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规范:中国学生的留学体验

2014-12-05 09:26李环
高教探索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国大学不端参考文献

李环

摘要:中国理科学生在国外留学会遇到很多挑战,违反学术规范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历经4个月的研究,基于加拿大w大学理学院“2+2”学生的案例,描述了中国“2+2”理科学生违反学术规范的具体表现,并且根据访谈和研究者的经历对中国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学和国外合作院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国学生;理科“2+2”学生;留学;学术规范一、导论

随着中国大学国际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到国外留学。一种广受欢迎的模式是“2+2”模式,即在中国大学读完二年级,然后到国外的合作院校完成后两年的学习。由于理科是目前中国大学教育和国际最接轨的学科,因此中国大学在理科方面与国外大学合作“2+2”项目相对较多。同时由于“2+2”项目有费用低廉,可以提供双学位,就读期间可进可退等优势,也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但是理科“2+2”学生到了国外之后,在一种跨文化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会遇到什么困难?合作的中国大学和国外大学需要作出哪些方面的改进来帮助中国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中国留学生本身应该怎样做更充分的准备?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和合作双方所关心的问题。但是在中文文献中,关于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体验的研究,还没有在正式的学术研究刊物上发表;在英文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在本国留学的外国学生的相关研究[1][2][3],但是针对“2+2”学生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作者于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间,作为加拿大W大学理学院国际学生的协调人,受学院的委托,对理学院“2+2”学生和教师进行了研究,旨在回答上述问题。

加拿大W大学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W市,其理学、工程、计算机和数学等专业在加拿大名列前茅。W大学理学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中国“2+2”学生,目前在中国有20个一本大学作为其合作对象。“2+2”项目每年招收60-90中国学生。

本次调查包括12名学生的个人访谈,5组学生的小组访谈(每组4-10人)和4组教师的小组访谈(每组5-12人)。调查结果表明,英语水平、动手能力、文化适应、社会融入以及学术规范等问题是中国“2+2”学生在留学期间所遇到的困难。本文将着重探讨“2+2”学生在学术规范方面的体验和困难,描述学术不端行为(academic misconduct)的表现形式,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合作双方院校提出工作建议。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

在作业和考试中违反国外学术规范和产生学术不端行为,是中国学生易犯的错误。从学院所做的调查中发现,中国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发生次数是所有其它学生群体的四倍。那么中国学生违反学术规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本人搜集了中国“2+2”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16份案卷进行分析,并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

学术不端行为的极端表现是整篇文章的抄袭。所调查的一个案例是,某学生在网上发现一名与自己同专业、比自己高一年级的学生所做的作业,于是将其全部抄袭上交。另外一种是抄袭一小部分,甚至是几句话(copy word for word)。往往这样做的学生心存侥幸,认为少量的抄袭不会被发现。

如果说以上两种抄袭行为通常被认为是故意的抄袭行为(intentional plagiarism)的话,以下的抄袭行为则被认为是非故意的抄袭行为(unintentional plagiarism)。

第一种非故意的抄袭行为是不知道如何将别人的知识和思想用自己的话说(paraphrase)。学生在大量的课后作业中,需要引用别人的观点。如果是引用别人的原话(direct quotation),需要加引号,并且标注页码;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引用别人观点并不需要引用别人原话,而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将他人观点表述清楚。这对于英语是母语的学生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对于英语是第二语言的学生,由于语言的匮乏,将他人观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学生选择大部分采用原作者的英语表达,这样就构成了抄袭(plagiarism)。其中一个例子是一个学生在引述他人观点时,整句抄袭作者的原话。学生在第一次抄袭被发现并受到惩戒之后,改变策略,在下一次引述他人观点时,将原作者的表达拆成几句,偶尔替换几个词。但是这样的策略同样违背了学术诚信原则而被第二次发现。在这样的一个例子中,由于学生是用第二语言写作,引述别人观点时很难用自己的话来重新阐述,所以错误地整句抄袭原作者的观点。

第二种非故意的抄袭行为是和同学一起做作业时容易发生的错误。一个实例是,一位平素学习成绩很好的女生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作业。这位女生先想出了答案,于是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但是相同的答案被老师认为是抄袭,因此两位同学都受到惩戒。这位提供答案的女同学,一直懊恼不已。

