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关系:力量失衡下的相互角力

2014-12-09 19:17冯玉军
现代国际关系 2014年2期
关键词:俄美普京战略

冯玉军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战略格局进一步调整,大国关系加速演变。在国际关系行为体不断增多、全球议事日程日益复杂的当下,传统大国关系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明显下降。目前,俄美关系已难以像冷战时期的苏美关系那样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全面而决定性的影响,但仍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不断演进,并经常表现出意料之外的“戏剧性”。近年来,俄美关系不仅未能延续梅德韦杰夫和奥巴马首任时期的“重启”势头,反而随着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而再次“趋冷”,俄美在对方对外议事日程中的重要性都在下降,两国相互关注度正在降低。与此同时,双方的战略力量对比加速失衡,但两国在政治、安全以及地缘政治领域的角力仍在激烈进行之中。

一、战略平衡:不在同一水平线的较量

尽管苏联解体已经20余年,但俄美关系目前仍在很大程度上延续苏美关系的内涵。两国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虽已大大弱化,但围绕军事战略平衡的较量仍是俄美关系的核心内容。在美国看来,俄仍是世界上唯一能在数分钟内完全将其摧毁的国家,因此其对俄政策重点是确保俄战略核武库不对美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避免俄核技术、核材料和导弹技术流失和扩散;而俄则认为与美保持战略平衡是维系其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因此对美政策目标很大程度上集中于确保既有的战略平衡不被打破。从这一角度而言,“俄美关系仍是军事政治性质的……它仍像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而实质正简化为徒劳无益地不断清点彼此的导弹数量”。①Николай Злобин.Военно - 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дружбаСША и России.Ведомость.26 марта2012.

苏联解体以来,俄美围绕《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签署与废止、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等问题不断较量,同时也在核军控和核安全合作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核军控方面,梅德韦杰夫与奥巴马2010年4月8日签署的《第三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布拉格条约》)确立了俄美在核战略领域的新关系,双方在共同削减核武库的同时维系了核战略平衡。不少俄罗斯战略界人士将此视为俄美关系“重启”最重要的成果,认为“无论俄美关系出现何种问题,双方都会维持《布拉格条约》,不太可能进行新的军备竞赛”,①Перезагрузкапод нагрузкой:Бывший главаМИД РФ Игорь Иванов написал статью специально для“Ъ”.КоммерсантЪ-Online,http://www.kommersant.ru/doc/1846554.(上网时间:2011年12月28日)因此它“可以保证2020年前的战略稳定和可预测性”②Сергей Рогов. Россия и США: неизбежна ли новая конфронтация?Отперезагрузки к новым договоренностям о стабильности и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и двухстран.Независимоевоен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17 февраля 2012.(上网时间:2012 年3 月5 日)。

然而,世界新军事变革已经超越了以“相互确保摧毁”为核心的核恐怖平衡时代。美国尽管面临军费压缩的困难,但已经在一系列领域引领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浪潮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加紧打造“全球即时打击系统”,将提高远程常规快速打击能力作为其军力发展重点,试图依托遍布全球的前沿部署部队、空军远征力量和海军航母编队,在60分钟内对全球任何地方进行有效打击。随着“猎鹰”高超音速飞行器、X-37B空天飞机和X-51A“冲浪者”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相继成功开发,美国的“全球即时打击”计划正迅速由作战理念向作战能力转化。由于采用常规非核武器,该系统使美国的威慑手段有了更多选择,由原来核武器“恐怖平衡”的威慑战略扩展到可以根据目标进行选择性打击的机动灵活战略。二是加速开发并部署反导防御系统,以增强自身和盟友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试图实现攻防兼备的绝对安全。尽管俄竭力反对,但美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反导系统部署。2013年2月,北约以防范可能来自叙利亚的导弹袭击为由,在土耳其部署“爱国者”反导系统。10月,美设在罗马尼亚南部的反导基地开工建设,其于2015年投入使用后,将部署“标准-3”导弹拦截装置和雷达设施。与此同时,美日之间的反导合作也日益紧密。在2004年美日签署反导合作谅解备忘录后,日本允许美在其境内部署前沿雷达,参与生产和采购“宙斯盾”、“爱国者”和“标准-3”拦截导弹。截至目前,日本已拥有6艘配备“标准-3”拦截导弹的“宙斯盾”驱逐舰。2013年,美又在日本部署第二座X波段反导雷达,其欧洲和亚太反导系统渐已成型。三是利用技术优势强化“网络战”能力。目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世界战略竞争的新领域,而美军先知先觉,试图确保其网络战能力的领先优势。2010年5月,美国成立了网络司令部,加快开发网络战武器,并以“震网”病毒和“火焰”病毒对伊朗核设施实施了攻击。2012年,美国防部又启动网络战武器研发的“X-计划”,开发全球感知、全球攻击、全球反制的网络战武器,其网络战触角已延伸到全球网络空间。与此同时,美军大规模扩编网络战部队。2013年初,美军将网络司令部由900人扩编到4900人,并建立“国家任务部队”、“作战任务部队”和“网络保护部队”,明确了协助海外部队策划并执行全球网络攻击任务。至此,美军已实现了从作战武器、作战任务到力量部署的全球网络战布局。上述举措使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抢占了世界军事制高点,为扩大21世纪的战略优势、确保霸权地位提供了“硬实力”支撑。

