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
中国与巴西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早在1993年,两国就已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6月,中巴关系已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建立了外长级全面战略对话,反映了两国关系的全球性和战略性。而在两国的经贸往来当中,农业合作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重要地位不仅表现在双方农业贸易额的逐年增加以及相互之间的农业投资的增多,还体现在两国日益频繁的农业科技交流以及农业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到访巴西则把两国之间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农业贸易、农业投资以及农业科技交流等方面来观察和探讨两国之间的农业合作发展。
一、 中国巴西农业合作的背景
中国与巴西之间在农业领域上的合作与接触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1812年,巴西皇帝下诏引进中国劳工到里约热内卢附近的茶叶种植园工作。1900年,又有大批华人迁移到圣保罗从事农业活动。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农业合作是与两国的国情以及当今世界的经济背景为基础的,主要表现在两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互补、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欧美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的间接影响。
两国产品结构的互补为两国开展农业贸易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出口到巴西的产品大多是制造业产品,其中多数是鞋类和服装等低附加值产品。此外,中国也向巴西出口机械工具和设备等较为复杂的产品。中国虽是农业大国,但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有限,故对农产品产生巨大需求。而巴西的农业资源却得天独厚,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十分丰富。巴西仍处在拓展农业边疆的阶段,耕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很多人都认为,巴西是“21世纪的世界粮仓”。巴西在大豆、棉花、咖啡等农作物的生产和出口上占据重要地位。巴西的畜牧业也发达,养牛头数和牛肉产量位居世界第2位。此外,巴西在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方面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巴西是中国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和战略物资不可或缺之地,是中国国际化走出去战略的要地。中国尽管在农业资源方面不及巴西,但中国在农产品价格调控,农产品流通运营机制等方面的经验还是值得巴西学习和借鉴的。基于此,中国与巴西的农业合作对两国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两国可以通过贸易、投资、技术交流等手段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最终实现双赢。
两国相关农业政策的扶持对两国各自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两国都把积极开展农业合作作为实现本国市场多元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长和人民的巨大需求,对农牧等大宗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拥有丰富农业资源和较好农业投资环境的巴西自然成为中国企业投资与合作的重点。中国已决定成立中拉农业部长论坛、中拉粮食应急储备机制以及中拉农业合作发展专项资金等。中国也积极给予本国企业各种优惠政策以与拉美国家展开农业合作,尤其是与巴西的农业合作。两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农业方面的沟通协作。2004年卢拉访华、2011年罗塞夫访华以及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巴西都为中巴农业合作铺平了道路,其它主管农业问题的高官也对中巴农业合作持欢迎积极态度。巴西还向我国派出农业专员以增加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并希望进一步拓展农业合作领域。总之,除了在农业购地等问题上巴西持有谨慎态度外,巴西对于中国的农业合作信心满满,并积极在农业的各个领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最近几年发生在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也加快了中国与巴西之间农业合作的步伐。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促使金砖国家加强南南合作,以抵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投资减少,巴西与他们的经济关系开始出现松动。例如,巴西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占巴西对外贸易的比重在2008年是13.85%,2012年是11.01%,而到了2013年这个比重又降到了10.14%。而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却需求旺盛,尤其在农副产品方面这种需求更加突出,从而为巴西农副产品的出口赢得了市场。2009年中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2010年成为其第一大投资国。巴西财政部负责经济政策的副国务秘书巴勃罗·丰塞卡认为,中国对于巴西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巴西外贸顺差的四分之一来自于对华贸易。不难看出,在欧美国家经济经历寒冬的同时,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农业合作却如火如荼展开,并进一步深入推进。
此外,中巴之间农业合作的顺利展开还得益于两国国内政治稳定以及在双边和多边框架内的有利因素。巴西自1985年以来结束军人独裁以来,国内整体上保持着稳定局面。卢拉上台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增强,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为与其他国家开展农业合作提供了有利环境。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中巴两国也在上海合作组织、南方共同市场以及金砖五国等框架内加强互利合作,并联手共同帮助非洲等地发展现代农业,以解决非洲的农业和粮食问题。
二、 中国巴西农业合作的发展及前景
