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联英
摘 要:震后玉树藏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是我们在重建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震后玉树藏族民间文化传承所处的一般环境(PEST)的基础上,探讨文化传承的渠道,找出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语言传承 再学习 成员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209-02
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一个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用达尔文的观点来讲就是“优胜劣汰”,调适自身来适应环境就成为最主要的存续手段,因此,每一种文化在存续的过程中都必须学会学习新的行为模式以便于更好的进行可持续发展,由于它不是一种生物行为,所以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哈维兰的《文化人类学》中,就对文化的传承界定了三种模式:即语言传承;重新学习自身文化和因时因地为其成员提供保护的能力。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玉树藏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同样延续了这样的模式。
1 语言传承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与40年代就有“人们的语言是否实际上决定人们如何思维,因而塑造其文化本身”的讨论,美国人类学家本杰明·李·沃尔夫经过对霍皮印第安人语言研究经验得出了“语言相关性(Linguistic relativity)”的理论,指出语言并不只是把我们的观念和需求转化为声音的编码过程,确切的说,它是一种塑造力量,它们反映并展现社会结构、共同观念和群体及人民关心的事情。然而在研究藏语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问题就是群体间的语音和词汇差异是促使语言变化的重要力量,其中一种变异形式就是(dialects)。方言。虽然只是在一定的地域中通行,本身却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具备了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这些要件足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同一个民族的各种地方方言是这个民族的共同语,一般总是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语言特点。藏区共存在三种藏语方言(Tibetan dialects),分别为卫藏、安多和康方言。方言的分界线可能在心理、地理、社会或经济的方面,但是这些界限不是很清楚,比如说玉树属于青海的康区,地理位置上临近四川,讲的是康方言,而青海的其他地区多属于安多地区,多讲安多语,二者虽同享一种藏文,但当讲两种方言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交流却是非常困难的。另外玉树州虽然作为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其中仍然夹杂有汉族以及其他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或者方言对藏语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2 自身文化的再学习
从总体上来看,玉树地震前后出现文化断裂是不可能的,只是在延续和传承上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需要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就回到了我们探讨的重心,即怎么样进行自身文化的再学习。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学习的过程一定会受到灾后重建工作的影响,其中包括政策法律环境变化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还包括经济环境以及技术环境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就政策法律环境方面来讲(Politic),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做出了相应的行动,文化部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中紧急划拨300万元,用于玉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并能充分注意到在整个重建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藏族文化习俗,符合玉树实际,既超前考虑,又具有可操作性。
就社会文化这一因素来讲(Social),有两方面的力量在进行拉锯战:一是现代文化观念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二是震后重建过程中民族认同等方面的原因,一些主要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民间文化趋于削弱,另外青少年则更多迷恋于外来的文化,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缺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特别是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缺乏双语人才等等因素都成为阻碍因素。
就经济环境来讲(Economy),它和政策法律环境是互相影响的,特别是震后大幅度的政策倾斜,对于整个玉树来说,是进行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特别是政策中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大力提倡,确定了以旅游促发展,以旅游促进文化进步的基调,为当地人民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在震后的土壤上发展,面对的更多的是挑战。
就技术环境来讲(Technology),应该是各种因素中最具挑战性的因子了,就震后抢救措施来看,因为不及时以及没有相应的措施造成了延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对损毁的文字以及音像材料进行修补,这方面的损失还是比较大的。我们从玉树的重建中可以看到,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大改善,很多学校的多媒体设施都是最先进的,这为日后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怎么样能使这些硬件设施应用到实处,有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才是重建中不可忽视的最重要的课题。
从上述因素来看,在重新学习自身文化这个范畴里,玉树藏族民间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面临的SWOT环境是(如图1):在PE两个领域是我们发展的最大动力,这里有国家的政策扶持,有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并且有大量的就业机会;在S领域则是优势和挑战并存,因为重建的过程中,有大量的非藏族文化背景的人员涌入,除了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肯定也会出现文化与观念之间的碰撞冲突,怎么样进行调适是我们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在T这个领域,正如前文分析,是整个发展过程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不是一个单单只靠资金就能解决的问题,也注定将是一项耗时又耗力的工程;E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领域,既有优越的发展环境,又不具备高速稳定发展的土壤,所以是一个采取扭转型战略的领域。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玉树藏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课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3 因时因地为其成员提供保护
这里要探讨的是文化能否为其成员提供长久的保护,也就是说通过文化媒介的调适,人们形成的各种做事的方式,他们拥有的可用的资源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维持生计并能形成一整套有利于成员发展的模式。调适是有机体在其环境方面造成的变化环境在有机体内造成的变化之间的互动过程。它确立了人口的需求与其环境潜能的动态平衡。尤其是在社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的情况下,如何形成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生计模式就成了首当其冲的研究课题。endprint
调适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也就是说环境和群体之间是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个体之间存在遗传资质的差异,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个体之间存在后天人力资本投入(知识、技能)的差异,在和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个体所呈现出来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因为大部分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不合理互动的影响。调适的单位包括有机体(人类)和环境,也就是人类学家早已提出的生态系统(ecosystem),他们强调,必须考察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不只是最明显的技术方面。因为传统的生计模式被改变,加之后续产业滞后,移民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等因素,调适就变得非常困难)被挑战,加剧了个体之间的差距,也造成了地区差距,这时会加剧个体/群体对曾经赖以生存文化存续方式的怀念,对于玉树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明显的抵触。