相比之下,俄罗斯军事战略及军队建设与美国的落差日益拉大。尽管俄2010-2020年军备更新计划拟投入7000多亿美元以实现军事装备的更新,但其军事战略却远远落后于世界新军事变革步伐。其一,俄军事建设的重点依然是发展“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无论是“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列装,还是“亚尔斯”陆基洲际战略导弹的部署,其着力点仍是改善核武库。然而,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背景下,战略核力量的意义已经大幅降低。在美战略界看来,“俄在洲际弹道导弹技术上不惜重金,是因为俄军力不强,以至于远程弹道导弹及核弹头成为其抵御外国侵略者的唯一武器”。③“Procurement:RussiaWishes TheWorld A Scary New Year”,http://www.strategypage.com/htmw/htproc/articles/20131225.aspx.(上网时间:2013年12月28日)其二,俄海军力量建设也日益落伍。在2013年圣彼得堡海军装备展览会关于海军装备建设的研讨会上,俄联合造船集团副总裁披露了俄海军未来发展的若干构想。从新规划可以看出,俄未来海军建设的主轴在于确保有效海上核打击力量,同时完成近海防御作战任务。因此未来10年之内,俄将不建造5000吨以上的驱逐舰、护卫舰,仅仅保留一艘现役航母。国际著名军事评论机构加拿大汉和防务中心据此认为,“俄目前的海权思想不合时宜,其海军建军战略重新回到20世纪20年代初的‘小舰队’、‘小海军’、‘海军是陆军的海上扩充’的时代”。①“中俄海权思想的非对称性”,[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2013年12月。更为重要的是,俄军工综合体的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更是令人担忧。“人员和生产设备都已老化,计划经济的残余和腐败体制负面作用凸显。出于这些原因,军工业不是仍然生产不能满足军队需要的产品,就是延期交货。例如,筹备多年的自动化指挥和情报系统不得不一再推迟交付部队。”②“Procurement:Russia Wishes TheWorld A Scary New Year”,http://www.strategypage.com/htmw/htproc/articles/20131225.aspx.(上网时间:2013年12月28日)

在实力对比差距拉大的背景下,俄美战略安全关系失衡。俄现在主要依靠核力量保卫自己,处于防守地位,其进攻能力远远落后于美国。因此,俄提出“相互确保安全”的新战略稳定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强调任何一方都不应相信自己能通过先发制人打击取得决定优势,从而不去谋求先发制人打击,而是认识到军事战略稳定应存在于广泛的军事—政治稳定条件之下。但美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战略稳定范式,其战略稳定概念坚持以“美国治下的和平”为核心,以保持美军事上的绝对优势为前提。美国拥有先发制人打击的强大能力,绝不可能放弃这种优势,尤其是在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的今天,美国更不可能这样做。俄美战略力量失衡必然导致战略不稳定,并将产生全球性影响。冷战结束30年来,美国及其盟国之所以敢于频频发动战争,均是这种战略失衡的结果。