(一)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自建交以来,中巴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飞速发展。在1974年两国刚建交时,双边贸易额只有1742万美元,到上世纪90年代两国年均贸易额已增至14.94亿美元。进入21世纪,两国贸易额进一步攀升,2012年,巴西对中国出口农产品179.75亿美元,到了2013年,中国首次超过欧盟,成为巴西农产品最大出口目的国,巴西进口中国农产品总额也达到228.8亿美元。
在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中,大豆及大豆制品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据巴西商务部统计,从2010到2013年,巴西每年出口的大豆约有一半销往中国。而根据我国商务部的统计,2013年1月到8月期间,中国购进了4100万吨大豆,其中巴西大豆占到了2390万吨,占到了58%;2013年6月,中国又批准进口包括孟山都 Intacta RR2品种在内的三种巴西产转基因大豆,避免了当时的贸易摩擦。 此外,巴西大豆产量在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与巴西大豆产量提高相伴随的是,中国在2014年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总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4年1至7月,巴西就向中国销售大豆2090万吨,已接近去年向中国出口大豆的全年规模。由于中国市场对大豆的需求将出现持续走高的态势,势必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大豆贸易。同时,包括咖啡、蔗糖、肉类等也将是巴西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而中国向巴西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加工食品、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总体上缺乏比较优势。endprint
尽管中国许多农产品在产量上位居世界前列,但出口能力相对较弱,这也是导致中巴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逆差地位的主要原因。2001年以来,中国对巴西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一是因为巴西货币雷亚尔大幅贬值导致出口竞争力增强;二是巴西的贸易保护倾向严重,对中国农产品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不利于部分中国农产品进入巴西市场。中国和巴西向对方出口的农产品类别都比较集中,中国以加工类农产品出口为主,但规模较小;巴西主要以咖啡、大豆等农产品出口为主,产品数量大并且集中。因此,中国在中巴农产品贸易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贸易逆差的局面长期存在。蔬菜和蔬菜制品是中国对巴西出口的农产品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不过,巴西并不是中国蔬菜出口的主要市场,在双边农业贸易中所占比例很小。
中国和巴西在农产品质检等领域内的合作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两国的农产品贸易。2014年,中方宣布解除巴西牛肉输华禁令,以恢复双方牛肉贸易,并承诺将加快解决巴宠物食品进口问题。双方承诺对中方水产和肠衣出口企业在巴注册和巴西牛肉、猪肉、禽肉出口企业在华注册工作给予特别重视。巴西承诺修订进口牛羊肠衣卫生要求,以便保障中国输巴牛羊肠衣贸易正常开展。
总的来看,两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积极良性发展的势头仍是主流,随着两国宏观经济态势稳定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将进一步得以扩大和深化。
(二)中巴农业投资合作的发展
两国之间相互进行农业领域的投资也是其农业合作的重要内容,其中中国对巴西的农业投资是主流,在2010年,巴西就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仅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项目,投资额就高达126亿美元。
就在这一年,巴西新任总统罗塞夫访问中国,和中国签订了面向2010—2014年的《共同行动计划》。该计划同意设立投资工作组,以期沟通双向投资信息和机会,并着力推动中巴在投资领域开展合作。这份计划为中国的一些国有企业投资巴西农业提供了政策保障。实际上,罗塞夫这次访问中国的目标之一就是向中国企业介绍在巴西的农业投资机遇和投资项目,以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去巴西投资。2011年4月19日,巴西农业部长瓦格内尔·罗西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巴西欢迎中国企业到巴西投资开发农业,巴西也将为中国投资企业提供合作的机遇。他在北京访问期间,巴西农业部与中国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别进行了会谈,探讨了扩大双方农业贸易和科技合作的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
国内大型国企和巴西的相关农业组织也在中国向巴西的农业投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引领者中国向巴西农业投资的方向。中国重庆粮食集团投资5亿元在巴西的巴依亚洲建立一个集大豆加工、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一体的大豆圈产业链食品工业园区,该州也是重庆粮食集团在巴西主要的大豆种植基地,还投资建造了一座年产量115万吨的大豆压榨工厂。另外一方面,巴西农业和畜牧业联合会(CNA)也在北京成立代表处,期待未来进一步扩大巴西农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并吸引中资企业未来对于巴西进行投资。
中国在巴西的农业投资的另一个重要项目,是投资于巴西的基础设施建设。巴西虽然农产品产量十分可观,但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农产品的运输问题成为巴西拓展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瓶颈。作为巴西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投资于巴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巴西农业物流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更有利于中巴农业合作的长久发展。例如,中国投资于巴西亚马逊州的通往大西洋各港口的铁路,将极大地方便巴西内地农副产品的外销;同时,中巴双方还决定进一步促进粮食、食品加工等农业领域和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设施等农产品运输物流领域的双向投资。巴西吸引华资的愿望是十分迫切,而巴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也会有效削减我国从巴西运输农产品的成本,从而达到中国、巴西在农业领域的双赢局面。在2014年中国农业部部门预算项目《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指南》中提出,要推动我国的对外农业合资,支持企业到巴西等国开展农业投资开发区建设,这无疑更有力推动我国对巴西的农业投资,并将投资领域进一步深入和扩大。
