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及其归因分析

2014-12-06 05:43王武年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竞技运动员职业

张 征,王武年

(1.江南大学体育部,江苏无锡214122;2.江苏大学体育部,江苏镇江212013)

我国优秀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及其归因分析

张 征1,王武年2

(1.江南大学体育部,江苏无锡214122;2.江苏大学体育部,江苏镇江212013)

以运动员人力资本贬值为切入点,在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的基础上,全面探讨引发我国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的原因。结论:除运动伤病、文化教育不足和专业化过早等因素外,我国运动员培养体制、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缺失、竞技体育领域的短视行为、运动员人力资本市场欠缺以及模糊不清的产权边界等均导致了我国优秀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的贬值。

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归因

我国优秀运动员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承担了大量的训练和比赛任务,失去了许多接受正常文化教育和其他技能培训的机会。许多运动员退役后却面临着文化知识水平低下、就业技能缺乏,以及二次就业困难等问题。昔日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为生计当搓澡工、世界冠军艾冬梅变卖奖牌养家糊口、体操冠军张尚武当街卖艺等一系列事件无不刺痛着人们的神经,暴露出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因其专用性人力资本发生贬值导致的就业、生存等问题的严重性。本文以运动员人力资本贬值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研究我国优秀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问题,对于运动员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运动员人力资本及其贬值的涵义

人们通过对运动员的体育天赋进行开发和投资,使其经过长期的运动训练形成并凝聚在运动员身上的健康、技能、知识、心理、声誉等因素的价值存量,便构成了运动员人力资本。运动员人力资本是特定行为主体通过对运动员的体育天赋进行投资,形成的凝聚在运动员身上并能带来未来收益的健康、技能、知识、心理、声誉等因素的价值存量[1]。由于运动员职业的特殊性,运动员除拥有一般人所具备的通用性人力资本外,还拥有品级较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因此,完整的运动员人力资本是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的高度融合。运动员人力资本的核心价值要素是通过对人的体育天赋进行投资培训而形成的专项竞技能力,而运动员特有的专项竞技能力就构成了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属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范畴。

人力资本价值具有不稳定性,市场中的人力资本时刻面临着贬值风险,同样运动员人力资本在职业生涯或生命周期内也必然面临贬值风险。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存量往往随着运动员身体健康状况、职业年龄、训练年限、竞技水平、社会影响力以及退役等因素的变化而处于波动之中。运动员人力资本贬值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变化引起运动员在其运动职业生涯和生命周期内专项竞技能力、知识、能力、健康、声誉等价值存量的降低,进而导致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或使用价值的减少和损失。运动员人力资本在运动员职业生涯周期或整个生命周期内始终面临着三重贬值风险,即自然贬值、市场贬值和社会贬值。在三重贬值风险中,运动员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贬值。由于运动员职业的特殊性和竞技体育竞争的残酷性,以专项竞技能力为核心要素的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的发生往往更为明显,因此本研究重点分析讨论我国优秀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的贬值。

2 我国优秀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

我国竞技体育之所以取得目前的辉煌成就无不得益于基础庞大的运动员人力资本存量。然而在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长期以来运动员职业发展环境过于封闭,基础教育不够扎实,运动队保障水平低,降低了整个运动员群体的职业效能感和就业期望值,造成了运动员市场意识不强,就业观念陈旧,“等、靠、要”等思想严重,缺乏主动的职业发展意识和就业竞争意识。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5%的退役运动员滞留在运动队,不仅影响了队伍的新陈代谢和运动员个人的发展,而且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绝大多数运动员职业规划意识薄弱,对于退役后的就业及职业转换问题比较茫然,加上对社会就业形势不了解,心理期望值过高,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导致社会对运动员职业的综合评价下降,从而引发了运动员职业危机。我国众多的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造成了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存量不同程度的贬损与下降,而在运动员退役后其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更为明显。现阶段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退役运动员安置难问题给运动队建设带来了限制人才更新、挤占有限经费、增加管理难度等问题,大大降低了体育行业的吸引力;给后辈人才的储备、培养和更替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而主要原因就是我国优秀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

我国优秀运动员人力资本发生的普遍性贬值,造成我国大量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的闲置、浪费、效率低下甚至报废。计划经济时期,运动员职业在我国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绝大多数的退役优秀运动员通过指令性安置制度得到了妥善安置,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因退役而引发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的风险,退役后其人力资本价值在劳动力市场能够得以有效迁移或延续,我国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并不严重。进入市场经济后,我国退役运动员安置在实践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在以“运动成绩”为中心的运动员成长机制下,运动员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运动员退役安置难度进一步加大,退役后不能实现就业的运动员群体数量庞大,每年将近有一半多的退役运动员不能顺利安置和就业,造成我国大量的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闲置和浪费。长期以来,我国待安置退役运动员基数庞大、待安置年限长,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退役运动员安置最为困难。此外,从事社会化程度低、社会基础薄弱项目的运动员退役后安置难度相对较高,特别是那些未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且训练时间长、伤病多、文化水平低、退役年龄较大的退役运动员安置困难最大。我国退役运动员安置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势必造成大量的退役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的闲置,这不仅是我国原本稀缺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给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 我国优秀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归因分析

