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祥 王 睿 阮继锋
浙江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本文从地铁系统中的车站入手,以地铁事故为背景,基于杭州现运行的地铁一号线的31个站点进行逐一拍照取证,将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整理。现场随机选取243位乘客进行相关安全问题的调查、访问。对杭州地铁站点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和安全管理学中的相关思想进行安全分析,最终提出相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整改措施和建议以便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参考。
地铁站点一般由站台、车站大厅或广场、售票厅、轨道交通企业专用空间、出入口通道等五部分组成[1]。其中,站台是供乘客上下轨道交通列车等待和连接车厢的部分;车站大厅或广场是供乘客聚集或疏散的场所,有些车站还有相当规模的商业空间,比如休闲娱乐以及食品买卖;售票厅为乘客提供购买车票服务的场所;轨道交通企业专用空间包括车站办公室,咨询处(台),仓库,维修设施及场所以及列车轨道和地下隧道等;出入口通道是指乘客进入车站或者由车站走到地面的专用通道。
站台主要有屏蔽门,乘客等候区,电梯和自动扶梯等。车站站台按站台形式可以分为岛式站台和侧式站台两种基本类型[1]。
杭州地铁站台分布大部分为岛式站台。随机取的52个调查对象中,43人担心安全门停留时间短而对自己造成伤害。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因素使得乘客拥挤于车门旁,大部分人忽视了车门中间下车,两边上车,下车的乘客优先的正确上下车方式,下车的乘客往往会被人流挤回车厢,导致下车时间延长,不但降低了列车运行的效率,还容易导致乘客之间发生矛盾,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大量的乘客下车后会拥挤到自动扶梯旁准备出站,因为很少有人走楼梯,繁重的客流量给电梯运行带来严重的负担,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2.1 人员聚集,流通不畅
从图1可以看出,45%的乘客会逗留于此进行查找路线,也有部分乘客拍照、购物、观赏,使得人流不畅,给小偷提供盗窃机会的同时也严重影响着车站的秩序。然而,维持秩序的保安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数量不是很多,这些工作人员工作期间玩手机的放松习惯会给通道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有些分发宣传单,售卖矿泉水和零食的人员找机会和过往乘客搭讪,双方很容易引发矛盾,从而导致一些打架斗殴事故的发生。
图1 车站大厅乘客行为条形图
2.2.2 设计不科学,不合理
为了更安全、更便利地利用地下空间,要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是很重要的。因此,应从安全性、经济性、功能等多方面进行地下空间的建筑形状设计[2]。在某些站点,进出地铁站的道路必须经过大厅或者广场,而且分布比例不合理。例如,一些乘客专注于购买商品或者观赏艺术品而停留使得其他乘客的出入不便。一些防护栏的设置不够合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江陵路站的一些小孩子在防护栏高起地面的台阶上面行走,很容易把脚崴到里面而受伤。有的车站设计时分为两层或者多层,二层中间是空的,可以望到一层的广场,为了美观而没有设置顶盖来阻止坠物砸伤一层的乘客。
地铁车站售票有两种方式:人工售票和自动售票。两种售票点都有一定数量的乘客在购买车票,相比较而言,人工售票口处人数较少,然而经常会出现部分人工售票处没有服务人员在场工作。这样就会给自动售票机售票带来一定的人流压力。例如凤起路站、定安路,大量乘客拥挤在售票机前焦急的等待买票,而现场维护安全秩序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完全到位,只有在一些较大的站点处会配有2-3名保安维护秩序,其他较小的站点基本没有。从图2中可以看出一天中乘客购票高峰期主要在早上8:00左右,中午11:00~12:00,下午18:00,晚上21:00~22:00。在这些时间段乘客购票人数多,由于拥挤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或乘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图2 车站售票处购票人数折线图
轨道交通企业专用空间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仓库或者维修间。例如龙翔桥、江陵路、武林广场站,仓库前乱摆放物品,许多物品随意摆放在电梯门口,给乘客或者是维修人员的行走带来不便。而且,摆放的物品中,很多都是易燃物品,长期堆放,无人管理非常容易造成火灾等事故。维修间属于乘客不能进入的地方,应该设置一些明显的提醒标志以防乘客误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地铁站的漏水现象也非常明显,像客运中心站这样比较大的站出现顶篷漏水,用于接水的桶放于过道,影响通行。
乘客对出入口安全问题的态度调查,如图3。
从图3可以看出相当部分的乘客(14.02%)对于杭州地铁站的安全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漏水问题将会带来其他更为严重的后果,而对此地铁方也并没有明确表态。70.82%乘客认为出入口通道安全,15.16%乘客则认为不安全。这表明杭州地铁站出入口设计并没有达到完全令乘客满意的程度,安全隐患存在。
图3 乘客对车站出入口及通道安全态度饼状图
杭州地铁一号线站点综合体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导致隐患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出现了问题。从事故和隐患角度深入考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从地铁站点的施工到一些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杭州地铁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责任未落实,管理不到位,这也是导致一些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加强管理者的安全管理。出了事故能落实到相关人员的责任,奖功罚过,同时建立安全绩效激励制度。
安全管理目标是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又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可以宏观调控整个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但是,当今社会下的一些企业安全管理目标仅仅流于形式,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实际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当问及相关工作人员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时,很多人会回答“安全第一”,“保证企业安全”,“企业安全运行”等。安全管理目标应该更为形象,具体化,可操作性强。