力量对比失衡和战略目标差异导致俄美双方在战略安全上的互不信任。2013年8月9日,俄美两国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在华盛顿举行“2+2”会晤,双方讨论了导弹防御系统、阿富汗、叙利亚冲突以及斯诺登等广泛问题,但会谈气氛总体冷淡,结果双方均未宣布会谈达成哪些具体协议。在美国不顾俄强烈反对、继续部署欧洲反导系统的情况下,俄于2013年在加里宁格勒州以及沿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边界地区部署了近10套“伊斯坎德尔-M”战役战术导弹发射装置,其射程可以覆盖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全境,增程导弹甚至可以打到柏林。2013年12月19日,普京表示“美国在欧洲部署战术核武器,还在欧洲周边地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这对俄战略核力量构成严重威胁。无论如何,我们都会采取措施。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③В. Путин рассказал об “ Искандерах” на западной границе.http://top.rbc.ru/spb_sz/19/12/2013/895727.shtml.(上网时间:2013年12月20日)。由此可见,在实力对比差距拉大的情况下,俄只能以此抵消美国及其北约盟友的部分军事优势。

二、政治哲学迥异:相互角力频仍

俄美关系长期受到两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强烈影响。冷战结束以来,“俄虽不再是华盛顿的全球竞争者,但对许多俄罗斯人和美国人而言,对峙仍是两国关系的自然状态。心理、习惯、个人原因、官僚机制,都对双方对峙产生影响”④Перезагрузкапод нагрузкой:Бывший главаМИД РФ Игорь Иванов написал статью специально для“Ъ”.КоммерсантЪ-Online,http://www.kommersant.ru/doc/1846554.(上网时间:2012年1月8日)。奥巴马总统上任之初,极力主张“重启”美俄关系,梅德韦杰夫也投桃报李,因此双方在签署《第三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建立俄美总统委员会等方面一度取得一系列进展。但好景不长,在2012年俄总统大选期间,美以各种手段插手选举,阻挠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引发其强烈反感。普京复任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抵御外部势力干预俄国内政治,努力维护国内稳定,与美展开了渗透与反渗透的激烈斗争。

2012年7月,普京总统签署新版《非政府组织法》,将“受到境外资助并从事政治活动”的非政府组织列入“外国代理人”清单,规定其必须提交特殊的报告并接受特别检查,否则予以重罚。之后,俄罗斯又要求美国国际开发署停止在俄活动,这成为双方近年在人权和民主领域的最大冲突。但美国并未就此罢手,转而通过第三国中间人、绕过俄罗斯法律继续资助俄非政府组织。为通过发展本国的非政府组织来应对受外国资助的非政府组织,2013年3月30日,普京总统签署命令,要求2013年从联邦预算中支付23.2亿卢布(约合7400多万美元)用以资助本国非营利性机构及非政府组织。

美国对俄国内局势的干涉以及对俄的轻视,也令普京政权无法忍受。2012年12月,美国众参两院通过《马格尼茨基法案》并由奥巴马正式签署。根据该法案,美国决定将俄安全机关、警察部门及看守所的60多名官员列入黑名单,拒绝向其发放入境签证。对此,俄针锋相对,很快通过禁止美国公民领养俄罗斯儿童的《季马·雅科夫列夫法案》。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认为,《季马·雅科夫列夫法案》的出台不仅是为了保障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俄罗斯孤儿的人身安全,更承载着“反美”的政治使命。“法案不是俄罗斯当局一时的反美情绪性表达,更标志着俄美关系未来将长期陷入冷淡。它明确反映出俄要求完全平等地与美国交往,并且俄将以强硬的手段让美国明白这一点。”①Основой официального патриотизма становится антиамериканизм. Директор Московского центра Карнеги ДМИТРИЙ ТРЕНИН разъяснил корреспонденту“Ъ” СЕРГЕЮ СТРОКАНЮ причины того, почему в отношения России с Западом возвращаются приемы холодной войны.http://www.kommersant.ru/doc-y/2127333.(上网时间:2013年2月20日)

