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无疑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海洋事业列为全国工作重点之一,并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的整体工作思路,再次凸显国家高层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考虑。
浩瀚的南海占据我国海洋面积的2/3,近乎渤海、黄海、东海三大海域总面积的两倍,蕴藏丰富的海洋油气、生物、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极大。然而南海却是我国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短板。
从外在因素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我国在南海问题上与周边国家存在争议,包括岛屿争端、海域划界、资源开发纠纷以及渔业冲突等。同时,我国南海运输生命线还面临海盗、恐怖主义、走私等日趋严重的威胁,航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从内在因素看,我国南海开发长期滞后,南海海洋产业规模与我国其他任何海域相比,差距十分巨大。历年来,南海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始终没有超过1.6%,在我国各海域横向对比中,名列始终倒数第一,这样的状况与其自身禀赋相比极不相称。我国南海开发滞后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技术瓶颈,海洋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海洋科技的支撑。我国南海科研机构规模太小,至今缺乏国家级南海科研重点实验室,且地方综合性的南海科技研究平台尚未建立。
因此,对于走向海洋,建设海洋中国而言,经略南海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经略南海,需要各方措施齐头并举。首先是要旗帜鲜明地捍卫南海海权,同时也为发展南海海洋经济提供机遇和发展空间;其次是通过立法,加强国家顶层设计,使南海治理与南海事业发展更加科学有序。核心是培育壮大南海科技力量,加紧建构我国应用型的“科技兴海”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官学研相结合的南海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形成南海勘探、开发、建设的强大合力。
海南开发利用南海制约条件较多,但后发优势明显。2012年底,海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海洋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决定》,提出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海洋强省,明确提出“一个提升,两个增强”的海洋强省建设新目标,努力实现到2020年南海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35%。
经过历年努力,海南已经初步建成南海渔业、南海旅游业、南海交通运输业、南海油气业等海洋产业体系。2013年,海南省海洋生产总值增至847亿元,占到全省生产总值的27%;全省渔业增加值205亿元,比上年增长7%;渔民人均收入达到13081元,同比增长10%。
如今,在实施“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背景下,海南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再次迎来国家批准设立三沙市的重大发展机遇。三沙设市,使海南建设海洋强省的条件更加成熟。2013年,海南省以三沙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淘汰更新旧小渔船工程,组建远海捕捞船队,落实170艘大型深海捕捞渔船建造工作。同时,西沙旅游项目正式开启。海南省努力促进南海资源开发逐步由近海向外海拓展,迅速壮大南海海洋经济规模。
今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聚焦南海海洋发展事业,提出全年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主要思路是加快海南西部渔港建设,支持三沙建设海洋经济园区,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正如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所言:“海南因海而名,因海而生。”南海为海南未来发展提供了几乎无穷的潜力。海南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助推我国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的同时,也一定能够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