第三种非故意的抄袭行为是不知道如何正确引用和加注释。在英文作业中,引述别人观点或者引用别人的数据都要标注来源(proper citationof sources),在文章的末尾也要加注参考文献(reference)。参考文献的写法有一定之规(format),如果没有正确引用别人的观点或者数据,或者是参考文献的写法没有按照相应的格式,也会被认为是学术不端行为。在这一点上,中国学生所犯的错误最多。在12例个人访谈中,所有人都表示在加拿大学习的第一年,要重新学习如何正确引用以及如何正确书写参考文献。对此不够重视的学生,往往要付出代价。

·教师与学生·学术规范:中国学生的留学体验对于已经自认为学会如何正确引用和正确书写参考文献的学生,在中国高校习以为常的一些习惯上,也会不经意地犯错误。比如上课老师所讲的内容,学生很自然地引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而没有做任何对于来源的标注。这在W大学以至整个西方的教育体系中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同样违反学术诚信(academic integrity)原则。类似的例子还有,学生在写实验报告的时候,将实验手册的内容写到自己的实验报告中而不加以引用,同样被认为是违反学术规范。但是中国学生的习惯是,老师讲课内容、课本或者实验手册等的知识是大家都知道和普遍接受的,是不用加注释的。endprint

三、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

故意抄袭行为的产生,主要原因来自于个人。个人道德内化不够,道德的约束力弱,就会为了一己私利而突破道德底线。但是对于本研究中的中国“2+2”学生,其故意抄袭的行为还有以下特殊的原因。

一是原来学校甚至是整个中国社会作假行为的普遍和对于作假行为的宽容。笔者的一位朋友在中国大学任教时,某次布置学生用英文写作专业论文,结果发现20多人的班级居然有9人一字不差地全部抄袭。更惊讶的是,有学生告诉她,除了极少数例外,其余没有一字不差抄袭的学生也只是用中文写作,然后用翻译软件译成英文而已。当时刚从国外回国任教不久的这位朋友,对于国内学术不端行为的普遍存在感到非常震惊。虽然后来学生向我的朋友道了歉,但朋友深知,国内的潜规则是此类问题根本就是小节,对此认真的教师反倒显得不合时宜。这件事情发生之后,结果是除了我的朋友,学校没有任何其他教师或者是相关人员感到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学校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来处理此事。朋友原本想按照国外大学的做法将全部抄袭的学生作业以零分论处,但是负责研究生管理的教师一再与其商量,委婉表示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妥,最后朋友还是对自己的原生文化妥协了之。

在笔者进行的访谈中,相同的问题也一再出现。除了毕业论文,平常的作业中,如果抄袭被抓,很少有实质性的惩罚。这样一种惯性的思维方式会延续到加拿大的学习中。尽管从一开始,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学校各方都反复强调学术规范,但是学生会习惯性地想,规则是规则,即使违反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就像在中国一样。

二是侥幸心理和罚不辄众心理。在抄袭高年级学生论文一例中,当时这位学生抄袭的心理是:“反正抄袭又不是我一个人,大家都抄,怎么就会抓住我。再说了,大家都抄,学校哪里罚得过来?”

三是中国“2+2”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像所有外国学生一样,中国“2+2”学生面临着很大的语言障碍。不仅是普通的英语语言,中国学生还面临专业英语的问题。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中国学生的知识体系、术语等都是在中国建立的,是用中文构建的。当中国学生来到英语环境,往往课堂上一个术语听不懂,其余的就全部听不懂。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尤其是第一、第二学期,课堂上能听懂50%内容的已经是好学生,学习基本依赖于教师的ppt以及课下自己的阅读。甚至有的学生上课录下了老师的讲课内容,课后反复听才能真正掌握课堂讲解内容。同时,作业大部分是小论文的形式。受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限制,中国学生也要花数倍的精力来完成。一位学生对我说,当地学生花一天时间完成的论文,她要花七天的时间。学校是按照本地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外国学生的,所以中国学生往往压力特别大。有两例是学生在压力很大,很可能完成不了作业的情况下,将抄袭当成了救命稻草。

对于非故意抄袭的行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于抄袭的不同理解。中国学术界对于抄袭有不同于西方学术界的理解。在对于逐字逐句抄袭的问题上,中国和西方学术界的理解没有不同;但是对于引用数据,或者引用别人观点,哪些是必须列出的参考文献,以及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自己观点的得出必须有原创性等,中国学术界则与西方学术界有很多不同。

