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 丁宇彤
摘 要: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行就业工作“八化工程”:就业工作全员化、就业市场特色化、就业企业合作化、就业渠道信息化、就业指导教育全程化、就业指导队伍多元化、就业调查反馈及时化、就业工作管理精细化,努力探索构建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健全和完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工作 长效机制
就业工作是社会关注度极高的一项工作,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构建特色鲜明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就业指导工作体会,对构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长效机制进行了探索。
一、构建四级联动就业工作模式,就业工作全员化
笔者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基本形成院系两级就业管理机制,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学校成立校级学生就业领导小组,领导和决策全院的就业工作。各院(系)成立二级就业工作小组,统筹院(系)的就业工作,院(系)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院(系)书记为第二责任人,专业主任责任具体落实,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就业工作,形成了“院系室师”四级联动就业工作模式。就业工作实行毕业生就业责任到人,包干到教研室。每个专业培养的学生,专业教研室不仅在人才培养上负责,在就业上也要包干。专业主任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具体落实到每个专业教师,实行“专业教师落实实习—就业推荐—跟踪反馈工作”机制,实现毕业生全程化就业跟进模式。
二、搭建一系一镇一市场,就业市场特色化
稳定的就业市场可以确保毕业生获得优质的就业信息和服务,学校积极加强与政府的联系,探讨多形式的合作。一是与小榄、古镇、沙溪、南区政府共建产业学院;二是与中山市人社局合作成立了中山市人力资源市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分市场;三是与中山市的大型人才市场如领航人才市场、智海人才市场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另外,学校从地处中山市的区域特点出发,积极搭建就业特色市场。由于地方产业经济特色显著,学校围绕镇区产业实施了“一镇一品一专业”的专业布局,与之相对应,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定位就是立足地方,搭建“一系一镇一市场”就业渠道,一个系与一个相应产业镇区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就业市场直接建到产业工业园,实现毕业生求职就业、企业招聘无缝对接。此举切实践行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产业的职责,提升了毕业生区域就业竞争力。
三、深入校企融合,就业企业合作化
笔者学校目前有220多家深度校企合作单位,与企业合作不仅涉及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研项目,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合作企业也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中山市30多个行业协会入驻学校办公,即意味着就业企业就在身边。同时,学校还与中山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合办“校企互动”招聘会,每年累计参会企业500多家。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了用人单位信息库,定期和企业联系沟通,每年接待入校招聘企业300多家,举办小型宣讲会10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
四、开拓多种途径,就业渠道信息化
网络信息的发布和校园招聘信息的传达是毕业生获得招聘信息的主要来源。学校已建成数字化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在校园网有就业专题网站,嵌入了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链接了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网站和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在网上就可以实现企业学生双向选择招聘、下载就业政策和信息资料、查询招聘岗位等。同时学校运用电视机、LED屏幕、触摸查询机等定期播放就业信息,实现学生自主查询,保持了就业渠道的畅通、高效。学校还建立了就业信息发布微信平台,及时有效传递就业信息;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各班就业委员开设招聘信息QQ群等。
五、三大课堂有机融合,就业指导教育全程化
全程化体系建设是把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学生三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三课堂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一课堂”通过入学教育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形势与政策课、专业教育课等,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和择业观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第二课堂”通过职业规划大赛、企业精英讲坛、校友讲坛、专业技能大赛、就业主题班会等活动,设置素拓分,保证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就业意识,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第三课堂”给学生提供求职就业的平台,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积累求职经验和社会经验,进一步提升就业素质。
六、企业精英进校园,就业指导队伍多元化
学校整合内部现有人力资源,通过业务培训和学习,让教师掌握现代职业指导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同时,以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为目标,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和交流,选派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等专业资格证书。从而建立起由就业主管人员、辅导员、行政人员、各院(系)书记、毕业班班导师组成的校内就业指导基本队伍。学校还聘请行业企业精英、专家学者担任就业指导师,定期邀请社会成功人士、企业精英来校院作报告,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做交流,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指导和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就业。
七、引进调查机构,就业调查反馈及时化
为了解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制定了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就业跟踪调查,建立就业反馈机制。一是制定就业质量满意度评价体系,为毕业生就业质量客观衡量提供有效工具。从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就业服务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二是邀请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参与。学校从2011年始,与麦可思咨询公司合作,对学院毕业生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调查,为学院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三是建立有效的沟通协商反馈机制。每年在麦可思报告发布后,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学习,由麦可思公司人员讲解、分析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情况,相应部门提出整改措施。
八、加强制度保障,就业工作管理精细化
加强就业工作精细化管理,强化目标管理制度。按照工作类别的不同,设定三个一级指标和八个二级指标,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分值;同时,为了提升科研力度,设置了加分项。学校不断加强对日常工作的自我督查和反思,细化考核指标,推动工作稳步前进。同时完善就业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每年根据目标管理指标进行考核,并对各院(系)就业工作情况考核进行排序,其结果与各院(系)年终绩效收入及就业工作经费的划拨挂钩;建立就业奖励机制,对院(系)就业工作优秀者进行奖励。
总之,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实践,早日探索出适合学校自身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达到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四方满意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崔海涛,季芳桐.新形势下构建高效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
[2]张闯.科学构建高效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12).
(作者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