当然,中国在巴西农业领域内的投资并非一帆风顺,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在巴西的购地问题上。2010年6月,巴西总统卢拉要求准备一项法案,收紧外国投资者在巴西的土地所有权,甚至连已经被授予土地许可证的也有可能被撤销。不难看出,中国在巴西农业部门的投资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尽管巴西政府在土地问题上持谨慎态度,但这并未对中巴农业投资向着积极良性方向发展产生太大影响。中国对巴西农业的投资不仅有利于满足中国对农牧产品的需求,还极大优化了巴西国内基础设施,为巴西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中巴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发展
除了农业贸易与投资,两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是两国农业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农业科技方面,巴西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面。巴西在酒精和糖厂的建设、生产技术以及酒精汽车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巴西主要的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是“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和“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分别成立于1973和1974年,均隶属农业部。它们还经常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私人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
巴西在大豆品种改良、高产品种的培育以及生物工程等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巴西为确保粮食安全,正通过全球布局战略加强技术交流,以提高创新能力。2009年5月,巴西总统卢拉访华,在两国领导人签署的联合声明中,明确了中巴联合实验室设在中国农科院;巴西农业部农牧业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等机构签署有农作物基因材料、生物技术方面的多项交流合作协议,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转基因棉花技术合作协议。2012年8月8日,应邀率团访问巴西的中国科技部长万钢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与巴农业部长菲略为中巴农业科学联合实验室揭牌,标志着我国第一个海外农业科技联合研究平台正式成立。这是我国面向拉美国家的第一个农业科学联合实验室,也是我国在国外设立的首个农业科学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的成立将有效发挥、利用中国农科院与巴西农牧业研究院各自的科研优势,推动两国在遗传资源、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食品加工技术、畜牧兽医、农业生态和环境科学、草原科学等领域的合作。endprint
中国在基因材料等方面为巴西提供了方便,巴西也向中国提供农业信息化应用等先进技术,两国在生物技术、生物质能源技术以及农牧业生产技术等领域内也加强了合作。同时,两国还进一步加强动植物优良种质资源的交流,如在2012年6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西联邦共和国政府十年合作规划》中,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巴西农牧研究院就优质植物、动物种质、生物技术、沼气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大豆生产、水果加工、养牛、水产品和动物疾病控制)交流信息和开展联合研究。该规划还强调在农业领域的研发,以便在粮食安全、功能性食品、食品技术和营养品等方面增加附加值、提升生产率,并从对方经验中获益。
2014年是中国巴西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取得较大发展的一年。在2014年7月17日的达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双方表示对在中巴高委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成立生物安全和生物技术工作组,并签署巴西输华玉米植物检验检疫议定书表示欢迎;两国一致认为,在农业科学研究以及农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十分必要,两国将继续致力于强化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遗传资源获取及成果分享的国际机制,并在生物多样性大国联盟框架下保持良好协调。此外,在2014年中国农业部预算项目《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指南》中,我国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全球战略布局,建设中国---拉丁美洲农业生产加工示范园,支持与巴西等拉美国家开展农作物种植示范和技术推广项目。与此同时,还提出要搭建国际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与巴西等国建立中拉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等,这一项目将会有效促进中巴两国的农业科技合作,并以双边带动多边,推动我国与整个拉美地区的科技互利合作。
三、 对中巴开展农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第一,加快拓展中国对巴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尽管我国最近几年已在巴西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但力度还远远不够,巴西内陆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仍无法顺利运输至港口。巴西铁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很多铁路都是零星分布,没有形成联通国内各地的铁路网络。巴西的河港与海港建设也相对滞后,港口严重负荷,运输能力有限。因此中国应加大在巴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入力度,重视在巴西建设综合性、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体系方面展开合作。