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教的关羽崇拜

2014-12-08 20:55屈慧赵君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1期

屈慧 赵君

摘要:在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关羽是特殊的一位。他作为三国时期功过参半的一员武将,并没有流芳千古或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但却凭借着忠、勇、仁,义的人格力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由人及神,受到万人信奉敬仰。连儒释道三教都将其列入神祗。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介绍了儒释道三教关羽崇拜以及关羽文化的形成。

关键词:儒释道;关羽崇拜;关羽文化

引言

关羽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是三国时蜀汉的一员勇将,被后世人们尊称为关公、关帝、关圣人,关夫子。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骁勇善战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仅在三国这段历史中,风采奕奕的战将也不止关羽一个,比如“飞将军”吕布,“车骑将军,万人敌”张飞,“一身是胆,常胜将军”赵云,“古之恶来”典韦等等。关羽并非常胜将军,甚至可以说是败军之将,身首异处。就是这样一个并非完美无瑕的英雄在死后几千年历史中反而受到官方与民间的崇拜信奉,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可以与孔子并称为文、武二圣的传奇人物。更是在历史的进程中被儒、释、道三教纳入了神祗体系。

一、佛教——玉泉显圣

佛教对关羽的崇拜始于唐代而定于元朝。在关羽的丧身之地荆州, 关羽死后变成厉鬼的说法在当地一直流传不息, 民众们深信关羽生前威震沙场,死后也必然是法力无边的森森厉鬼。

佛教与关羽建立关系始于佛教天台宗的始祖智者禅师。在公元591年,智者大师来到了玉泉山弘扬佛法。作为一个陌生的异域宗教,想要被当地的普通民众所接受是十分困难的。想要有长期稳定的佛法根据地,也需要在这里修建佛寺。面对这样艰巨的宗教使命,智者大师想到了因地制宜。既然关羽在民众心中有如此的影响力,如果弘扬佛法得到了玉泉山“主人”关羽的支持,那自然就会有大批民众追随而来了。于是就有了关羽玉泉显圣的传说。经过智者大师的一番点化,这个惨死的,内心充满愤恨的冤魂终于放下恩怨,愿意皈依智者大师门下,做佛家的护法神,护佑智者大师在玉泉山修建庙宇传佛法。关羽从此正式抛弃了从前狰狞的厉鬼形象,以一身正气变成了佛教的护法伽蓝神。

二、儒家——武圣人

提到圣人,大家所熟知的自然都是文圣人孔子了。直到唐朝中期的时候,由于战乱增多,国家时局动荡。所以统治阶级又增加了一个武圣人的封号,希望由此来稳定民心,军心。第一位武圣人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尚。后来,随着战乱越来越频繁,国家对武圣人的祭祀也就愈加重视。到了唐朝后期安史之乱时,姜太公的地位已经被国家抬高到与孔圣人并列,祭祀礼仪规模也与祭孔一样盛大。祭祀姜尚的时候,关,张飞,周瑜等古代名将成为陪祀。关羽既勇猛善战,又是佛教的护法,在民众心里更是有很高的威望,完全是武圣人的不二之选。他“忠义”的品质也与儒家所追求的道德理念相同。还有史籍记载关羽喜爱儒家经典,尤其爱读《春秋》。这无疑更加拉近了关羽与儒家的关系。到了明朝末年,关羽终于不再作为武圣姜太公的陪祀,而是替代了姜太公,成为了正式的武圣人,享受着与孔子一样的圣人礼遇,得到世人的敬仰膜拜。

三、道教——大战蚩尤

北宋时中原的主要食盐产地山西解州盐池大旱。传说古时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在这里发生过激战,蚩尤在战斗失败后,就化成了解州的盐池。差不多八年之久的自然灾害使人们联想到是蚩尤的阴魂复苏破坏。宋徽宗热衷于道教,于是派龙虎山天师道的张天师去做法来恢复盐产,张天师便奏请徽宗让关羽下凡与蚩尤大战。关羽战蚩尤之后,凑巧盐池也真的恢复了产盐。这一自然的巧合让关羽在死后又作为一员道教神将给人民带来了福荫,恢复了社会生产。宋徽宗也做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那就是用自己的年号“崇宁”作为封号,赐给关羽道教“真君”的职位,全称为“崇宁真君”。从此关羽成为了道教的神职人员。

宋徽宗后期,金军来犯,朝廷为了鼓励战士们保家卫国,需要树立一个军魂作为榜样。有了第一次宋徽宗对其战胜蚩尤鬼怪的肯定,这一次关羽自然又成为军魂战神的最佳人选。直到都城沛梁失守之前,宋徽宗还在一次次追封关羽,希望这位军神能够用他的神力扭转乾坤。宋徽宗最后一次赐予关羽的封号是“义勇武安王”,这个身份高过了他以前所有的称谓。关羽登上王位,从生前一位小小的亭侯变成了万人敬仰信奉的王爵。

总结

历经一千八百年的改朝换代和尊卑起伏,关羽最终被人们塑造成至神至圣的神祗。上到统治者,下到普通民众,都信奉他的力量,赞颂他的品格。因为自身历史背景条件的贴合,他也被儒释道三家拉入信奉体系,得到尊崇,或者说是为己所用。除此之外,还有统治阶级的推广,市民阶层作为伏魔尊者,会门义气,财神的信奉等等,最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关羽文化”。

关羽最主要的特点“忠义”在整个历史进程中被人们推崇敬仰着,表现出了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对美好品德的向往追求。那么这样的“忠义”精神,作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可以给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给我们现代人的道德品行,为人处世带来一些启示与思考的。抛弃传统文化的民族是无法前行的。在呼吁重拾经典,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下社会,我们对“关羽文化”的探究与宣传也应该有新的发现与思考。

参考文献

[1]焦磊.关羽神圣化过程的历史考察:以关帝庙为核心.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8-52

[2]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11-16

[3]梅铮铮.关公外貌、装备的文化解读[J].成都大学学报,2009 (6):57-58

[4]王丹.关羽图像形态探析[J].文艺争鸣,2010 (11):89-90

[5]肖英才,阮辉辉.关羽艺术形象分析[J].安徽文学,2007(9):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