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月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有益的休闲体育活动来获得自身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满足,实现其生命价值,享受快乐的生活。然而,休闲体育在中国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研究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也是较低,且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美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休闲体育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历史,研究水平也是遥遥领先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美的休闲体育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为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建议。
以中美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查询大量资料获得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和对比。
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在休闲体育的管理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主要职能包括:制定体育和休闲方面的法规、对地方的休闲工作进行监督、提供休闲体育场地设施的服务。并且它们有全国性的体育协会,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为其发展提供支持,拥有庞大的志愿者团队为之服务。当然之所以休闲体育能在美国广泛的开展,主要还是与他的组织结构,体育法规息息相关,并能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并显示出“独立型”和“合作型”的特点。与美国相比,我国则是政府对其进行大方面的掌控,虽然也相继建立了全国性的体育行业体协、各级体育团体、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等组织机构,但这些组织机构并没有独立的自主权力,管理群众体育工作更多的还得依靠政府行为,不能像美国的社会体育组织那样独立行使管理的职能。因此,我国的休闲体育虽然发展的较为迅速,但要想在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还得依靠政府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美国在发展体育教育方面起步早,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把休闲教育作为公共教育开展,并且美国“国家娱乐和公园协会”曾为从幼儿园到12年的学校休闲教育制定了“八条目标”,例如:要求学生认识到休闲对人生的生活质量的影响,认识到休闲是表现自我价值和尊严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学生学会鉴别、了解并评价现有的休闲资源等。可以看出美国休闲体育教育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了,再加上12年的学校体育教育,休闲体育意识深入人心,因此,休闲对于美国人的生活来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对我国来讲,休闲体育起步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我国2002年开始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门课程都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求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体育课程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进行大幅度的改革,新课程标准改变了我国以往体育教育中观念相对滞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内容竞技化等状况。强调体育课程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这次改革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休闲体育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国部分高等院校近几年也相继开设了休闲体育专业,为培养更多的休闲体育人才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毕竟起步较晚,休闲体育教育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教育体系,与美国相比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
根据《中国群众体育调查与研究》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跑步、羽毛球、乒乓球、棋类、足球、篮球、广场舞、太极拳、自行车、气功、台球、保龄球、器械类健身等,可以看出都是一些简单易行的且多是要求不高的活动。而美国的体育活动休闲性的特点较为突出,尤其是户外运动更是受到青睐,美国人的体育运动强度相对较大、运动竞技性较强、对场地要求较高,而且特别强调利用森林、山地、湖泊、水库、海滩等自然资源,开展滑雪、野营、钓鱼、冲浪、划船、游泳等体育运动,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渴求。
美国体育的管理实施的是社会主导型的管理体制,虽然美国在世界是体育强国,但美国政府却不直接对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资金,主要的经费来源于体育赛事、体育市场消费、体育与娱乐等各个方面,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可以防止由于市场变化而引起的任何动荡。而我国却截然不同,我国体育的管理虽然实施的是政府与社会结合型管理体制,但群众体育的开展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因此,政治和经济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美国政府充分调动广大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体育,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它的场地设施居世界前茅,充裕的体育设施为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美国主要发展休闲体育的场地是公园,大面积的公园为他们提供了开展休闲体育的重要载体。而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较慢,近些年依靠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实施使我国城市的社区体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场地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场地设施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的需求。城乡居民体育休闲的主要场所还是以公园、居委会空地等一些非正规体育场所,体育场地结构不合理,能够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场地严重缺乏,而在学校中也有很多的学校没有正规的体育场馆、户外运动场地开发不足等问题。