在2014年7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巴西鼓励中方企业参与巴西有关项目招标,尤其是连接米纳斯吉拉斯州卢卡斯里奥韦尔迪市和戈亚斯州坎皮诺尔特市铁路段招标。这不失为中国巴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一个重要契机。此外,在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我国也应当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努力推进中国与巴西进口农产品的多元化。目前我国从巴西进口的农产品多为大豆、咖啡等作物,进口种类相对单一。实际上,巴西是世界上诸多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除大豆和咖啡外,柑橘、玉米、肉类等农作物也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增加自巴西进口的农产品种类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农产品来源市场的多元化,加强中巴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还对巴西的经济发展大有裨益。例如,2012至2013年度,巴西玉米总产量为8130万吨,其中1980万吨用于出口,但对华出口量仅为80万吨。一旦巴西能够实现玉米对华全面出口,每年出口量将增加1000多万吨,价值40多亿美元,这将极大地促进巴西农业的发展。此外,两国政府及相关团体也应力图打造、拓宽两国农牧产品贸易和投资的平台,进一步扩大并提升两国在农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力促双方尽快成立农产品商贸办事处等相关机构以形成专门化的对口合作平台并使其常规化、制度化,以加强巴西农牧产品在华出口的多元化。
第三,进一步加强中巴农业科技领域的互利合作。中巴还应进一步加强在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互利合作。应加大农业机械产品的合作创造推广力度和农业品种和技术的补充与共同研发,并加强农业产业的合作开发,即中国企业到巴西建设农庄、共同开发农业新产业或出口产业;此外,两国还应加强在生态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低碳农业是巴西近些年来大力鼓励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政府不仅从政策上扶持,还提供了专门的低碳农业贷款。低碳农业计划覆盖巴西全国,实施时间为2010年至2020年,包含的7项内容中有6项为低碳农业转变技术。巴西政府提出,在不超过2年的时间内,低碳农业应满足社会要求。巴西政府预计,这一计划的总投入约为1970亿雷亚尔(约合820亿美元),资金主要来自政府预算和贷款。巴西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就,如将大量的贫瘠和酸性土壤改造成肥沃良田,在热带地区种植原非热带植物,实施生态种植方式等。巴西农业研究所还在研究一套整体方案,旨在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以改善土壤质量,并保证农产品产量。加强两国在上述领域的合作不仅有利于把两国的农业和能源合作引向深入,还会有效减轻我国的能源压力,有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第四,积极开展中国与巴西人文领域的民间交流。 两国在农业合作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因素。中巴两国相距遥远,两国除了在经济领域内联系较为密切外,在文化以及民间交流等方面联系较少。中国很少有既熟练掌握葡萄牙语又对巴西历史文化有所了解的人才,而巴西对中国的了解更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片面和误解。在政府层面,巴西的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十分复杂,政府办事效率不高,且政府和普通民众对中国四处购买土地和大宗商品颇为反感。一些农产品加工厂不仅要得到地方政府的同意,还要取得环境许可,从而导致中国企业在巴西经营受阻。因此,中国的企业和个人应加强与巴西当地社会的接触,充分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努力培养针对巴西的各种商务人才和外交人才;我国各级政府还要积极加强与巴西联邦政府和地方各州政府的疏通,以减少由于审批过程复杂等原因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中国企业本身在巴西进行生产经营的同时,也要努力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消除由于生态破坏而导致的我国企业与当地政府、民众和相关环保组织的矛盾与纠纷,实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推动中巴之间的农业合作。
第五,进一步提升中巴两国参与全球农业资源配置的能力。应进一步向多边和区域框架内扩展和深化。在对非洲的农业援助和支持方面,两国虽积极合作,协调并进,但并未彻底摆脱发达国家对非洲农业控制的影响。例如,由于西方国家反对津巴布韦进行土地改革,使得中国与巴西在土地的获得以及农业品种改良等方面遇到很大阻力。因此,两国进一步加强农业合作,并携手非洲国家共同抵制来自西方国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非洲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两国政府应大力推动两国企业在非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巴两国主动参与全球农业资源配置的能力。两国还应在上海合作组织、南方共同市场、金砖四国乃至WTO等框架内进一步深化合作,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其中,互利共赢,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中巴两国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的领头羊作用,并促使国际经济秩序向着有利于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吴白乙:《拉美黄皮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Recent Baumann:“Recent Features of the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Brazil and China”,Presentation at the Shanghai Forum ,May,2009.
[3]李放、卜凡鹏:《巴西—“美洲豹”的腾飞》,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3。
[4]ECLAC (Ecom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rn), Brasilia Office, Statistical Report of the Brasilian Economy, 2013.
[5]海关总署(www.customs.gov.cn) 2014年2月19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