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螺旋”模式在高校体育竞赛中的运用探究

2014-12-05 17:37:27文理中唐艳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竞技竞赛

文理中 唐艳霞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人民体质的衡量标准,也是国家国民素质和综合实力水平的体现。然而近年来持续出现并发展着的“文明病”,学生体质的不断下降,“豆芽菜”、“小胖墩”的现象,中国学生体质水平日渐低下,成为了学校体育的一个长期存在并需亟待解决的课题。而普及学生体育竞赛、实现其最终的内涵和意义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而,通过教育育人这一“基石”,还学生体育竞赛“本来面目”,为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大学生体育竞赛问题提出

1.1 关于“三重螺旋”与大学生体育竞赛的论述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否定的过程,是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形式上则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1996年1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一次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欧盟和荷兰教育文化与科学部等机构发起的专题讨论会上,美国等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代表提出为实施国家创新战略,今后应采用“三重螺旋”的运行模型来加强学术界—产业界—政府之间的合作,促进整体协同发展。同样“三重螺旋”运行模式应用到体育界,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的“三重螺旋”发展模式主要指在大学生体育竞赛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重复呈现相同的矛盾与问题,然后通过学校的教育和运动员自身修养的提高,通过媒体、刊物等的宣传,并且随着竞技体育体制不断的改革,经过反馈和改进,从而呈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发展道路。螺旋式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发展模式,短时间很难完成目标,问题在短时间内还将存在着,但正是由于短期的前进—倒退—前进,才能实现最终的整体的发展。

1.2 当下大学生体育竞赛的发展趋势

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充斥着丰韵的社会文化和鲜明的民族气息,是体育竞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外有很多发达国家的学校,通过培养高水平的运动队来增强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我国很多学校也很重视这一点,发扬自己的办学特色,大力发展自己学校的特色运动优势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和竞技水平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东方的体育强国,在教育、科技等各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征,但是我国的大学生体育竞赛则一直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竞赛意义和内涵不能实现,这样的现实状况表明,要实现大学生体育竞赛的最终目标,利用“一刀切”和“速战速决”都是不现实的;应该正确的面对现实,采取有效的措施,最终实现学生体育竞赛的完善。学校教育是客观现实中较系统的育人模式,是实现学生体育竞赛的基础和核心,是学生体育竞赛的过程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社会传播是学生体育竞赛的外在的、可操控的表现形式;而竞技体制改革则是学生体育竞赛的引领性的“指针”;因而采取学生体育竞赛“三重螺旋”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也变的势在必行。

2 学校教育与大学生体育竞赛发展的关联

2.1 如何认清“竞赛”与“竞技”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由于长期受竞技体育等观念的影响,对于“竞赛”与“竞技”在人们的观念中,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很多人认为“竞技”就是指竞技体育,认为竞赛就是一般的比赛,包括很多领域的比赛。技击性是体育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永不服输、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竞技比赛是以“夺标”为目的的竞赛,其核心理念是“育人”,而人是目的,竞技则作为手段。因而,首先,学生体育竞赛追求“健康第一,以人为本”,要求对学生加强思想修养的教育,应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服从裁判的优良品质;其次,学校体育竞赛主要是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通过竞赛培养人,通过夺标育人。

2.2 寻找到真正的“竞赛”

学生体育竞赛一直受着竞技体育的冲击和影响,竞技体育中的各种兴奋剂、假球等竞技“异化”现象都一直影响着洁净的学生体育竞赛,使学生体育竞赛前景变的扑朔迷离。学校是国家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国家得以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柱,是国家体育科研人才和教育人才的主要生源地。然而,校园兴奋剂的出现,给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危害。因而,应该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摆正好心态,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比赛的深刻内涵,领会奥林匹克精神,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竞技运动追求的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这也是学校竞技体育所追求的目标。

3 社会传播是大学生体育竞赛活动进步的“推动器”

3.1 媒体传播是大学生体育竞赛发展最直接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进步,各种媒体的传播工具也是日益的普遍。媒体对竞技体育的播放有好的方面,也存在着坏的影响。电视每天都在转播着竞技比赛,报纸、杂志等刊物也是传播的重要渠道,这无形的给人们灌输着竞技的思想。NBA比赛的播出,西甲、欧冠等赛事也都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精神食粮。然而,比赛背后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出现。遏制兴奋剂是竞技赛场上一直所倡导的,但是在任何赛事中都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兴奋剂;对于青少年来说,好的引导则是引以为戒,坏的误导则是“启发”他们走向错误的道路。因而,应该通过报纸刊登或媒体转播一些有利于学生了解体育,认识体育的优秀的节目,最终使学生了解兴奋剂等禁药的危害,自觉的杜绝其发生。

3.2 社会赛事是大学生体育竞赛最有效的表现方式

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管理规定中指出,全国学生体育竞赛是指全国范围的综合性或单项体育竞赛,如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PHILIPS大学生足球联赛、耐克中国中学生足球联赛等等。这些赛事走向市场和社会,从而实现了学校体育与社会的更好的接轨,使学生体育竞赛得到更好的发扬,并且能引起本校的竞赛体育浪潮,有利于学生的体质的增强和整体学生竞赛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更好的发展。因而,各种学生体育竞赛的良好开展对于教育学生,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3 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是大学生体育竞赛前进的“发动机”

竞技体育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竞技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另外,由于对竞技成绩的重视,只求“物”求金牌,不重视人的培养,从而对于运动员本身就业和社会以及学生体育竞赛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毛主席曾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他早年的文章《体育之研究》中曾疾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竞技体育发展的良好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竞赛进步状况。如何实现北京奥运会后的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转型,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的综合实力的不断进步,都是严峻的考验。因而,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一直受竞技体育的制约,如何实现竞技体育体制的更好的改革,对于我国的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育竞赛都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传播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三重螺旋”发展模式的研究,三者经过相互的结合、补充、促进,从而能够使学生体育竞赛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发展,还学生体育竞赛本质上的“真面目”。首先,大学生体育竞赛的最佳发展趋势应该是:认清时势,从实际出发,切不可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利用学校当前可以利用的竞赛资源。其次,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在大学生体育竞赛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根基”作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基本技术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再次,社会传播包括媒体传播与社会赛事都是促进大学生体育竞赛发展进步的巨大“推动器”。最后,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是大学生体育竞赛发展的重要“发动机”。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编写组.运动竞赛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3]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杨占明.论普通高校群体运动竞赛存在的弊端及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8(2):17-19.

[5]陈希.我国普通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级学生运动员的试验与研究[R].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报告,2002:46-76.

[6]胡小明.“举国体制”的改革[M].体育学刊,2002(1):3.

[7]凌平.中美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的比较[J].体育与科学,2001,19(3):5-8.

[8]宋世杰.三重螺旋模型理论在建筑类职业教育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J].辽宁教育,2012(3).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竞技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 07:50:56
竞技精神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50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4
花与竞技少女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21:28:39
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对大学生健康干预机制的研究
竞技体育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1
陕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同台竞技
对联(2011年16期)2011-09-18 02: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