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金
(福建省宁化县种子管理站 365400)
薏苡为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薏苡属草本植物,别名薏苡仁、薏仁米、水玉米、六谷子、珍珠米等。薏苡种仁叫薏米、薏仁、苡仁、米仁等。薏苡是药食两用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独特的药理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病害也逐年加重。由黑粉菌侵染引起的薏苡黑穗病是宁化县薏苡的主要病害,薏苡发生黑穗病后会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因此,筛选抗黑穗病薏苡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比较试验分析5个不同薏苡品种黑穗病发生情况,以期筛选出适合宁化县推广种植的抗黑穗病品种。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外地引进和本县各乡镇种植的农家种,共5个品种,分别是宁化安远本地农家种、淮土竹园本地农家种、淮地水东村本地农家种,从台湾引进的薏引三号,从龙岩市引进的龙薏一号。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于2013年在宁化县中沙乡下沙村进行,土壤类型为砂壤土。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39.6 m2,每小区由四畦组成,畦长9 m,每畦畦宽 (畦带沟)1.1 m,四周种植保护行2 m以上,两头种植相应品种。
1.2.2 种植管理 采用播种育苗移栽技术,5月20日播种,6月14日用起垄机起垄整畦开条沟施入基肥,每667 m2施复合肥 (15-15-15)30 kg。6月15日移栽,采用单行种植,行距110 cm,穴距30 cm,每小区种植120穴,每穴种3株。7月23日锄草施肥,每667 m2施复合肥(12-4-9)50 kg,7月31日每667 m2用尿素4 kg浇施。7月27日每667 m2用50%多菌灵硫磺WP 200 g(上海沪联生物药业),8月7日每667 m2用双星苗欢30%苯甲·丙环唑SC 40 g(山东亿嘉农化),8月13日、26日每667 m2用爱苗20 mL对水60 kg喷雾防治病害。
1.2.3 调查方法 从苗期6叶期开始调查叶片数,于抽雄开花时测量株高、茎粗,收获时测量不同品种的产量。抽雄开花时进行发病情况调查,记载发病丛数、每丛发病株数,统计丛发病率和株发病率。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用DPSv8.01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1 发病情况
于9月20~21日对各品种小区所有植株进行薏苡黑穗病调查,结果见表1。安远本地农家种、淮土竹园本地农家种、淮地水东村本地农家种、薏引三号和龙薏一号丛发病率分别为20.55%、20.28%、14.17%、6.12%和5.18%。株发病率分别为9.02%、11.91%、5.42%、3.66%和2.77%。以安远本地农家种和淮土竹园本地农家种发病率较高。
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安远本地农家种、淮土竹园本地农家种丛发病率较高,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薏引三号、龙薏一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淮地水东村本地农家种差异达显著水平。淮地水东村本地农家种丛发病与薏引三号、龙薏一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薏引三号和龙薏一号两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淮土竹园本地农家种株发病率最高,与安远本地农家种差异不显著,与淮地水东村本地农家种株发病率差异达显著水平,与薏引三号、龙薏一号株发病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安远本地农家种株发病率次之,与淮地水东村本地农家种差异不显著,而与薏引三号、龙薏一号株发病率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1 供试品种发病率
2.2 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及产量
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及产量见表2。安远本地农家种、淮土竹园本地农家种、淮地水东村本地农家种、薏引三号和龙薏一号平均每株叶片数分别为21、22、22、16、23片,株高分别为 222、209、226、155、217 cm,主茎粗分别为 1.46、1.20、1.27、0.87和 1.31 cm,每 667 m2产量分别为259.87、235.13、236.12、199.07、257.43 kg。薏引三号的植株长势最差,产量最低。
表2 供试品种生长特性及产量
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叶片数和株高方面,薏苡黑穗病发病率较高的安远本地农家种和淮土竹园本地农家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两者与薏引三号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平,与淮地水东村本地农家种、龙薏一号无显著差异。在主茎粗和产量方面,安远本地农家种与龙薏一号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3个品种存在显著至极显著差异。在主茎粗方面,淮土竹园本地农家种、安远本地农家种、淮地水东村本地农家种与薏引三号存在极显著差异,与龙薏一号差异不显著。在产量方面,淮土竹园本地农家种与淮地水东村本地农家种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3个品种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3.1 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的田间管理条件下,薏苡不同品种黑穗病丛发病率发生由高到低的品种依次是安远本地农家种、淮土竹园本地农家种、淮地水东村本地农家种、薏引三号、龙薏一号;薏苡不同品种黑穗病株发病率发生由高到低的品种依次是淮土竹园本地农家种、安远本地农家种、淮地水东村本地农家种、薏引三号、龙薏一号。但黑穗病发生轻重对品种株高、主茎粗、叶片数、产量影响不大。经比较分析,龙薏一号黑穗病发病率最低,表现对黑穗病的抗性强,且产量较高,每667 m2产量为257.43 kg,适宜在薏苡黑穗病重发区推广种植。本试验仅采用5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余品种间发病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有待进一步试验。
3.2 薏苡黑穗病是薏苡的主要病害之一,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薏苡品种黑穗病发病率均较高,这可能与供试品种来自2012年同一发病田块留下的种子,且种子未经药剂处理就直接播种有关。7月下旬后用药对薏苡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较差,因此在防治上应及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建议在无病田块留种,播种前种子经处理并实行2~3年水旱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