我们通常意义上讲到的融合,在玉树显得比较特别,会讲藏语的其他民族的比例比较高,这种情况同样在青海安多藏区存在,比如黄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震后的重建工作中,双语人才的稀缺也造成了铺展工作的障碍。尤其是当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明显不同的情况下,当地群众很难一下子接受援建人员的一拥而入。这种调适过程同样存在于援建人员当中,除了观念、信仰、生活方式之外,援建人员同样要调适自己的身体,包括克服高原反应。所以从以上情况来看,这种调适行为是双向的。为了避免落入双方只考虑自身而造成的恶性循环,当地政府应该从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给双方营造一个良性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包括在平时对援建人员进行宗教信仰、藏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等方面的教育,对当地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我们可以结合图1来看,除了旅游业的兴起可以称之为是一种机遇大于挑战的因素外,基本上玉树的重建工作都是弱势强于优势,挑战大于机遇,所以在重建的过程中,战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因时因地的为成员提供保护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一个课题。
4 结语
在震后走访玉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震区藏族群众在语言能力、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适应、包括对政府的各项政策的理解都比之前有了很明显的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对待本民族的文化的传承上,也有很多群众表示很迷茫,比如藏语和藏文怎么能协同发展,藏语和汉语怎样共生共存,怎样在外来文化大量冲击的前提下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纯粹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今后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玉树作为整个青海省比较有特点的藏区(青海其他藏区属于安多区,玉树属于康区),在语言、服饰、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安多区信奉黄教,玉树为红教)等方面与其他藏区有着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震后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缺乏藏汉双语心理辅导及咨询方面的专业人才,延长了心理恢复和重建的时间,这些都是在重建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所以,综合前文(图1)的论述,我们发现,在SWOT这几个象限,震后玉树藏族民族间文化的传承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又有难得的发展机会,比如在SO这个象限,我们就可以采取发展战略,以政府的各项政策和当地人才为依托,借助旅游业为契机,大力开展发展战略,而在WT这个象限,我们则要大力引进人才和技术,转变观念,方能化腐朽为神奇。在不同的象限,我们要面对不同的环境,但总的来说,从重建的步伐和成果上来看,我们仍然能够预见玉树藏族民间文化一定会有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97,115.
[2] 曲青山.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盒建设宣传报道集[M].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2007:72-73.
[3]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玉树抗展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总结[R].2010.
[4] 陈玮,鲁顺元.玉树灾后重建与藏族传统文化保护[J].中国藏学,2010(3):168-175.endprint
调适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也就是说环境和群体之间是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个体之间存在遗传资质的差异,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个体之间存在后天人力资本投入(知识、技能)的差异,在和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个体所呈现出来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因为大部分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不合理互动的影响。调适的单位包括有机体(人类)和环境,也就是人类学家早已提出的生态系统(ecosystem),他们强调,必须考察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不只是最明显的技术方面。因为传统的生计模式被改变,加之后续产业滞后,移民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等因素,调适就变得非常困难)被挑战,加剧了个体之间的差距,也造成了地区差距,这时会加剧个体/群体对曾经赖以生存文化存续方式的怀念,对于玉树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明显的抵触。
我们通常意义上讲到的融合,在玉树显得比较特别,会讲藏语的其他民族的比例比较高,这种情况同样在青海安多藏区存在,比如黄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震后的重建工作中,双语人才的稀缺也造成了铺展工作的障碍。尤其是当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明显不同的情况下,当地群众很难一下子接受援建人员的一拥而入。这种调适过程同样存在于援建人员当中,除了观念、信仰、生活方式之外,援建人员同样要调适自己的身体,包括克服高原反应。所以从以上情况来看,这种调适行为是双向的。为了避免落入双方只考虑自身而造成的恶性循环,当地政府应该从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给双方营造一个良性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包括在平时对援建人员进行宗教信仰、藏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等方面的教育,对当地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我们可以结合图1来看,除了旅游业的兴起可以称之为是一种机遇大于挑战的因素外,基本上玉树的重建工作都是弱势强于优势,挑战大于机遇,所以在重建的过程中,战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因时因地的为成员提供保护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一个课题。
4 结语
在震后走访玉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震区藏族群众在语言能力、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适应、包括对政府的各项政策的理解都比之前有了很明显的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对待本民族的文化的传承上,也有很多群众表示很迷茫,比如藏语和藏文怎么能协同发展,藏语和汉语怎样共生共存,怎样在外来文化大量冲击的前提下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纯粹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今后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玉树作为整个青海省比较有特点的藏区(青海其他藏区属于安多区,玉树属于康区),在语言、服饰、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安多区信奉黄教,玉树为红教)等方面与其他藏区有着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震后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缺乏藏汉双语心理辅导及咨询方面的专业人才,延长了心理恢复和重建的时间,这些都是在重建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所以,综合前文(图1)的论述,我们发现,在SWOT这几个象限,震后玉树藏族民族间文化的传承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又有难得的发展机会,比如在SO这个象限,我们就可以采取发展战略,以政府的各项政策和当地人才为依托,借助旅游业为契机,大力开展发展战略,而在WT这个象限,我们则要大力引进人才和技术,转变观念,方能化腐朽为神奇。在不同的象限,我们要面对不同的环境,但总的来说,从重建的步伐和成果上来看,我们仍然能够预见玉树藏族民间文化一定会有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97,115.