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现代安全管理知识教育。通过对各级管理人员,安全卫生管理人员,企业职能部门、小组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养,努力提高其安全意识和素质,使这些人员学会从安全的角度观察和理解所从事的活动和面临的形势,用安全的观点解释和处理自己遇到的新问题[3]。杭州地铁站在对相关工作人员培训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有待提高,当问到一些安全性常识问题的时候,部分工作人员不能够给出满意的答复。
一些事故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对工作或者工作前潜在的安全隐患不够重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治理不坚决,受不会发生事故的侥幸心理的影响,不及时彻底地将安全隐患消除,达到一定的条件后,引发事故。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几次发现杭州地铁站点发生漏水现象。但是,相关部门并没有及时进行修理,有些处理的不完全,仅仅是下面接着水桶,影响乘客行走。这也是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不当的地方之一。
安全规章制度不仅需要完善,而且要让地铁站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乘客熟知,通过严格的法律制约,减少人因安全隐患。可以在车站醒目位置张贴乘车安全规章,工作场所张贴日常工作安全制度,将安全问题深入人心。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要严格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落实事故责任,对承担者予以相应地处罚和教育。
对于企业或者相关服务部门,一套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目标,能够使得安全管理活动更为有条理的进行。通过对一定时期内安全目标完成程度的考查,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提高领导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在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中,防止机电设备对人身安全的危害十分重要(尤其是供电及强电设备:高压电的泄漏和袭击;电气设备的自燃等)一方面要有安全防护措施,另一方面要关注设备质量问题[4]。调研过程中,发现站点内许多设备损坏不能使用,严重影响了乘客的出行畅通。特别是闸门损坏后被圈围起来,乘客只能绕道或者挤在仅剩的其他几个闸门口等待出入。针对此,地铁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及时修理,对其他安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发生事故时可以正常使用。另外,可以积极调动社会监督的力量,鼓励乘客反应发现的问题。
安全投入是安全管理活动中必须的物质保障,地铁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地铁站点综合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投入,保障好场所内安全设备和安全人员的数量。我国地铁建设也有发展,技术、管理、质量等方面的不足,这给地铁安全管理及人员疏散带来一定的压力[5]。所以,在安全投入方面,要重视安全质量和技术的教育。对相关领导人员和安全工作人员开展严格的培训制度,定期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察,确保培训质量。
政府等相关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在地铁站点安全管理活动过程中起到加强其管理效率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或者事故要进行及时地处理,总结并做好备案,做好各项安全预案,将危险性降低到最小,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安全文化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活动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意识。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地铁消防演习,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电影宣传,在候车区的显示屏上播放一些乘客须知的安全乘坐常识等活动为地铁站服务营造良好地安全文化气息,这是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不容忽视的,也是达到本质安全所必需的。
本文对杭州地铁一号线站点的运营和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排查。通过分析,归纳出地铁站点隐患主要包括:人员踩踏,打架斗殴,高处坠落,火灾爆炸,偷盗抢劫等,存在隐患的原因主要是人(乘客,相关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站点相关安全设施的不安全状态(设计不合理,摆放位置不科学,使用不合格);站点环境的影响作用以及管理方面的失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提出地铁相关部门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目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增加安全投入,加强监督管理,增强站点安全文化等措施,从而减少站点安全隐患。对于乘客,在增强自身安全意识的同时要向周围人宣传安全防护常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情况,共同构建安全文明的杭州地铁车站。本研究为地铁站点相关部门安全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提供了建议,也为地铁站点研究人员深入地研究安全问题提供了研究方向和基础资料。
[1]顾保南,叶霞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杨其新,关宝树.地下铁道话题[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姜晨光.地铁建设简明技术手册[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12
[5]艾尼瓦尔江·艾尔西丁.大型活动期间城市地铁风险分析[J].安防科技,2011,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