笔者在中国大学任教时,曾写作一篇附有24篇参考文献的论文。但是当这篇论文被一国内著名期刊采用时,所附的参考文献大部分被删去,只剩下5篇。因为编辑认为这些参考文献占用篇幅过大,又没有实际的用处。由此可见,国内学术界对于学术规范的认识与西方认识的不同。

教师,甚至是整个学术界对于学术规范理解的不同,势必影响学生。学生所接受的训练是,只要内容精彩,引用、参考文献等“小节”尽可忽略。这样的思维方式是造成很多中国学生犯抄袭错误的原因。

二是在中国所受的学术训练不够。由于以上原因,中国学术界普遍存在于西方学术界对于学术规范理解不同的现象。所以,在一个教师不了解和不接受学术规范的情况下,学生在这方面所受的学术训练不够是非常自然的结果。有学生在访谈中认为,在中国大学的自然科学领域中,学术规范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已经很高,但是学生通常是到三年级才有机会写作正式的学术论文,老师也通常在三年级才开始对学生有学术规范要求。因此,对于“2+2”学生来说,由于前两年没有写作正式论文的机会,也就缺乏了相关学术规范的训练。

三是中国大学对于批判型思维(critical thinking)训练得比较少。如以上访谈者所言,在前两年中国大学的学习中,课程评价很少基于论文的写作,而更多的是基于对知识的记忆(rote memory)。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评价体系,强调的是对于老师和课本所讲知识的记忆,老师的课堂内容和课本的内容就是权威,而且被认为是大家都已经接受的知识,就无须再加引用。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则是培养对于知识的质疑,在此基础上验证已有知识,并且发展新知识的过程。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不论是老师课堂上讲的,还是课本上写的,都只是观点的一种,并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期待学生更多地阅读,以掌握相关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论证实或者证伪已有的知识,并且提出自己原创性的观点。因此,在这样的训练和学习评价方式中,老师课堂上讲的和课本上写的都只是和其他的知识平行的一种观点,所以需要加以引用。

四、加拿大大学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和帮助措施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加拿大大学有严格的惩戒措施。通过对主管工作人员的访谈和查阅W大学的相关政策,得知在W大学理学院,对于中国“2+2”学生以及其他的国际学生而言,惩戒(penalty)分为如下几步。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如果他们犯的是轻微的错误(minor offence),比如说没能正确引用参考文献,或者与别人讨论的时候记下了别人说的话而当成是自己的答案等。凡是由于没有意识到,非故意的都属于这一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会组织这些学生参加一个为期两天的学习班(workshop),让其进一步学习学术规范。这种轻微错误可以没有记录,学生只要上了学习班,就对其没有任何后续影响。endprint

对于其他错误,只要被发现,当时的作业就算作零分,并且这门课的总成绩会被扣除5%,同时学生剩下的整个本科学习都会处于类似于留校察看(disciplinary probation)的时期。若学生有了第二次学术不端行为,就会被暂停学习(suspended)一到两个学期,等学校认为这个学生反思足够的时候,才会让学生回来。最严重的情况是,学生会被开除学籍,外国学生甚至会被遣返回国。虽然学校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要求非常严格,但是学校对自己学生还是网开一面的。学生的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只在学校的相关单位有记录,而不会出现在任何工作单位可以看到的文件上(如成绩单)。

对于本国学生,则没有上学习班这一步,一旦被发现犯了相关错误,就会直接进入留校察看(disciplinary probation)期。也就是说,加拿大大学对本国学生的学术规范要求更为严格一些。对包括“2+2”学生在内的国际学生多了一道教育的程序,也是考虑到文化背景和教育体系的差异。

除了惩戒,W大学理学院还有很多的帮助措施。

首先,所有“2+2”学生在每年九月正式开学之前,会在W大学的R学院进行为期六周的英语学习。在此期间,关于英语写作以及相关的学术规范是训练的重点之一。如果学生非常重视并且用心学习,那么这段时间的集中训练就已经足以使学生掌握西方学术规范。

其次,为了给学生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以及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例,W大学理学院还在六周英语学习期间请学院主管本科生工作的副院长,大学学术规范办公室(Office of Academic Integrity)的主管人员,学校心理咨询办公室的人员等做讲座,内容包括学术规范的重要性,惩戒措施,学术不端的具体表现等。

