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财富积累和分配的因素有哪些?长期来看,我们的贫富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财富是否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将走向何方?……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对过去3个世纪以来欧美国家财富收入的丰富历史数据进行了详尽探究。
自英文版出版至今,《21世纪资本论》以学术专业性书籍而长期雄踞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其结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轰动,它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再次流行起来。那就是,如果不采取行动,资本主义就会自我毁灭。换句话说,全球财富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其实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征收财富税才能缩小贫富差距。
托马斯·皮凯蒂
尽管我们身处世界各地,但大家要面对同样的问题——调和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防止全球化及贸易、金融开放带来的利益被少数人独占,阻止自然资源发生不可逆转的衰退。
中国读者初读时可能会觉得事不关己,甚至以为目前欧美这种日益增长的对不平等现状的担忧仅限于发达国家,这些富国的烦恼与中国相去甚远,中国的要务是全力以赴发展经济,保持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迅猛势头,改变贫困人口的命运。
但是,尽管经济增长与趋同的速度令人惊叹,不能因此忘记贫富不均问题在各国都存在,而且在未来数十年里中国存在的不平等问题会日趋突显,因为经济增长终究会不可避免地放缓。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以往收入差距很小——不过这些数据不见得完全可靠。某些中国大学近来进行的调查显示国内财富不平等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估算,20世纪90年代及2000年初中国财富不平等的程度与瑞典相当,到2010年则上升到了接近美国的水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目前谁也说不准,但至少足以肯定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不能继续置之不理。
至于资本/收入比,即一个国家的全部资本(土地建筑、专业劳动力、产业及金融资本之和减去负债)和国民收入之比,现状如何?这方面关于中国的可用数据可靠性较低。但若干因素——非常高的存款率和投资率,以及过高的房价——让人觉得,发达国家最近数十年来出现的资本/收入比升高的趋势目前中国也存在。目前还在进行当中的对中国国民资本存量及其变化的估算似乎证实了这一趋势,但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特殊性,主要与中国公共资本比重大有关。当前在发达国家,国民资本几乎全部为私人资本:全都占90%以上,有些国家甚至超过100%,比如意大利的公共资本为负,也就是说其公共债务超过了公共资本,因此私人资本的比例增大。前苏联国家也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初花费巨大的气力将几近全部的公共资本转给了私人持有者。
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是一个极大的特例,因为眼下在中国,公共资本似乎占国民资本的一半左右(据估算约占1/3~1/2)。如果公共资本能够保证更均等地分配资本所创造的财富及其赋予的经济权力,这样高的公共资本比例可以促进中国模式的构想——结构上更加平等、面对私人利益更加注重保护公共福利的模式。中国可能在21世纪初的现在最终找到了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之间的良好妥协与平衡,实现真正的公私混合所有制经济,免于整个20世纪期间其他国家所经历的种种波折、朝令夕改和从众效应。
然而,这种看问题的方式可能过于乐观或幼稚,或两者皆有。每种模式都始终在经历不断的重建、持续的再创造,不能仅因为它还在发展就有理由继续存在。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私人资本比重跃升,可能已经超过了前文所估算的公共资本在国民资本中所占比重。而且,虽说国民资本中的公共资本在健康医疗、基础设施等行业有着明显的优势,而在产业和金融领域,公共资本的情况就不那么清晰了。公共资产——至少以传统的国有形式存在的公有资产——有时候既没有带来效率也没有带来公平,更没有带来权力的民主分享,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被所谓管理者挪用和不法占用。
目前中国政府正大举反腐。腐败算得上是最不合情理的一种财富不平等,把反腐作为当前要务是完全必要的。不过,若以为腐败是导致极为不公的财富不平等和财富过度集中的唯一根源,就想得过于简单了。其实私人资本的积累和分配过程本身就具有使财富集中的强大推动力。从长期来看,资本收益率(特别是顶级资本的收益率)明显超过经济增长率。两者之差导致初始资本之间的差距一直延续下去,并且可能造成资本的高度集中。
当然,腐败和市场操纵让个别人牟利会加剧这种不平等,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要扭转这种趋势,必须建立一整套公共机制,使资本为整体利益服务,包括在各个行业中发展各种新型资产和新型的参与性治理,还包括对收入和资产实行累进税制。
(文章摘自本书中文版自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读书
《21世纪资本论》
推荐指数:★★★★★
作者:托马斯·皮凯蒂 著
出版:中信出版社
托马斯·皮凯蒂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主任,主要研究财富与收入不平等。
1971年生于法国上塞纳省,18岁进入法国高师,学习数学和经济学。1993~199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院任副教授。
2000年,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担任研究主任。2002年,荣获法国最佳青年经济学家。2006年,联合创立了巴黎经济学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后在法国总统竞选中,担任社会党候选人塞格琳·罗雅尔的经济学顾问。2007年至今,在巴黎经济学院执教。
驱动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发生变革的力量
《第二次机器革命》
作者: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 等
出版:中信出版社
数字化技术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各种职业带来永久性、颠覆性的改变。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逃离不平等:健康、财富及不平等的起源》
作者:安格斯·迪顿
出版:中信出版社
发展导致了不平等,不平等却时常有益发展,比如它会为后进者指明发展方向,或者刺激后进者去迎头赶上。但不平等也时常会阻碍发展,因为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身地位,会破坏追赶者的发展道路。
《制造繁荣:美国为什么需要制造业复兴》
作者:加里·皮萨诺 等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金融危机后,再工业化成为了美国的战略选择,这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新技术革命蓄势待发,政策革新层出不穷。在这种背景下,制造业对于美国经济发展具有何种意义?美国到底应该以哪种方式支持制造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