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海霆,邢晓越,刘 洋
(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处,辽宁 沈阳 110001)
成就目标定向是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分为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其中学习目标定向又分为学习趋近目标和学习回避目标;成绩目标定向又分为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1-2]。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和特征,分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3-4]。本文旨在研究成就目标定向和时间管理倾向之间的关系。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5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并收回,得到有效问卷502份。其中男生191人,占总数的38.1%;女生 311 人,占 61.9%。
调查问卷包括:
1.成就目标定向量表:采用刘惠军等[5]修订的成就目标定向量表。量表共29题,包括学习趋近目标(共9题)、学习回避目标(共6题)、成绩趋近目标(共9题)和成绩回避目标(共5题)四个分量表,采用5点记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2.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采用黄希庭、张志杰[3]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量表共44题,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分量表构成,每个分量表所包含的项目数分别为10、24和10,采用5点记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应用相关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由表1可见,学习趋近和成绩趋近的分数分别为3.51和3.47;学习回避和成绩回避的分数分别为3.38和2.28。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的分数分别为3.53和3.52;时间监控观的分数为3.17。
表1 成就目标定向和时间管理倾向的平均分(M)和标准差(SD)
由表2可见,学习趋近、学习回避、成绩趋近与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成正相关;学习趋近、成绩趋近与时间效能感成正相关;成绩回避与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成负相关。成就目标定向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相关性。
表2 成就目标定向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见,学习趋近和成绩趋近的得分较高,学习回避和成绩回避的得分较低。这可能与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关。目前,国家的教育体系越来越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加深了对于学习的理解。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的得分较高,而时间监控感的得分较低。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关于时间对其发展的意义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并且关于时间管理的能力也有较好地估计。而本研究的学生选择的是大一新生,他们对于大学环境还没有完全适应,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惰性,对于学习的目标和生活的计划不明确。
由表2可见,成就目标定向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相关性。这与张丽娟、鲁忠义[6]的研究结果相似。学习趋近、学习回避、成绩趋近与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成正相关;学习趋近、成绩趋近与时间效能感成正相关。这说明目标明确的学生,大多会合理地安排时间,以达成目标;对于时间安排较合理的学生,当确定某一目标后,大多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目标。而成绩回避与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成负相关。这说明此类学生不善于驾驭时间,不能明确预测目标的出现,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
相关研究表明,成就目标定向和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成绩均有相关性[7-8]。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具有积极的意义。从本研究中认识到:(1)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应该注重学生在时间监控方面的教育。(2)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学生自我时间的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的成就目标定向。
[1]李茹锦.不同成就目标定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梁国胜.中小学生成就目标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
[3]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4]李茹锦,华晓腾,司继伟.不同成就目标类型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特点[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3):29-32.
[5]刘惠军.成就目标定向对工作记忆广度和控制性提取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
[6]张丽娟,鲁忠义.大专生成就目标定向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06,31(4):69-73.
[7]Bouffard T,Boisvert J,Vezeau C,et al.The impact of goal orientation on self‐ regulation and performa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5,65(3):317-329.
[8]Pintrich P R,De Groot E V.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8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