运动员人力资本的价值取决于运动员的健康状况、运动技能、文化知识、心理素养,以及社会声誉等因素综合价值存量的高低和品级,运动员拥有的综合价值存量越多,品级越高,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就越大。现实经济生活中,我国优秀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多元性、投资客体的异质性、运动员竞技能力形成的不确定性、意外伤害等风险因素的不可预知以及运动员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存量和品级,进而使运动员人力资本时刻处于贬值的风险当中。针对我国运动员,由运动损伤和伤病导致的不良健康状况、运动员成长过程中文化教育的长期缺失与不足,以及过早的专业化、封闭式训练等均是引发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的重要诱因。

3.1 我国运动员培养体制为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埋下了隐患

孕育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后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一种具有高度行政垄断性质的、与计划经济社会完全契合的体育体制[2]。长期以来,我国运动员的培养主要采取青少年业余训练与专业运动队相结合的方式,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主渠道是金字塔式的“三级训练网”。在这个相对封闭的专业运动员培养体制中,各级运动队的工作重心始终围绕着“奥运战略”“全运战略”的竞技目标展开,运动队的管理者和教练员更看重运动员专项竞技水平。在优秀运动员成长过程中一切以训练和比赛为中心,运动员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如何不断提高专项竞技能力这一核心人力资本价值要素上,而忽视了其他文化知识、社会生存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我国绝大多数运动员每周要进行30~40个小时的训练,如外出参赛或赛前集训,则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就会被中断或停止,致使我国绝大多数运动员接受的文化知识教育支离破碎,不成系统。长期、系统、专业的半封闭式训练导致我国运动员除运动技术占优势外,文化知识和谋生技能与正常接受学校教育的同龄人相比处于劣势,而这样的训练体制造成了我国优秀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要素过于单一,价值不稳定,以竞技能力为核心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的风险远高于通用性人力资本,为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埋下了隐患。我国运动员成才率低,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缺乏“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理念,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致使运动员社会融合度降低,而文化水平低下、缺乏相关职业技能、综合素质不高以及社会竞争力不强最终导致优秀运动员退役后二次就业和职业转换困难,大量的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被闲置和浪费。

3.2 职业生涯规划的不足与缺失引发我国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专业运动员尤为重要,是运动员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关键环节。运动员是社会劳动力的一部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做好运动员人力资源的开发,将其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可以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竞技体育存在必然的优胜劣汰,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较高的淘汰率。运动员在18~20岁左右,一旦没有好的成绩,将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如果不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脱离运动队后被社会淘汰的几率也很高,其专用性人力资本面临的贬值风险会进一步加大。我国在训运动员的年龄普遍较小,从事专项训练的年龄平均为14~15岁。青少年运动员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发展还不太成熟,运动员较低的年龄意味着运动员个人的心智、性格等尚未定型,运动员潜在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空间巨大,极具可塑性,把握年轻运动员的可塑性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前提。在我国运动员培养过程中,运动队对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明显不足甚至缺失,往往导致我国众多的退役运动员在职业生涯转型中无法顺利过渡到后运动员职业期,造成运动员人力资本的闲置或浪费,引发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

3.3 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无形中贬低了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

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向市场化、产业化、实体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明显滞后于其他行业领域,由于历史、客观及人为等原因,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机构的撤并未能完全同步,造成了当前管理活动中多种类型组织机构并存的状况。它们都有“管”“办”体育的权力,行政性机构与行业性机构性质不明确。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体育行政机构与各级体育联合会、体育理事会之间是相互独立平等的主体。而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管理组织行政垄断特征明显,决策机构高度集中,往往忽略了各社会团体、职业俱乐部、民间体育组织和个体在体育管理决策上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组织和团体对体育的投入与参与。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组织权限边界不清、管理模式滞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足和缺失,再加上我国体育产业不发达,使得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竞技体育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市场对运动员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就不高,进而影响到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在交易中就无法得以充分体现,无形中贬低了其市场价值,造成运动员合意的收益水平下降,最终引发我国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

3.4 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存在过分的功利性和短视行为增加了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的风险