作为高度发达的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在体育健身娱乐消费方面逐年上升,这也是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消费也已基本接近国际体育消费市场,但受经济的制约,我国在体育消费价值和体育消费量上,短期内还很难与国际体育消费市场接轨,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体育消费更多的是以实物性消费为主,例如衣服和器材等,仅有少部分人用于体育场馆以及门票形式的消费,城乡居民也只能承受较低价格的消费。
中美休闲体育上出现的差距,除了经济影响之外,主要还是传统文化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主要以养生为核心,追求生命与自然的的和谐,讲求“天人合一”在儒道两家思想的指引下,更是强调体育运动的节制性,凝练内向的传统体育价值取向,使得我国的体育更具保守性。美国则不同,19世纪的美国涌入了大量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在次汇合。使得他们在不同的方式和环境下发展体育,更具开放性和冒险性。
(1)从中美的管理体制上看,美国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职能,而中国主要以政府管理为主,形成了一些组织机构,但这些组织机构并没有独立的自主权力,且尚未形成一套健全的管理体制。
(2)从中美的教育改革中不难看出,美国的休闲体育起步早且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而我国也仅仅是在教育改革中提出终身体育后,在高校才相继开设休闲体育课程,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3)从项目上来看,我国居民多是参加一些简便易行的体育活动,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更是偏重于跑步棋、牌类、健身气功、太极拳、各类广场舞这一类相对强度较小的体育活动,户外运动更是开展的很少,美国人参加的体育运动更偏重于强度大、技能型运动,户外运动在美国开展更是火热,受到美国群众的亲睐。与美国相比,我国内容上比较单一简单、强度小、技能性弱、户外运动开展少。
(4)就经费来源上看,美国政府虽然不会直接拨款来发展休闲体育,但依靠强大的体育产业本身,美国的休闲体育发展的很火热,主要的经费来源于体育赛事、体育市场消费、体育与娱乐等方面,多元化的经费来源给美国休闲体育市场带来稳定环境。而我国主要靠政府拨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及地方政府的资助,社会动荡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在经费来源形式上单一。
(5)从场地设施上来看,在终身体育的思想和全民健身的指引下,场地设施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主要的休闲场地还是设在街头巷里以及社区空地等,而美国更多的是以俱乐部形式的健身组织及休闲娱乐场所为主,我国暂时还没有形成规模。
(6)从消费水平上看,我国受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制约,体育消费观念,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主要消费还是以运动服等实物消费为主,居民的休闲价值观不高,但对于未来,随着我国不断的努力,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休闲体育会呈现美好的明天。
(7)中美休闲体育在内容和强度上来看,除了受经济等因素影响外,主要的还是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我国传统体育还是讲究“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讲究调节身心、强健体魄等,导致我国开展的体育运动多是养生为主,美国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交汇的文化指引下,更具开放性和冒险性。
3.2.1 要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体制和休闲体育项目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要发展休闲体育是必然的趋势,那么首先就要建立和完善休闲体育的管理制度,加强休闲体育的管理,从中美管理体制的分析上来看,我国的休闲体育与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应吸取美国好的方面,并发展适合中国国情及文化的管理体制,采用多元化的管理体制。在休闲体育的项目上中国呈现单一,偏向于简单易行、强度和负荷相对小的活动技,应全面多元化的开展休闲体育项目,注重发展适合中国人的特点的项目。
3.2.2 要确立合乎我国国情的休闲教育、休闲体育教育和相应的内容体系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合理的安排休闲体育活动,全面普遍休闲体育教育,巧妙的利用上闲暇的时间,从全面发展上认识到发展休闲体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把休闲体育渗透到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去。
3.2.3 要大力支持开展场地设施建设
就我国目前的场地设施状况,应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发展多功能、适用的体育健身娱乐场所,并用相关的手段进行高效率的使用。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缓解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压力,此外,还应当充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并大力开展户外休闲体育运动。
3.2.4 要实行三方合作的经费来源
在经费方面应实行国家、社会、个人三者融合,不能单单靠政府来资助,三者的结合可以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促进休闲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们休闲体育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2.5 要引导群众多元化的消费方式
就目前我过的消费情况开看,引导居民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乃是我们重中之重,应发展多元化的消费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实物性消费的层面上。并适机转化人的消费观念,保证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3.2.6 要继承发扬传统体育的同时借鉴外国优越的文化
在发展我国休闲体育方面上要继承并发扬传统体育的精神,并适时增加体育活动的休闲性、趣味性,使我国的休闲体育深入、持久地发展下去,成为人们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生活方式,并应借鉴外国发展较好的休闲体育文化。
[1]郭建松.中美休闲体育的比较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2):25-26,38.
[2]王晋.我国户外体育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25:331.
[3]戴敬东.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8,8:71-74.
[4]张良.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D].西南大学,2010.
[5]邵玉辉.美国大学休闲专业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7.
[6]陈福刁,冯卫,陈琦,等.休闲体育文化研究的理性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