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行业运行艰难改革创新谋求发展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钢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成海涛2014年10月16日在钢管学会六届四次年会上的工作报告(节选)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2013年以来,钢管行业运行的基本特点是: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通过结构调整,而不是通过产能增加来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但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钢管价格持续走低,钢管行业的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出现了少数企业破产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产能、产量、销量增速回落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简称中钢协)统计,2013年我国钢管产能已超过1亿t,其中无缝钢管产能近4 300万t,焊接钢管产能约6 500万t。
2013年,我国钢管产量为7 979.0万t,同比增加568.6万t,增长7.67%,增速回落0.79个百分点。其中,无缝钢管产量为2 962.8万t,同比增加208.3万t,增长7.60%,增速上升1.29个百分点;焊接钢管产量为5 016.2万t,同比增加360.3万t,增长7.70%,增速回落2.09个百分点。
2013年,我国钢管表观消费量为7 120.50万t,同比增加554.16万t,增长8.44%,增速回落0.23个百分点。其中,无缝钢管表观消费量为2 473.58万t,同比增加214.16万t,增长9.48%,增速上升6.18个百分点;焊接钢管表观消费量为4 646.92万t,同比增加340.00万t,增长7.89%,增速回落2.18个百分点。
2014年1—7月,我国钢管产量为4 992.17万t,同比增加247.41万t,增长5.21%。其中,无缝钢管产量为1 839.94万t,同比增加21.03万t,增长1.16%;焊接钢管产量为3 152.23万t,同比增加226.38万t,增长7.74%。预计2014年全年我国钢管产量将达到8 500万t左右,同比将略有增长。
2014年1—7月,我国钢管的表观消费量为4 498.84万t,同比增加265.01万t,增长6.26%。其中,无缝钢管表观消费量为1 553.29万t,同比增加29.42万t,增长1.93%;焊接钢管表观消费量为2 945.46万t,同比增加241.50万t,增长8.93%。预计2014年全年我国钢管表观消费量将达到7 800万t左右。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我国钢管产量仍呈增长的态势,但增速已经明显减缓。由于产能过剩,部分机组因制造成本高或产品质量差,合同衔接困难而出现阶段性停产,少数企业因严重亏损、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
1.2 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
2013年,我国出口钢管900.47万t,同比增加14.26万t,增长1.61%,增速回落3.62%;进口钢管41.97万t;钢管净出口量为858.50万t,同比增长1.71%,增速回落5.16%。其中,无缝钢管出口511.96万t,同比减少4.80万t,下降0.93%,增速回落6.89%;焊接钢管出口388.51万t,同比增加19.06万t,增长5.16%,增速上升1.07%。
2014年1—7月,我国钢管的出口量为522.22万t,同比减少16.21万t,降幅3.01%,同比回落6.06%;钢管进口量为28.89万t,同比增加5.41万t,增幅为23.04%,同比上升29.56%;钢管净出口493.32万t,同比下降21.61万t,降幅4.20%。其中,无缝钢管出口303.09万t,同比减少2.41万t,降幅0.79%,同比回落3.79%;焊接钢管出口219.12万t,同比减少13.79万t,降幅5.92%,同比回落9.4%。无缝钢管进口16.54万t,同比增加4.08万t,增幅32.74%,同比上升40.52%;焊接钢管进口12.35万t,同比增加1.33万t,增幅12.07%,同比上升17.20%。
2013年,我国钢管出口均价为1 209美元/t,同比下降44美元/t,降幅为3.51%;钢管进口均价为4 006美元/t,同比下降78美元/t,降幅为1.91%。钢管的进口均价是出口均价的3.31倍。其中,无缝钢管出口均价为1 318美元/t,同比下降58美元/t,降幅为4.22%;无缝钢管进口均价为4 994美元/t,同比下降285美元/t,降幅为5.40%;无缝钢管的进口均价是出口均价的3.79倍。焊接钢管出口均价为1 065美元/t,同比下降15美元/t,降幅为1.38%;焊接钢管进口均价为2 855美元/t,同比上涨38美元/t,涨幅为1.35%;焊接钢管的进口均价是出口均价的2.68倍。
2014年1—7月,我国钢管出口均价为1 172美元/t,同比下降34美元/t,降幅为2.82%;钢管进口均价为4 159美元/t,同比上升403美元/t,涨幅为10.72%。钢管进口均价是出口均价的3.55倍。其中,无缝钢管出口均价为1 309美元/t,同比下降6美元/t,降幅为0.46%;无缝钢管进口均价为5 363美元/t,同比上涨659美元/t,涨幅为14.01%;无缝钢管进口均价是出口均价的4.10倍。焊接钢管出口均价为984美元/t,同比下降78美元/t,降幅为7.35%;焊接钢管进口均价为2 547美元/t,同比下降136美元/t,降幅为5.07%;焊接钢管进口均价是出口均价的2.59倍。
从2013年全年和2014年1—7月钢管进出口的数量和价格可以看出,我国钢管出口增速减慢,进口增速加快;出口价格降低,进口价格上涨。特别是2014年1—7月出口量同比下降,进口量同比上升,且进出口的价差明显扩大(2013年,钢管进口均价是出口均价的3.31倍;2014年1—7月,钢管进口均价是出口均价的3.55倍)。其中,无缝钢管进出口均价倍数从3.79上升到4.10,焊接钢管进出口均价倍数从2.68下降到了2.59。
钢管进出口均价的巨大差别,说明我国钢管部分品种和质量与国外产品相比,还存在有明显差距,品种结构调整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4年1—7月,我国无缝钢管出口的主要品种是管线管用无缝钢管和油井管用无缝钢管,分别为123.13万t和121.12万t,占无缝钢管出口总量的80.58%;焊接钢管出口的主要品种是管线管用焊接钢管,出口量为85.09万t,占焊接钢管出口总量的40.66%。无缝钢管共计出口到18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韩国;焊接钢管共计出口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
随着我国钢管产品出口量的增加,遭遇国外贸易摩擦的事件不断增多,除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外,一些新兴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对产自我国的钢管产品实施“双反”调查,涉及的产品从过去的无缝钢管、焊接钢管、不锈钢钢管,发展到管件、管桩、短接、气瓶等钢管制品。