功利性在竞技体育中存在既是人生存的需要,也是运动员发展的需要,但对功利性的过度追求,则会在比赛中产生不端行为,影响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我国现阶段在培养运动员过程中存在着过分的功利性和短视行为,功利性价值追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突出,竞技体育“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想观念使人们对处于“金字塔”顶端极少数优秀运动员的价值尤为关注。竞技体育一旦过度追求功利,就会迅速异化变质,我国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拔苗助长”“虚报年龄”“滥用违禁药物”等乱象无不与竞技体育领域内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息息相关。长期以来,“金牌至上”的训练竞赛观念根深蒂固于各级运动员管理者、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心中,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却被忽视。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过程,是层层淘汰、层层选优的过程,是一个“金字塔”的培养结构,这是由运动员成才规律所决定的。我国存在着为培养10%左右的优秀运动员往往牺牲掉90%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的现实情况,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增加了我国大批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风险,给运动员退役后的二次就业埋下隐患。运动员所拥有娴熟的体育专长和技能,在退役后并不能成为增加社会竞争力的有力筹码,而文化知识的贫乏和社会实用技能的欠缺更是严重影响到职业生涯的转换,使退役运动员处于十分被动和尴尬的境地。

3.5 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市场不健全引发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

人力资本市场是直接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手段和途径,它通过人力资本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工资机制、动态疏导机制等的相互作用,促进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动态平衡[4]。我国运动员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即可以进入人力资本市场进行“买卖”,使运动员人力资本在市场交易中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这是充分挖掘运动员潜力和实现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我国行政色彩浓厚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较为封闭的运动员训练竞赛体系下,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水平,尚未形成健全的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市场。运动员人力资本市场的不健全或欠缺是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产业化的最大障碍,阻碍了优秀运动员在市场里的合理流动。我国优秀运动员不能合理流动,就不能实现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合理、有效的配置,使优秀运动员过分集中在某些地区或运动队,往往会出现不同地区运动员的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现象,造成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浪费或效率低下,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发生贬值。

3.6 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边界模糊不清降低了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生产效率

在我国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形成中,由于其投资主体的不断改变,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各个项目运动员的投入、产出与分配问题不一样,再加上我国专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明显的混合性质以及产权制度的供给不足,我国专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总体上一直处于归属模糊、边界不清的状况。我国优秀的专业运动员大多来自“三级训练网”体系,政府管理部门对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国家投资运动员的目标基本不会受到损害,而社会团体、企业、家庭和运动员个人等投资主体往往受制于政府部门,处于配置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的弱势地位。此外,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尚未建立健全,而政府管理部门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又存在越权和越位等问题,更是加剧了界定专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的难度[5]。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边界不明晰,各投资主体权利和义务就不对等,必然会影响到各投资主体积极性,特别是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受挫,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偷懒、消极怠工等现象,造成运动员人力资本生产效率的下降,最终诱发我国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

4 小结

在我国优秀运动员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运动员职业发展环境过于封闭,基础教育不够扎实,职业规划意识薄弱,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从而引发了运动员职业危机,并导致了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价值存量不同程度的贬损与下降,而在运动员退役后其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更为明显。引发我国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贬值的原因复杂多样,除运动损伤和伤病、文化教育不足和专业化过早等因素外,我国较为封闭且相对固化的运动员培养体制、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缺失、竞技体育领域过分的功利性和短视行为、竞技体育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运动员人力资本市场欠缺以及模糊不清的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边界等均导致了我国运动员专用性人力资本的贬值。

[1]邱红武.我国专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131-134.

[2]卢元镇.中国竞技体育现行管理体制的制度性代价[J].体育学刊,2010,17(3):7-12.

[3]张锐铧.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18.

[4]关培兰,刘学元.论人力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及其构建[J].江汉论坛,2000(7):45-48.

[5]王武年,千少文.我国专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现状及归因分析——基于案例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11):50 -53.

责任编辑:乔艳春

Depreciation and Attribution of Chinese Athletes Specific Human Capital

ZHANG Zheng1,WANGWunian2
(1.P.E.Department,Jiangnan University,Wuxi214122,Jiangsu,China;2.P.E.Department,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Jiangsu,China)

The study starts from the athletes human capital depreciation,based on in-depth analysis of Chinese athletes specific human capital depreciation,and then studies the cause of the athlete specific human capital deprecia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addition to sports injuries,lack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premature,our athletes training system,lack of athletes career planning in our athletes training system,sports field short-sighted behavior,lack of athlete human capitalmarket and ambiguous property boundaries,etc.lead to China's professional athlete specific human capital to depreciate.

athlete;specific;human capital;depreciation;attribution

G8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560(2014)04-0033-04

2014-06-04;

2014-07-05

国家社科

我国优秀运动员人力资本贬值及其投资补偿研究(11CTY015);中国博士后基金第6批特别资助项目(2013T60498)。

张 征(1979—),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体育经济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竞技运动员职业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