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鹏
低碳交通是一种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节能”和“减排”是交通运输低碳化的重要途径。交通运输业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部署中确定的以低碳为特征的三大产业体系之一,建立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省第六次党代会也提出了建设“绿色交通示范省”的目标。面对压力,我省要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加快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一是建设低碳型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全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逐步提升路网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等;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寿命过程中贯彻低碳理念,在项目规划、设计、选材、施工、运营和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节能减排技术评估;在新建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隧道沿线安装LED灯;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试点进行能源自给自足的“低碳示范服务区”建设工程;在公路建设中全面推广沥青加热节能、温拌沥青、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等低碳铺路技术;公路绿化中积极实施乔灌木复层种植,构建公路绿色长廊,利用植被吸碳功能,实现间接减碳;开展机场、车站节能改造,实施港口码头整治工程,取缔违建小码头和临时停靠点,推进节能型港口码头建设、减少岸源污染。
二是推广应用低碳型交通运输技术装备。大力推广高效清洁能源和技术,全面推行汽油车国Ⅳ以上、柴油车国Ⅳ以上排放标准;鼓励提倡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如采用纯电动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新技术;积极使用节能环保型公交车和出租车,加快天然气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汽进程,加速淘汰老旧汽车、机车、船舶等;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专项行动、油气污染治理、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大行动等活动。
三是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交通。重点建设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以及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交通信息子平台,引导公众出行、支撑交通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及支持。以交通服务应用平台为支撑,通过交通指南、交通网站、交通服务热线、电台电视台、可变信息标志、手机、车载导航终端等方式,为不同的公众群体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路径、出入口和换乘方案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以综合信息平台及交通信息子平台为支撑,为交通指挥管理者提供日常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客流、交通运行状况、交通综合管理政策等信息,科学组织交通运力。
四是促进城市低碳交通发展,引导公众绿色出行方式。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建设公交专用道,优化公交运营路线,大力发展城市快速公交,鼓励海口、三亚适度超前发展有轨电车系统;发展慢行交通(主要包括步行及自行车交通),合理规划,完善自行车和步行道路系统,形成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遍及城区主干道、名声古迹区、各生态旅游区及居民休闲区,组成串联全岛城乡绿地和水体的自行车绿道网络,营造良好的自行车、步行空间环境;布局规划和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合理引导市民选择“自行车/步行+公交”的绿色出行模式。
五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运输系统效率。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加快发展道路甩挂运输、滚装运输等高效运输方式;推进点对点商务快客运输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充分发挥海口、洋浦保税港区等优势,加快海口马村港、洋浦港、三亚南山港等一批以港口物流基地或货物集散中心建设;中心城市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运输站场和物流园区;加快培育规模化、网络化运作的运输企业;提高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效率,提高车辆的实载率和运输效率;推动交通电子口岸建设,发展“物联网”,有效整合物流供应链上的运输、代理、场站、报关、仓储、贸易等企业信息资源,推动“大物流”向专业化、功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六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研究制订《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实施意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考核办法》《机动车尾气防治管理办法》等。制定二氧化碳减排标准和政策,完善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绩效评价相结合,形成长效奖励机制。研究建立符合我省低碳交通运输的碳排放统计指标体系,加快建立省内交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网上直报系统,加强交通碳排放监测和统计。加大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补贴力度,支持交通运输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等,争取海口市、三亚市纳入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三亚市、儋州市纳入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以便争取中央政策和财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