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2-03 10:12赵琳
科技资讯 2014年26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环境

赵琳

摘 要:当前地质环境监测中存在监测范围有限、资金缺乏、手段落后、队伍不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尽快完善监测体系,科学部署监测工作,制定完整监测流程,集成监测网络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共享。

关键词:地质环境 监测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P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225-01

地质环境监测是为政府行使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社会工作,其监测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依据。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飞速发展,生产及各种工程建设活动引发了如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及水土化学异常等,不仅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尽快分析研判当前的地质环境监测形势和问题,建立健全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方法,及时掌握地质环境变化的信息,为防止地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和治理地质环境灾害提供可靠的依据。

1 当前地质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1 监测网络不够完善

现有的地下水监测网点较少,分布不够均匀合理。专门的监测井少,很多监测井由于和农田用水共用而淤堵或损毁情况严重。自动化监测点点数较少,建设成本高,且由于太阳能板老化、探头不灵敏等突发性问题容易造成数据的不连续。监测点建设布局不够合理,监测内容单一,目前地质环境监测主要以地下水监测和地面沉降监测为主,地下水环境监测也主要是水位、水质、水温、水量等,其他地质环境监测还远没有形成系统,工作面过窄,方法单一,不能较全面地掌握地质环境变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

1.2 监测资金不足

自动化监测、遥感监测等先进监测手段的建设和后期维护,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尽管凭借各种经费支持,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得到了必定的优化和完善,监测才能也有必定程度的提升,但总体上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仍处在专项投资缺乏,资金来源不稳的状况,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建造速度、掩盖规模和运转才能还赶不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3 监测数据未得到有效利用

目前,与地质环境监测有关的技术标准还很不完善。现有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多是以地质调查与监测项目为根本建立起来的,专业性较强,且很多数据不集中在各项目承当单位,没有得到及时有用汇总。因为不一样项目选用的数据收集、汇交、检验的规范不一样,数据质量有高有低,难以归纳使用与动态更新。信息动态更新保护及交流机制没有建立,短少数据同享与服务机制,构成各种数据之间关联性差,滞后性较强,使用体系之间数据无法互通,严峻抑制了数据同享服务和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的展开。

1.4 监测队伍良莠不齐

环境监测部队素养与急迫的局势和深重的使命发展不协调。现阶段监测人员才能遍及不强,知识构造老化,业务才能不高,己经变成抑制环境保护工作疾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监测组织的业务训练仅仅是限制在省市级,很少延伸到底层监测部分,致使监测人员业务才能良莠不齐,优秀人才缺乏,科研才能不强,使得实践环境监测中呈现的问题不能疾速有用的处理。市级监测机构不健全和资料汇交难等实际问题。地市开展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配置的工作人员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公益性功能的发挥。

2 对提升发展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建议

2.1 点面结合,科学部署地质环境监测网点

地下水监测网的布置应该结合实际的需要,全面的考虑到矿泉水开发区、地热分布区以及地面沉降区等不同区域的各种需求,在目前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点的基础之上,以保护环境以及开发资源为根本原则,建造并逐步完善全国范围内的地下水监测网络。

2.2 制定标准,规范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流程

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监测实施准则以及监测技能需求,例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能需求、地面沉降监测规程以及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等等。

2.3 搭建平台,综合集成地质环境监测信息与成果

在优化现有网络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国家,省,地(市)级的信息汇总和传输网络,实现了地质环境监测材料的数据共享和集成感应监控的效果。监测资料分享,分享内容包括地下水,突发地质灾害,地面塌陷,矿山地质环境,土壤和水环境监测各种类型,如播放,各级共享的数据和各种监测数据从收集到的力量材料,实现了监控用的材料。感应式集成监控效果,就是用各种材料和数据监控,“图片是一种特殊的”和“一图多用”,建立地质环境信息动态更新机制相结合,研究地质之间的因果关系环境的变化,塑造成国家宏观决策提供支持,及时的技术信息,地质环境监测结果,为政府的出色表现,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2.4 多管齐下,健全完善监测体系

为保证地质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必须健全和完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如积极构建以政府管理为核心的监测体系,以该体系为基础确定所需采取的法律法规、工作内容、参照标准等。其次,应提高对环境相关软件的重视程度,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不止需要在硬件设备方面投入相应的资本,更要提升对人力资本的注重程度,丰富监测内容,增强海咸水入侵、矿山地质环境、地下水超采等方面的监测。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城市地质环境日趋恶化。随着经济和工程活动的加强,将会有更大的变化,出现更多的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方法,及时掌握地质环境变化的信息,为防止地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和治理地质环境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奚旦立.环境工作手册-环境监测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9.

[2] 马红磊.影响环境监测结果的因素分析[J].山东环境,2012(7):183-184.

[3] 叶付勇.关于我国现行环境监测体制的反思[J].北方环境,2011(6):9-10.

[4] 孙慧芳.环境监测工作质量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1(8):199-200.

[5] 贾卫,李蕊,陈春飞.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分析[J].广州化工,2013,39(23):125-126.

[6] 王耀琴,杨顺生,王文勇.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J].中国测试技术,2013(3):45-46.

[7] 吉军凯.浅论基层监测站环境监测管理现状[J].经营管理者,2012(8):208.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环境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环境清洁工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漫观环境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