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书情

2014-12-06 03:22
对外传播 2014年10期
关键词:国际品牌中国政府政府

《中国走向西方: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你不得不知的事》

China Goes Wes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inese Companies Going Global

周乐达(Joel Backaler)著

麦克米兰出版集团,2014年5月出版

作者是美国前沿战略集团总监及美国美中关系委员会委员,同时任美国《福布斯》杂志的特约专栏作家。曾在北京、上海、台北和新加坡工作和生活过,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经常在国际主流媒体上发表文章。

该书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所面临的挑战、机遇、风险与收益。其主要观点包括:一、中国企业的运营环境与西方有六点不同。一是中国企业比西方同行要年轻许多;二是中国企业中的政府干预更加明显;三是中国的国有企业给西方市场带来了独特的挑战;四是中国的商业领袖采取了十分不同的方式以获取权力;五是中国企业扩张到新商业领域的动机千差万别;六是中国对海外投资的监管十分复杂。总之,中西企业的运营环境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影响程度除了取决企业的整体规模之外,还取决于企业性质是国营、合资、或是私营的。同时,在国内商业环境中趋于成熟的中国企业,并不能确保其在西方发达市场上获得成功。

二、政策扶持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动力。该书指出,中国政府期望通过其开放政策实现三个主要目标:一是政府需要将其大量的外汇储备投资到海外以支持中国长期发展;二是政府需要战略性地保护自然资源以支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政府旨在建立一个能推动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经济和软实力影响的金融管理体系。除了政策扶持之外,中国企业为了获取价值链增长和提高全球竞争力,也被四个主要的商业动机所驱动:掌握高新科技;开发国际管理人才;获取国际品牌;实现地区多元化。

三、中国企业在建立国际品牌和海外并购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常有人认为中国品牌不符合“国际品牌”标准,典型观点包括:一是中国公司把营销和品牌当作消耗品;二是中国公司不相信营销是一种战略性活动;三是中国领导不愿意听取外界想法;四是中国公司目光短浅;五是中国的企业文化关注于服从,而非在“个性发展”基础上利用创新技术、产品来吸引市场。作者指出,中国企业实际上有建立国际品牌的实力,只是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选择这样做。作者建议,中国企业可采取许多有效途径来建立国际品牌,而最成功的中国品牌一定是那些能够越过原产国的“国际品牌”,而不是“中国的国际品牌”。

四、中国政府和企业应为“走出去”加强与当地的互动。该书认为,从政府层面来说,中国政府必须努力提高西方国家对其的认识。如果没有清晰地了解中国政府机构和商业贸易之间的关系,西方政府和社会将会持续地对中国企业进入他们国家的潜在动机持怀疑态度。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中国企业要意识到与当地咨询机构合作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做出正确的决定。中国企业高管人员应直接地接触外国语言及文化,了解其海外企业商务工作的操作环境。中国企业需要采用更务实的方式去获取外国的直接投资,包括吸纳海外短期内投入的少量资金,以此来拉近中国企业与当地的关联度,在收购当地企业之前提升自身的信誉度。

责编:袁鲁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际品牌中国政府政府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等
2021成都美博会:国际品牌入驻率新增43%
世行发表声明支持中国政府应对疫情政策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J.D. Power发布2016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
区域性优质时尚品牌与国际品牌合作策略研究
国际品牌要注重保护商标的中文名称
中美(联邦)政府公务员绩效管理比较研究
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问关系发展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