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的悲剧生活

2014-12-08 19:49杨福堂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维特歌德悲剧

杨福堂

摘要:维特是德国作家歌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人公,他的悲剧命运与当时的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悲剧对于我们今天的青年,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本文重点剖析维特的个人悲剧以及这其中原因。

关键词:歌德;维特;悲剧

引言

文学作品是擅于从生活中找到众生的共性,进而提炼出独具特色的故事与人物,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与启迪。歌德的代表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便是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挖掘人性中的柔弱与坚强。通过一个有志青年的最终黯然离去,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些喜悦过后的沉思与担忧。有人说,经典的文学作品就好像一棵常青树,在岁月的风雨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生命之光。从主人公维特那哀怨的眼神,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一个时代对一个青年人的毁灭性的创伤。当岁月长河,慢慢的流入了新世纪的入海口,我们有必要重现捡起这一个流传百年的经典,从维特的悲剧生活中找到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借鉴的教训,或者更好的避免这个时代中,再有“维特”式的人物出现。

一 《少年维特之烦恼》简介

这部作品源于一个社会新旧交锋的时代,当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水平的新兴资产阶级与顽固的封建统治进行殊死的搏斗时,人们的内心也开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们对于爱情与事业的自主选择与追求,歌德笔下的维特就是这么一个人物。

维特出生在一般的家庭,由于接触了很多比较前卫的进步主义思想,维特身上有一股反抗一切束缚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鼓舞与带动下,维特开始了他自己的人生征程。首先是追求自己生命中的天使,那位如玫瑰般娇艳无比的绿蒂姑娘。当爱情发生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那么渺小且不重要。于是,两位有着共同爱好与人生取向的青年人,勇敢地,挑战所有的世俗,走到了一起。当爱情冲破了理智的栅栏,就如一个擅于奔跑的野马,在城市的大街上寻找记忆中的草原。最后,马跑累了,他们的爱情也走到了结束的边缘。因为彼此的爱,换不了生命的安全与保障。绿蒂从一个女性特有的敏感出发,嫁给维特这么一个穷小子是注定的悲剧。因为维特除了一腔的激情与热血,当然还有对她深深的爱,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所以,一对有情人在现实面前,雨打风吹去,从此各奔东西,劳燕双飞。维特那颗敏感而且脆弱的心开始出现了难以愈合的裂痕。

在情场上,遭受失败的维特并没有完全丧失对生活的信心。他打算用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去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赢回心爱女人的芳心,或者至少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可是,维特应该说又一次的输给了现实。因为他的性格,他的言行举止与周围的人有着太大的反差与不同。人们渐渐的和他疏远,高傲的维特也用自己所自诩的尊严来为自己的生命做最后的取暖。当事业的发展遭遇难以逾越的死亡的冬天,维特心中的那团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火,也开始如风中的残烛一样,发出微弱的寒光。这个寒光,让维特最终选择了一条,别人会想到,但恐怕很难去做到的自杀之路。他的死,让身边的人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人们仿佛重拾那久违的良知,绿蒂也仿佛感受到自己所做过的蠢事。但是,代表着希望与绝望,代表着爱情与死亡的维特最终还是以悲剧的背影留给了后人,这个背影就好似天际边的风晕预示着大变革的到来。后来,大变革终于到来,历史的车轮也驶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 维特的悲剧生活

维特的悲剧生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和自己心爱的女人相爱,最终却不能最终一起享受婚姻的幸福。另一方面是,自己作为一个颇有才华的有志青年,却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大展拳脚,让自己的所有的聪明与才智渐渐地在人群中泯灭,最后丧失了才华的锐气,自己成为了自己最不想为的那种人。

关于维特的悲剧,很多人曾经把维特的自杀作为一种悲剧极致的反映,也就是说对于维特来说,自杀是最大的悲剧。笔者经过几番比对与调研发现,在维特的内心世界里,死亡并不是他的悲剧发而是一种生命意义的升华与假托。对于维特而言,在人世间所有的遭遇都可以用悲剧两个字来形容,可是面对生活的悲剧,维特的选择是一种主动的态度来终结自己的痛苦。因为他那瘦弱的躯体已经承受了太多的难以言表的委屈。唯有自杀是他可以主动去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所以,从生命的高度来看,维特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最起码,他没有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可是,从维特的心理来看,维特用自己的命为大众敲响了一个警钟。那就是,当不公平的制度依然存在的时候,当所有的虚伪战胜道德的时候,当公平与正义沦落为金钱的奴隶的时候,人的所有的反抗是极具杀伤力的,其中就包括这自戕。

