愿置若罔闻。事实上,多数兰屿人对于“小七”进驻都表示欢迎,认为超商提供给他们多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威胁”。有人高兴以后吃得到“御饭团”,有人欢喜以后可以从台湾本岛“宅配”,小朋友期待买到更多糖果,有人则欣悦以后不必在邮局排队等付款。连柑仔店的达悟阿嬷都说,她不怕超商来抢生意。当然,另一方面,也有居民说他们还会继续在本地的小店消费。如此看来,外人反对超商登陆兰屿的“正义之声”,倒显得像是杞人忧天了。
无论如何,这次“小七进驻兰屿”的讨论中,很多人很快就跳出“传统与现代冲突”的泥淖,回归到“让兰屿居民自己决定”角度看待问题,这是可喜的现象。至少厘清了几点迷思:所谓的正义概念,有时难免流于一厢情愿,甚至违背现实,欺压了他人的愿望;有选择的话,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更为便利多元,但此一选择未必要以牺牲传统或文化为代价。事实上,近年来岛内不少抗争事件,都充斥着“过客的正义”的现象,总是强将自己的价值和理念加之于他人身上,却忘了问一问他人的意见。这次兰屿和“小七”引起的讨论,显然是一面绝佳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