就在俄美因人权问题互不相让之际,“斯诺登事件”使俄美关系再起波澜。2013年7月,美国“棱镜门”事件的爆料者斯诺登逃亡莫斯科。普京顶住美国的巨大压力,宣布为斯诺登提供为期一年的临时避难。美国政界对此大为恼火,奥巴马宣布取消原定于9月在莫斯科举行的“普奥会”,并表示要重新审视和调整两国关系。“斯诺登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美关系,但再次展现了俄敢于对美说“不”的勇气。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不仅掌握了美国情报机构进行“网络战”的核心机密,提升了自身的“网络战”能力,还通过批评美国的“窃听丑闻”站上道义制高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离间了美欧关系。

高层领导人的交往情况直接反映出俄美关系冷淡局面。201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仅有两次见面,且双方会面乏善可陈,彼此对二者互不欣赏的态度也毫不掩饰。奥巴马称普京“像是坐在教室后排百无聊赖的孩子”,普京则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批评奥巴马在阐述对叙利亚政策时使用的逻辑是“美国例外论”。

普京对“美国例外论”的批评彰显出俄美两国政治哲学的巨大差异。普京针对“美国例外论”批评道,“不管出于何种动机,鼓励国民把自己视为例外是极其危险的。世界上有大国,有小国;有穷国,有富国;有民主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有仍在摸索民主道路的国家。它们的政策也不相同。我们各不相同,但是当我们祈求上帝赐福时,决不能忘了上帝创造我们时,大家是平等的”②Vladimir Putin,“The Syrian Alternative”,http://eng.kremlin.ru/news/5974.(上网时间:2013年9月15日)。普京还表示,“军事干涉他国内部冲突对美国来说已成家常便饭,这令人警觉。难道这是美国的长远利益?我对此表示怀疑。全世界数百万人越来越多地看到美国不是民主的典范,而是只靠蛮力、打着‘谁不和我们站在一起,就是反对我们’的口号组建联盟的国家”③Vladimir Putin,“The Syrian Alternative”,http://eng.kremlin.ru/news/5974.(上网时间:2013年9月15日)。

表面上,普京对“美国例外论”的批评代表了世界上许多人对美国的不满,④“为普京批‘美国例外论’喊一声‘赞’”,《环球时报》,2013年9月17日。但其背后则是另外一种“俄罗斯例外论”。在其千年历史中,俄一直坚定信奉自己的“例外论”。俄帝国基础是自认为与众不同的精神性、其“特殊道路”(既非西方也非东方的独特发展道路和价值观)以及“俄罗斯是第三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继任者)的信念。在苏联早期,其核心思想是,苏俄命中注定要成为推翻“国际资本主义”和在全世界掀起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意识形态力量和鼓舞者。二战结束后,“俄罗斯例外论”的表现形式是在东欧和世界其他地方强行输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有俄罗斯媒体认为,“普京的‘俄罗斯例外论’主要体现在其反美主义。普京下决心要把俄变成唯一能够顽强对抗美国的世界强国,包括运用其否决权挫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倡议。在普京的领导下,俄单枪匹马致力于打压华盛顿的气焰,谴责它公然采取双重标准、侵犯人权和推行干涉主义外交政策。普京还强调俄不依附西方文化价值观,大力推崇俄东正教、俄独特精神性和‘特殊道路’,从而重新唤起沙皇时代的‘俄罗斯例外论’。按照普京的模式,强大的国家是俄‘例外论’的保障,俄东正教会则是其精神和道德守护者”⑤Michael Bohm,“Putin Revives Russian Exceptionalism”,The Moscow Times,September 27,2013.。