三 维特生活悲剧的原因

一直以来,很多维特问题的研究者都在问这么一个问题:是什么让维特最终走向了绝路。这个问题由于当事人,故事的至人工已经不在人间,包括小说的作者歌德恐怕也给不出一个颇为确切的答案。因为,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来说,好多事情并不是我们的肉眼所能观察到的。有可能,维特的悲剧在维特自身而言是一种喜剧,也有可能,歌德把维特塑造为一个新思想的卫道士与殉难者。当然这些仅仅是一些猜测。具体来说,维特的悲剧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维特的悲剧来源于盲目的自我认知。当一个人在社会物质交换或者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缺乏对自己个人身份的明确定位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身份认证的错乱。,这种错乱的主要体现在个人盲目的自我认知。具体来看,维特的家庭出身并不是很理想。可是在一种自卑情绪的反反方向发展的带动下,维特对自己的爱情与未来的生活品质有了超乎常人的要求。所以,当社会与现实并没有给他足够的尊重与满足时,他的心就容易被一种沉重的失败感所包围,一旦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宣泄与梳理,人的行为会带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由此可见,维特的悲剧生活,与其自我错误的认知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其次,社会舆论的压力。对于维特来说,追求自己心爱的女生,享受一段浪漫的爱情应该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权利。可是由于文章中的女主人公绿蒂在认识维特之前就已经婚配,维特的出现虽然重新燃起了少女对于爱情的渴望。可是当爱情的激情逝去,两个人却发现被大众的负面舆论所包围。如果绿蒂能够大胆的去追求自己的爱情,那么故事的结局将会是另一番景象。可是由于女性自身特有的软弱,绿蒂在最后的时刻,选择了放弃纯真的爱情,回归到现实的家庭里来。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包括选择自己生活方式与婚姻中另一半的权利,但是如果社会的舆论能够再多一些宽容和谅解,维特的悲剧也不会发生。因此,维特的生活的悲剧与社会的舆论有关系。

最后,维特的悲剧来源于事业的失败。对于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男人来说,维特是希望能够担当其起自己的社会与家庭责任的。只是,聪明的贡献与发挥是需要一个平台的。维特所成长的年代,也存在这样的平台,只不过由于家庭出身及社会阶层的原因,维特是很难拥有这样的平台的。于是,维特最后的事业上的失败就好像是在悬崖边上的一次助推,让他彻底的完成了对整个世界包括爱情的不满的最后的歇斯底里的抗争。

结语

很少有小说的主人公在欧美的文学历史中,像今天的明星一样拥有如此多的拥戴者,如果有,那么歌德笔下的维特就是里面的重量级的人物。当所有的苦难像冰霜一样向我们袭来,很多人,特别是一些有着比较前卫和激进思维的年轻人,开始做出了与维特一样相似的人生选择。虽然,这样的结局,悲剧的生活与命运是我们所不想看到的,但是,面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维特只不过是替无数的年轻人做出了一声呐喊。所以,维特被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他是在那个社会形态中一个十字架的背负者。当历史的脚步,迈入新的千年,我们有必要重新拷问以下,我们所在的环境与未来,希望维特的个人悲剧只停留在小说中。因为,不论如何,生命是最为宝贵的。

参考文献

[1] 卢卡契,申文林. 论《少年维特之烦恼》[J]. 文艺理论研究. 1983(04)

[2] (德)歌德著,黄明嘉译.歌德谈话录[M].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5

[3] 伍蠡甫 主编.西方文论选[M].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4] 聂杉杉. 浪漫主义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塑造分析[J]. 大众文艺. 2013(04)

[5] 许婉霓. 少年维特孩子气视角下的世界——浅读《少年维特的烦恼》[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2)

猜你喜欢
维特歌德悲剧
伟大的悲剧
诗意街头
歌德的书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长安铃木维特拉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
我要歌德的书
经济、环保、低碳 维特根WR 250型冷再生及土壤稳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