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杰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最头痛的莫过于教学生写作文了,尤其是山区的学生,一提写作文,他们就怕,往往觉得无从下笔。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课外阅读量少,信息闭塞,缺乏应有的知识储备及能力训练,所以他们的作文普遍存在记流水账,缺少个人感受等现象。
《新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卢梭也指出“教育要同归自然”。因此,笔者认为,山区的作文教学要引导孩子感悟生活,丰富题材,展示生命的“原生态”;要立足乡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要立足指导,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
一、有材可写,源于生活实际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山区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发掘更多的素材,增强写作的信心。
一是采撷自然风光,赞叹自然之美。农村有着原生态的自然山水景色,竹海林涛,梯田老屋,百鸟欢唱,涧水飞湍,无不令人陶醉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体验自然美景。当学生沉浸在自然之美时,教师稍作点拨,请他们说一说,学生也就不需要冥思苦想,说出心中白然之美就行了。学生有感而发,所以思维活跃,虽然文辞不是很优美,但是真情的流露,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二是叙述留守心声,表达思念之情。山区小学生,父母基本上外出务工,他们要么跟祖辈生活在一起,要么寄宿在亲戚家里。除了寒暑假与家人团聚外,他们平常与父母一般是电话联络。不管贫穷与否,他们对双亲的思念之情都是强烈的。因此,每逢传统佳节,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给远方的家人写写心里话,汇报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通过书信形式,学生更容易流露真情实感,提高习作效果。
三是体验农耕乐趣,感受劳动之乐。山区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可许多学生一写劳作,往往只言片语,不生动又不实在。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参与进去。其实,插秧、割稻、砍毛竹、削篾条、编竹器、做扫帚等一系列农活都蕴含着许多农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和父母一起动手,切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去体验挖冬笋、摘茶叶、钓鱼虾等乡间闲趣,将这些素材用自己的笔纪录下来。长此以往,学生习作就会摆脱“无话可写”的困境,不会为“言之无物”而苦恼。
二、有情可抒,寄情乡土文化
于漪老师曾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乡土文化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山野古镇蕴藏着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千百年的乡土义化有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这对于土生土长的山区学生来说,是享之不尽的资源,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体验乡情亲情,品民风之纯。城市里高楼林立,家家户户单门独院,交往较少。但是,山里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农村那喜气洋洋的春节、万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还有庄重讲究的宗族祭祀等,都会带给学生许多的新奇和欢乐。因此,对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民俗风情,教师要学会抓住节日契机,引导学生回忆交流,体验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将它们自然地赞之于笔端。
二是回归传统文化,悟乡俗之美。与现代文明遍地开花的城市相比,山区传承着富有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与饮食文化。春节贴对联、做年糕;清明节扫墓、做青团,以及做番薯面、蒸大糕、酿米酒等充满趣味的家乡风俗乡情……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广博的资源。教师让学生体验民俗乡情后,要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在介绍家乡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抒发乡俗之美,从而能进一步陶冶情操。
三是见证家乡巨变,抒振奋之情。随着美丽乡村步伐的逐步推进,山区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这是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极好素材。笔者曾经带学生一起走进柏坑、常照等样板村,让学生直观感受农村发生的变化。然后,让学生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为话题,记录家乡的变化,展望未来的美景。学生有的从自己家里的住宅变化谈起,有的从门前路的更新说起,有的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憧憬美好的未来。
三、有法可循,强化习作指导
找“鱼”简单学“渔”难,引导学生挖掘习作材料,唤醒习作情感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但是,对于山区学生来说,教师在学生习作前的语言支援,习作中的方法指导,习作后的评价激励尤其重要。笔者一直以“生态”的方式为学生引路,帮助学生找到习作的钥匙。
一是习作前重言语支援。山区学生习作水平差的主要原因是课外阅读量少,语言量相对匮乏。因此,结合我们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有大量业余时间的特点,我积极鼓励学生走进学校图书室博览群书,再适时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摘抄、背诵,达到加强语感,丰富言语储备的目的。同时,在组织学生参与家乡各种带着浓厚生态特色的活动中,适时地结合自然景物和名胜古迹,讲述与之相关的风土人情及历史传说,适当引入课外文本资源,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自由表述打下基础。
二是习作指导重“收放”平衡。习作指导过程中,教师重在剖析典型例作,打开习作思路,做到“收放”平衡。教学中,我提倡先说后写,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优秀文学作品片段来启迪学生的习作思路,写出富有自我个性的文章来。这一步侧重于“放”。指导过程中,我强调一课一得,每次习作训练都围绕一个重点进行专项训练,如写一次大扫除活动,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写好同学们劳动时的动作、神态等特点,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这一次次有重点的训练中得以提升。这一步侧重于“收”。
三是写后指导重评价激励。一方面是在作文评语上多给鼓励。作文评改中,我结合课标规定的各学段习作目标,有区别、有层次地评价不同程度学生的作文,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是一个词语用得准确,一个句子写得形象,也要为其叫好,使他们有自信而“乐写”。另一方面是在评价手段上多法并举,如教师定期在全班朗读学生的佳作,把学生的优秀习作选送到学校“红领巾”电视台或者推荐到报纸杂志发表等等,让学生在教师的多元评价中充分享受习作带给他们的快乐。
总之,作文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山区的生态资源,加强形式多样的练笔训练,让学生在习作中展示独一无二的“自我”,用童心童言去写童趣童真,找回学生习作的应有本色,才能实现学生习作的“原生态”,山区学生同样能笔下生辉,言之有物。
(责任编辑杨晶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