俄美围绕“例外论”的争执反映出两国在历史发展、政治理念、价值体系、国际战略等重大认识问题上的巨大差异,这也是导致俄美分歧不断的重要原因。尽管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美关系需要再次‘重启’,以使双边合作进入新阶段”,①Интервью секретаря презендента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му агентствуИТАР - ТАСС.,5 сентяьря 2013г.http://www.kremlin.ru/news/16724.(上网时间:2013年9月8日)但俄美两国多数战略分析人士对俄美关系前景持悲观立场。俄政府原副总理库德林表示“必须承认俄美关系的超负荷”,而美国国防信息中心俄罗斯和亚洲项目负责人兹洛宾则认为,“奥巴马连任不会改善俄美关系,不会改变俄美关系总体发展趋势。因为俄美关系改善的所有‘潜能’都已耗尽,那些在‘重启’框架下无法解决的双边关系问题正日益朝尖锐化方向发展。”②Политологи:Отношения России и США ждетухудшение.http://top.rbc.ru/politics/07/11/2012/823802.shtml.(上网时间:2013年10月9日)

三、地缘政治:矛盾并未缓解

在苏联解体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仍把俄罗斯视为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对手,警惕其“帝国野心”及重新崛起成为美对俄政策的重要支点。一方面,美通过北约东扩消化冷战胜利成果,不断压缩俄地缘政治空间。通过两轮东扩,北约吸收了波罗的海三国、中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建立以北约为主导的政治与安全秩序,俄在这些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几近丧失。另一方面,美又借“颜色革命”、“民主援助”等手段推动原苏联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和对俄“离心倾向”,防止其重新被俄控制。尽管美在这方面曾一度得手,但俄罗斯与这些国家的传统经济与人文联系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俄美在“后苏联空间”的攻守数度转换,一时胜负难分。

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冲击既有国际秩序和地区架构,也使俄美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俄罗斯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严重冲击,2009年其经济跌幅无论是在“八国集团”还是在“金砖国家”中都是最大的,充分暴露出其经济结构的不可持续性和国家实力的脆弱性。与此相伴随的是,美国综合国力相对下降,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近年来美国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对手,加速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并一度试图“重启”美俄关系,以集中资源与精力处理亚太事务。但随着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并加紧推动欧亚一体化进程,美对俄“恢复帝国”的担忧再度上升,两国在一系列地缘政治问题上的较量再度升温。

与奥巴马第一任期不同的是,近年来,俄美围绕原苏联国家战略走向问题的争夺有增无减,只不过美由于内外问题缠身而更多地把欧盟推在前面,力图在北约暂时无法扩大的情况下,利用欧盟扩大西方在原苏联空间的影响。2013年11月28日,欧盟在“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维尔纽斯峰会上与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签订“联系国协定”,被俄视为与北约东扩一样“挖俄战略墙角”。在俄软硬兼施下,欧盟最主要的目标乌克兰在峰会前一周宣布暂停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准备工作,并宣布加强与俄的经济合作关系。对此,欧盟指责俄向乌施压,损害乌国家利益。

2013年12月乌克兰全国爆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进一步激化俄美双方的地缘角逐。继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等欧洲政要之后,美参议员麦凯恩和参议院欧洲事务委员会主席墨菲先后飞抵基辅,表示美将不遗余力确保乌克兰与欧结盟,并直接到基辅独立广场为反对派助阵。美国副总统拜登多次致电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称乌政府如对反对派施以强力,美将对乌实施严厉的政治和经济制裁。更让人惊诧的是,美国负责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纽兰在与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通话时,不仅痛骂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无所作为,还直接插手乌未来新政府的组成。俄罗斯对此十分愤慨,俄外长拉夫罗夫批评西方国家面对乌克兰政治危机丧失“现实判断力”,试图以恐吓手段切断乌俄两国关系。目前,乌克兰局势走向仍不明朗,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对乌克兰不会轻易放手。俄一些战略家却天真地认为,“所谓乌克兰具有影响俄罗斯与东欧未来的划时代地位的种种深思熟虑表态不过映射着故去的现实……各大玩家在乌克兰的利益都有限,而且实际上彼此间的利益也并不冲突”。①Василий Кашин.Второймир:Последняя битвауходящей эпохи.Ведомости.23.01.2014.以布热津斯基为代表的美国战略家异常清醒地认识到,“乌克兰是欧亚棋盘上一个新的重要地带……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帝国”,“丢掉乌克兰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这使俄国的地缘战略选择受到极大限制”。②[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2、121 页。如果说,布热津斯基当年的论述更多的还是战略家所拥有的地缘政治远见的话,那么今天其已经清楚地看到,“如今的俄罗斯已经不可能进行境外干预了,它经济弱小、落后、贫穷,人口的危机甚至使它的国内情况变得更糟。”③Zbigniew Brzezinski,“Russia,Like Ukraine,will Become a Real Democracy”,The Financial Times,December 10,2013.