第三,大学理学院专设学院国际学生协调人。在一些情况下国际学生协调人会给有需要的学生单独辅导有关学术规范的问题。

五、对中国大学和加拿大大学的启示

对于中国大学而言,国际合作的目的之一是进一步了解西方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和学术规范,并学习其中好的经验和成果,以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以上“2+2”学生在西方高校学习中遇到的学术规范问题,对中国大学有以下启示。

就教学方式而言,中国大学应该更多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造性思维、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从本文的研究中可以得知,相比西方的大学,中国大学相对比较偏重知识的记忆,而对于创造性思维或者批判性思维的训练相对比较少,对于学生查阅文献,提出问题并且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也相对比较少。加强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中国学生更好地适应西方高等教育和提升中国合作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而且对于中国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也有长远的影响。

就学术规范而言,首先中国学术界要在学术规范方面与国际主流学术界接轨。从学术界的刊物到教师本身,要接受国际主流学术规范的训练,并且以国际主流学术规范作为标准。其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术规范应该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从低年级开始,只要是写作论文,就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国际主流学术界关于学术规范的标准进行,加强学生学术规范的训练。再次,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在整个校园建立学术诚信的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最重要的一个方式是建立正式的制度。如本研究所示,中国大学对于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过于宽容,所以中国“2+2”合作大学应该有学术规范的培训制度,使学生了解校方对于学术规范的重视和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不容忍,以及了解和掌握学术规范。中国大学尤其应建立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制度。据笔者所知,中国大学对毕业论文等通常比较重视,对抄袭等行为都有一定的惩戒制度。但是,这样的惩戒制度一方面对于抄袭的定义只限于与原文相似度的比例,比例规定过低;另一方面,对于引用不当等西方大学认为的学术不端行为,通常没有相应的惩戒制度。

另外,对于将要出国留学的学生,进一步加强其英语的学习和培训。如前文所述,对于学生的非故意抄袭,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英语能力所限,不能正确把别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来表述。所以在赴国外留学之前,加强学生英语能力是更好地适应国外学习的重要途径。对于接收中国大学“2+2”学生的加拿大大学而言,亦需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以使中国学生更快适应西方大学的教学方式和学术环境。

如上所述,W大学已经为中国“2+2”学生的学术规范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措施。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在学生开课之前,由高年级学生做有关学术规范的讲座。如上文所述,虽然大学已经有主管副院长和学校学术规范办公室人员在学期开始之前做讲座,但是中国学生沿袭在中国的习惯,往往对正式的规则并不在意,而来自同伴(peer)的口口相传(word of mouth)对其更有影响力。所以邀请高年级学生谈学术规范的问题,告诉新学生西方大学对于学术规范的重视程度以及违反学术规范可能面临的惩戒,会对新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

其次,在我们访谈中,一些同学已经非常重视学术规范,但是在具体的技术上还存在问题。比如,对于引用别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说出之后(paraphrase)是否还需要加注作者,学生并不了解等。为帮助中国学生更好地掌握西方学术规范,西方大学需要引入更多的练习。比如在六周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每一篇习作,哪些地方不合学术规范,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等,需要详细的解释;再比如,学期开始之后,对于有学术规范问题的学生作业,如果教师和教师助理能够为学生作进一步的解释,而非直接假定学生是故意抄袭,那么就能帮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减少类似错误。

第三,在布置写作论文的作业时,尤其是第一个学期,如果教师能够给中国学生提供一篇范文,那将会对中国学生的学术规范起到指导作用,帮助中国学生有效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参考文献:

[1]Amsberry Dawn.Deconstructing Plagiarism: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Textual Borrowing Practices, [J].The Reference Librarian, 2010(1):31-44.

[2]ChunHua Susan Liu. Academic Dishonesty in Higher Education: A Nationwide study in Taiwan[J].Higher Education,2010(1):85-97.

[3]Duff Andrea H.,Rogers Derek P., Harris Michael B..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Studentsavoiding Plagiarism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Western Academic Context of Scholarship[J].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06(6):673-681.

[4]Smith M.B.. Some Features of Foreign Student Adjustment[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10(5):231-24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不端参考文献
规范科学技术活动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
《肝胆胰外科杂志》来稿中常见的学术不端问题
榜单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