目前,尽管还有一些地区没有对我国钢管产品进行“反倾销”,但也暗藏着危机。2014年初,从中国商务部和中钢协获悉,欧亚经济委员会(EEC)就油井管用无缝钢管拟对中方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起诉方为俄罗斯TMK和OMK集团。另外,随着米塔尔、TMK集团在沙特的工厂投产,我国钢管出口到中东地区也将会面临非常困难的境地。
1.3 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品种结构进一步改善
在工艺技术与装备方面,随着我国钢管行业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的不断进步,极大地促进了钢管品种的开发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目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连轧管等先进机组的年产量约占我国无缝钢管总产量50%。近10年来我国新建各类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钢管机组大约占全球先进机组的70%。
在品种结构调整方面,通过企业的转型升级,新产品开发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以来,虽然我国钢管的进口量有所增加,但自给率超过99%,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对特殊高端无缝钢管的需求。油井管用无缝钢管国产化率达到98%,非API油井管用无缝钢管的年产量超过100万t。其中,特殊螺纹接头油井管用无缝钢管年产量超过40万t,锅炉管国产化率达到90%,管线管用无缝钢管国产化率达到99%,机械制造用管国产化率达到98%。大直径薄壁高强度拖车气瓶用管已实现国产化,核电管、耐蚀合金管的国产化发展势头良好。尚需进口的产品主要是锅炉和石化用不锈钢钢管、特殊工况条件下使用的油井管用无缝钢管、高端结构管(含海工平台用管)、核电站核岛用特殊合金管等。
反映钢管行业技术进步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的钢管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通过各项钢管标准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钢管标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逐步接轨。
1.4 行业无序竞争,销售价格下降
供大于求的矛盾和行业集中度不高,导致了市场无序竞争。有些企业采取低价方式获得订单,使其价格一降再降,不断探底。目前,除了低端的“大路货”产品外,某些高端产品的同质化低价恶性竞争也愈演愈烈。与两年前相比,油井管用无缝钢管的价格下降了20%以上。2014年,无缝钢管均价下降了500元/t左右。
据中钢协统计,2013年中钢协会员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62%,多数成规模的企业出现了大额亏损。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预计报告,2014年无缝钢管行业生产增速将有所放缓,总体仍将维持微利状态,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
总而言之,在发展速度放缓、加大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产能过剩的行业“去产能化”、钢管行业微利经营的状态还会持续较长时间,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出现亏损或被淘汰出局将难以避免,特别是资金链存在风险的企业将更加危险。加之新《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地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实施细则、考核办法陆续出台,这些因素对于钢管企业应对当前困难和今后发展,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1 控制规模,减产保价
我国无缝钢管行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成4个阶段。第1阶段(1949—1982年),我国无缝钢管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年产量达到100万t用了33年时间;第2阶段(1983—1998年),生产规模开始提速,从年产量100万t到361万t,成为世界第一无缝钢管生产大国,用了15年时间(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等特殊原因,当年钢管产量有所降低);第3阶段(1999—2008年),我国无缝钢管产能呈快速、井喷式发展态势,短短的10年时间,年产量从不到350万t,一跃超过2 000万t;第4阶段(2008年以后),尽管增速比第3阶段有所降低,但产量还在增加,产能严重过剩,企业效益明显下降。
从上述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无缝钢管的发展,重点放在了规模的扩张上,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时间里,大家一直把企业“做大”放在了首位,导致了目前的产能严重过剩。
究其原因,一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钢管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在人们的脑海中存在着“只要有钢管,就会有市场;只要有产量,就会有效益”的观念;二是把企业规模的大小,作为衡量企业实力和地位的标准,企业的规模越大,级别就越高。因此,投资建厂,扩大规模,成了大家的主要选择。当前,钢管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的规模大,不一定意味着企业的效益好,对于那些产品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企业规模越大,背上的包袱就越重,存在的风险也就越大。
因此,一定要把“做大”转变成“做精”“做强”“做效益”,要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方面下功夫,企业的一切决策都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防止因亏损额大于折旧数使现金流减少,确保资金链的安全。坚持“没有边际效益的合同不接受,没有订单不生产”的原则,认真分析企业各条生产线的竞争能力,对负现金流的生产线坚决限产或停产,把淘汰落后产能落实到行动上来。通过减小产能和产量,化解供大于求的突出矛盾,使价格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2.2 提高集中度
提高集中度(产业集中度和产品集中度),其目的是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话语权。