[2] 曲青山.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盒建设宣传报道集[M].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2007:72-73.
[3]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玉树抗展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总结[R].2010.
[4] 陈玮,鲁顺元.玉树灾后重建与藏族传统文化保护[J].中国藏学,2010(3):168-175.endprint
调适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也就是说环境和群体之间是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个体之间存在遗传资质的差异,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个体之间存在后天人力资本投入(知识、技能)的差异,在和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个体所呈现出来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因为大部分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不合理互动的影响。调适的单位包括有机体(人类)和环境,也就是人类学家早已提出的生态系统(ecosystem),他们强调,必须考察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不只是最明显的技术方面。因为传统的生计模式被改变,加之后续产业滞后,移民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等因素,调适就变得非常困难)被挑战,加剧了个体之间的差距,也造成了地区差距,这时会加剧个体/群体对曾经赖以生存文化存续方式的怀念,对于玉树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明显的抵触。
我们通常意义上讲到的融合,在玉树显得比较特别,会讲藏语的其他民族的比例比较高,这种情况同样在青海安多藏区存在,比如黄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震后的重建工作中,双语人才的稀缺也造成了铺展工作的障碍。尤其是当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明显不同的情况下,当地群众很难一下子接受援建人员的一拥而入。这种调适过程同样存在于援建人员当中,除了观念、信仰、生活方式之外,援建人员同样要调适自己的身体,包括克服高原反应。所以从以上情况来看,这种调适行为是双向的。为了避免落入双方只考虑自身而造成的恶性循环,当地政府应该从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给双方营造一个良性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包括在平时对援建人员进行宗教信仰、藏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等方面的教育,对当地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我们可以结合图1来看,除了旅游业的兴起可以称之为是一种机遇大于挑战的因素外,基本上玉树的重建工作都是弱势强于优势,挑战大于机遇,所以在重建的过程中,战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因时因地的为成员提供保护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一个课题。
4 结语
在震后走访玉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震区藏族群众在语言能力、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适应、包括对政府的各项政策的理解都比之前有了很明显的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对待本民族的文化的传承上,也有很多群众表示很迷茫,比如藏语和藏文怎么能协同发展,藏语和汉语怎样共生共存,怎样在外来文化大量冲击的前提下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纯粹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今后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玉树作为整个青海省比较有特点的藏区(青海其他藏区属于安多区,玉树属于康区),在语言、服饰、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安多区信奉黄教,玉树为红教)等方面与其他藏区有着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震后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缺乏藏汉双语心理辅导及咨询方面的专业人才,延长了心理恢复和重建的时间,这些都是在重建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所以,综合前文(图1)的论述,我们发现,在SWOT这几个象限,震后玉树藏族民族间文化的传承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又有难得的发展机会,比如在SO这个象限,我们就可以采取发展战略,以政府的各项政策和当地人才为依托,借助旅游业为契机,大力开展发展战略,而在WT这个象限,我们则要大力引进人才和技术,转变观念,方能化腐朽为神奇。在不同的象限,我们要面对不同的环境,但总的来说,从重建的步伐和成果上来看,我们仍然能够预见玉树藏族民间文化一定会有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97,115.
[2] 曲青山.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盒建设宣传报道集[M].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2007:72-73.
[3]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玉树抗展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总结[R].2010.
[4] 陈玮,鲁顺元.玉树灾后重建与藏族传统文化保护[J].中国藏学,2010(3):168-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