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桃花 (青海省西宁市沈那中学,810003)
换个思路来练习50米跑
余桃花 (青海省西宁市沈那中学,810003)
1.在直道上,分别画出44米、46米、48米、50米和52米的标志线。
2.先测出每名学生在规定的8秒钟内能跑出最好成绩的终点线位置。
3.把每名学生所跑到的终点线变为
看了《中国学校体育》第2期上海姚卫老师的“我的50米快速跑教学体会”,我觉得在体育课中如何激发学生跑的兴趣是关键。受日本教师山本贞美在50米跑教学实践中创立的“8秒钟跑”教学法的启示,我尝试了一种与此相似的教学方法,与教师们探讨。该学生的起点线,原起点线为统一的终点线,进行快速跑比赛。
4.教师在终点线处判定各组名次,每组的第一、第二名再次练习时分别向后退出2米或1米,其他学生仍是原起点线。
1.打破了短距离跑教学的固定模式。它的构思是在承认个人差异的前提下形成的,设计练习时兼顾到了不同体育能力的学生,并努力做到有差异的学生在同一终点线上进行竞争。
2.有着共同的目标。跑的距离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线。因为跑的起点不同,而结果也是不确定的,所以跑得最快和最慢的学生必将同时努力、尽全力跑到同一终点。
3.对提高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实效。这样的安排能正视学生的能力差别,相比“一个追、一个跑”的练习形式,更能激发所有学生的运动潜能,体会到跑的乐趣。
4.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进行教学,融乐趣与竞争于一体,就能有效消除学生对短跑的厌倦心理,充分调动起练习的积极性。
[1]谭文杰,8秒钟跑教学法.音体美报[N].2000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