(1)提高产业集中度,就是要集中优势,发展有特色的钢管集团。当前是进行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较好时期,一是中央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二是有些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很大困难,希望加入有实力的企业集团。从钢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应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促进国有、民营企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平台,促进国有企业的装备、技术和人才实力与民营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活力的融合,以期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操作方式上,在资产重组一时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可采用委托经营、租赁的方式,实现有效的联合。由不同地区,不同机组组成的钢管集团,可根据集团内各机组的特点,进行合理分工,使其能够在产量最大、质量最好、规格范围相对较少、生产成本最低的品种及规格上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机组生产能力。一套机组只生产最适宜和尽可能少的品种、规格,达到“工具配置最少,生产效率最高,产品质量最稳定,制造成本最低”的目的。同时,还要兼顾该机组所在的地区和运输条件,尽可能将合同安排在靠近用户的机组中生产,减少运输成本。
(2)提高产品集中度,就是要根据企业的资源优势,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放弃那些没有优势的产品,做强、做大本企业最具竞争力的少数产品,提高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市场话语权。要做强、做大本企业的优势产品,应对生产线进行认真梳理,对影响产能发挥和质量提升的“瓶颈”环节进行改造。这也是无缝钢管设计研究院所、设备制造厂家在今后一段时间应关注的重点。
2.3 实施结构调整和低成本战略
我国经济的“新常态”,对钢管企业而言,既是压力、挑战,更是动力、机遇,应认真做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
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企业要结合实际,从自身装备、工艺技术水平、人才优势、生产成本、区域优势和资源控制程度出发,找准市场定位,不可盲目跟随。尽管我国钢管行业的现状是低端产品严重过剩,部分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每年尚有25万t左右的进口量;但毕竟高端产品需求有限,还需要配套相应的生产和检(化)验手段,投资大。一旦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小而投资相对较大的高端产品出现过剩,企业的生产经营将更加困难。
在品种开发中,要密切关注海洋工程、核电工程、新型石油开采工程等新兴市场,重点开发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高精度等高性能钢管产品;要瞄准进口产品进行“顶替性”开发;要介入下游用户的早期研发,充分了解用户对钢管产品性能的要求,从而为客户提供更高性能的产品和个性化服务。还要关注新的制造方式的发展,比如3D打印技术的发展。
除要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品种结构调整外,还要下大力气降低生产成本。纵观处在相同外部条件下的钢管生产企业,无论是国有大型企业,还是合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凡是经营效果比较好的,甚至有利润的企业,要么就是其相当比例的产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有特色,要么就是在制造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
降成本的关键是要进行“对标”,将涉及产品制造成本,产品质量的行业先进经济、技术指标作为本企业追赶的目标。通过立标—对标—达标—创标4个过程,找出影响本企业制造成本高的主要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分步推进。
2.4 高度重视节能、环保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力度的加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目前,钢管企业环保投入欠账较多,有些企业的噪声大、粉尘多、废酸废水处理工艺落后等问题还十分突出,挥发性气体和烟气排放的指标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加大环保投入才能适应新的减排要求;否则,企业将很有可能因为环保问题面临巨额罚款甚至被迫关停。
2.5 加强工艺研究和装备的国产化工作
品种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需要有原创性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纵观我国钢管行业的发展历程,虽然已经是世界钢管产量和消费量第一大国,钢管自给率超过了99%,生产装备也属世界一流水平。但客观地讲,我国的钢管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购买他人的技术和装备永远不可能生产出超越他人的产品。要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钢管强国,我们必须加强对钢管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的研究,走“引进、消化、再创新”的道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技术,摆脱对国外技术和装备的依赖。
近年来,以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通泽重工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无缝钢管设备制造企业,在连轧管机国产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后,还应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从工艺研究、设备制造、自动化控制水平等方面加强研究,取得更大成果。
2.6 延伸产业链
延伸产业链是钢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抓好钢管主业经营的同时,要重视产业链的延伸,发展钢管深加工业务。在当前钢管市场微利乃至不盈利的格局下,钢管企业应从产业链的延伸上积极同下游企业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