此外,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背后也始终伴随着俄美角逐的“影子”。叙利亚问题是2013年俄美外交博弈的主战场。俄一直反对以武力方式推翻巴沙尔政权,使叙沦为第二个利比亚。在奥巴马政府以叙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为由叫嚣动武之际,俄提出“化武换和平”倡议,建议将叙化学武器置于国际管控之下,化解了叙利亚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态势,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通过提出解决叙利亚化武危机方案,莫斯科展现出对古典外交的娴熟掌握,并出人意料地表明自己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建设性国家。”④Галия Ибрагимова, Андрей Одинец., От Мали до Майдана: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иеитоги года.Власть.№50(1055)от 23.12.2013.在俄罗斯的积极斡旋下,伊朗于2013年11月同“伊核”问题六国达成核问题临时协议,同意停止生产5%以上的浓缩铀,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纳坦兹和福尔道核设施,以换取减轻国际制裁。这不仅意味着“伊核”问题的解决出现了一线曙光,也预示着在“阿拉伯之春”之后,中东地区体系正在重构,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正在加速上升。同时,俄与埃及举行首次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2+2”会晤,签署了由沙特出钱向埃及供应俄制武器的合同,为埃及动乱后的秩序恢复提供援助。

可以说,在此轮中东地区影响力的争夺中,俄凭借其对叙利亚政府的不离不弃赢得口碑,并借机重返中东政治舞台,而美在叙利亚问题和伊核问题上的立场却引起了海湾阿拉伯国家不满,美国与埃及过渡政府的关系也面临危机,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但必须看到,俄在中东所取得的这些进展只是战术性的胜利。俄罗斯专家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对俄未来在中东的前景抱过高期待。俄既没财力,也没地理优势成为类似伊朗或土耳其那样的地区领袖,“不要抱有任何把莫斯科变成阿拉伯精英的新麦加这种野心”⑤ОльгаВласова.ГеворгМирзаян.,Заданиенадом:За 2013 год Россия упрочила свое влияние на мировой арене.Дальнейшееукреплениепозиций зависитоттого,сумеетли наша страна правильно выстроить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е процессы на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Эксперт.№3(882) от13 янв 2014.。

结语

近两年来,俄美两国关系波澜起伏。从表面上看,俄美交恶与两国国内政治进程密切相关,但实际上,各自不同的大国思维和战略利益、双方在重大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才是俄美关系麻烦不断的主要原因。在对待国际事务上,美俄在理念上也存在根本性区别。美国要继续称霸世界,主张对外干涉,并动辄使用武力;俄罗斯则反对干涉他国内政,并力图借欧亚一体化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独立一极”。俄美在政治哲学和国际战略观上的巨大差异,使两国缺乏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基础。当然,在看到俄美角力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两国也互有所需。在“伊核”、叙利亚、阿富汗、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核扩散等问题上,俄美都不可能绕开对方单独行事。奥巴马政府要靠在中东地区斡旋为自己加分,离不开俄方的配合;普京落实强国战略需要稳定的环境,也不希望与美国冲突而导致复兴步伐受阻。由此可见,俄美之间在未来几年不可能爆发大规模冲突,更有可能的则是双方维持“冷和平”加“冷合作”的奇特状态。⑥在2014年2月2日结束的第5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表示,“目前西方与俄罗斯仅存在冷合作,而无建设性接触,我担心我们会在重要问题上分歧过大。”“NATO and Russia– Time to Engage.Remarks by NATO Secretary General Anders Fogh Rasmussen at the 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http://www.nato.int/cps/fr/natolive/opinions_106788.htm.(上网时间:2014年2月3日)○

猜你喜欢
俄美普京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狙击手普京”
俄外交部:应给特朗普机会改善俄美关系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普京与秋田犬
雨中普京(华赛银奖)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俄美将以空前规模缩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