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萍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实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作为在小学阶段设置的综合课程,是对小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性课程。根据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应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实践这一基本策略,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学习与行为的主人。
一、实践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基础
影响人品德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品德发展是极其复杂的现象,与许多事物相联系,并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这些条件包括人的条件、环境条件、教育条件和实践活动条件。其中,人的条件是品德发生发展的前提,环境条件起着决定作用,而实践活动是品德发展的必要基础。
一方面,从发展特点看,小学生品德内化及外显需要实践。学生对环境、事物的认知,总会以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这种具有主观性、能动性的活动就是实践。学生在环境中实践,环境中的人、事、物必然会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认知,从而引起认识提高、行为提升等改变。因此,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提高认识、陶冶情感、激发需要、锻炼意志和增进行为的作用。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品德的内部矛盾是品德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不仅产生于活动、实践之中,并且统一和实现于活动、实践之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了道德认识到行为的转化,体现了内化为心、外显于行的特点。实践活动还是检验儿童道德规范、内容等是否正确的标志,学生良好的品德在实践这一个外显的平台中得到检验,从而不断获得训练、强化和提高。
另一方面,从发展路径看,小学生品德发展及提升需要实践。长期以来,我国的品德教育是以灌输作为主要方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相关的道德认识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被动地进入学生的脑海,这种空洞的灌输和说教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而实践能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中,通过参与多样的活动得到丰富体验。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参与实践,体现的是人性的回归和教学活动的生本化。另外,学生在实践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交往活动,与同学、教师、家长,以及生活中各方面的人与事。在实践交往中,学生经历了主体一客体一主体的过程,形成了学生德育的原动力。
二、实践由品德课程本质特点所决定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通俗地说,道德就是实践做人的道理,在西方,道德哲学又称为实践哲学,因为它研究的就是实践或行为。在现代文明社会,道德品质的好坏,更是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来进行评判,品德课程作为“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为目标的课程,其教育价值既在于学生掌握道德知识的多少,更注重学生是否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第一,品德课程具有实践性。小学品德课程实施三十多年来,纵览各阶段出台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以较多的篇幅关注品德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与优化,尤其关注实践活动在品德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品德教材的多次改版,体现了课程走向综合化的特征,凸显了实践性。课程纲要特别强调,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可见,通过体验、探究、问题解决等实践活动能够搭建起学生知行统一的桥梁,是开展品德教学的有效载体。在教学建议中还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高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
第二,课程目标指向实践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其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等三大类十五项具体目标,与德育的实践活动所包括学习性的实践、人际交往的实践、社会公益性的实践、自立自理的实践等不谋而合。因此,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必须运用实践策略。而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更是对传统教材的一次创新与提升,教材的功能有了全新的定位。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留出了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感情、进行实践活动提供了方便。这种留白,要求师生共同去进行对教材的再创造、再开发。根据教材提供的范例和话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情感和体验开展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具体有实地参观、调查访问、操作体验等。
三、实践是学生品德发展主体回归的必然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实践,作为人认识自然甚至改造自然的活动,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空前的发掘,学生在实践中自我体验、感悟做人的道理、规范的遵守,人的自尊得以充分实现。在实践中,师生关系得到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德育的主人。
第一,通过实践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直接体验。长期以来,学生学习认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间接的,通过对间接经验的认识,学生能更快更好地了解前人积累的经验,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而学生通过对人、事、物的直接接触和实践,其获得的体验是更为丰富的。品德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通过与生活中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来实现品德的发展。因此,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参与或亲身实践来获得这些直接体验。只有用他们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方式探究了,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与发展。
第二,通过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主权。学生在实践中,积极运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自由度和灵活度提高,自主决策的权力得到保障。学生在参与中进行选择、决策、调整、改进,主动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实践还有效拓展了学生品德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和每周两节课中,学生更多地能在课前和课后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服务生活。通过主体实践,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切实体现出品德课程所倡导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
第三,通过实践活动能促使学生的自我教育。实践使师生关系走向平等和民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与教师、同学的积极交往中实现自我教育和完善。因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从认识别人,把自己和同学进行比较开始的,是从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评价对比中开始的。而实践给学生的自我教育创造了空间。此外,实践活动本身还具有教育性,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人、事、物的交往中,能够在人际关系处理、学习态度改进等方面得到教育。
实践是人类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突出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地位,并根据品德课程的目标,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开放性,拓展了教学时空,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正确途径。
(责任编辑肖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