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锻炼需注意的问题
冬季运动关键词:
热身充分、注意保暖、呼吸得当,把握虽度,调整时间,注意营养
热身充分:冬季天气冷,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也比较紧,如果猛一发力,容易出现肌肉拉伤、韧带撕裂、骨折的状况。所以冬季健身,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使肌肉、关节活动开,使体内器官进入状态,身体发热至微微出汗后,再进行健身运动。充分热身的时间应从平时的5min延长到15~20min。
注意保暖:运动后,身体发热,很多人都会脱掉身上的衣服,这时候,毛孔扩张,凉湿之气乘机侵入体内,容易使身体受风寒而着凉感冒。体育老师应指导学生适当穿得暖和些,戴上帽子和手套,如果风太大,要戴上口罩。但也不要穿得太厚、太臃肿,以免妨碍身体的运动,加重身体的负担,乃至出汗太多,反而招致感冒,在室外进行健身活动时必须要特别保护好头、背、脚,使冷空气从皮毛和口鼻侵入肌体,否则会影响健身锻炼效果,得不偿失。
呼吸得当:冬季运动应尽量口鼻并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但注意嘴不要张得太大,可以半张,并让舌尖接近上腭,以免咽部过干。同时可减少因冷空气大量吸入而引发不适。
把握强度:锻炼后需“冷身”,制定运动处方。冬天是心脏病的高发期,运动加速血液循环,如果在剧烈运动后,没有一些节奏慢的简单运动慢慢过渡的话,血液将无法突发性地自动适应身体的变化,血压会猛然下降,心脏供血不足,引起昏迷甚至休克死亡。剧烈运动后进行简单的5min左右的慢走,等脉搏减慢至120次以下。
调整时间:冬季室外健身不是越早越好。冬天日照时间少,应把握时间,在太阳普照大地时,抓紧时间走出户外。冬天青少年新陈代谢较快,早上或中午运动后身体机能恢复快,不会影响日常生活,所以可以将运动时间定为早上7:00~9:00,中午12:00~14:00。
注重营养:1.冬季干燥的室外环境下,青少年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一天中早起、上午10点、下午3点、睡前这4个“最佳饮水时间”,要主动饮水,以白开水为宜。 2.注意粗杂粮及蔬菜水果的适当搭配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对冬季御寒、预防便秘和心血管保健很有益处。3.冬季运动前后应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如面食、燕麦片、红薯、土豆、鸡肉、鸡蛋、瘦肉、鱼肉、豆制品等,水果和蔬菜也应适量。在进行剧烈体育运动前应少吃芹菜、韭菜、大豆、扁豆、甘薯等纤维及氧化酶含量高的食物,以避免运动时发生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