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思钊蔡笑岳
“孤独”一词最早源自医学方面,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社交沟通和情感表述方面的功能障碍。后来被认为是普遍存在于人群当中的,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情绪体验[1],因此开始纳入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当中。
至于孤独感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致定论,Weiss认为孤独感是由于缺乏某种明确的、需要的人际关系的结果,或者是对缺乏提供具体关系的反应;Williams认为孤独感见一种痛苦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基于人们对其当时人际关系不满意的一种心理感受。李传银等则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让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所引起的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2]。Peplau与Perlman则认为当个体渴望的社交关系模式与事迹的社交关系模式之间有差异时,则会感到孤独感。黄希庭认为孤独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当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3]。
从孤独感的定义中可发现,尽管孤独感的定义仍未取得一致,各研究人员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上述的代表性定义中,我们还是可以提炼出关于孤独感的一些普遍认同的特点:①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是与情感广度和认知过程等相关的[4],而与实际朋友数量的关系则是不密切的。换句话说,客观的单身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感[5]。②孤独感是一种负性的情绪。单身独处指某时某刻无他人在场,这可能是一种折磨,但也可能是一种放松解脱和养精蓄锐的过程。但孤独感则是一人独处或者在跟他人共处时感到自己遭到排斥、遗弃的感觉,是在心灵上与他人分离[6]。③这种负性情绪主要是由于对人际关系的主观的不满意所引起的。因此考察个体的孤独感程度,如今仍然主要依赖自我报告法[7],通过心理学研究方法对孤独感进行定量测量。不能单纯通过观察其身边人际关系情况。
关于孤独感的测量,最早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研究孤独感的学者是Robest Weiss,他于1973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的文章,开创了孤独感研究的先河。
基于此文,Peplau与其学生在1970年代末编制了被人广泛使用的一维UCLA孤独感量表。几乎同时,Gerson和Perlman制定了二维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令孤独感研究出现了关于结构的争议,即孤独感的结构究竟是一维的还是多维的。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孤独感量表发展的高峰时期,关于孤独感的测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孤独量表、孤独分类量表、Rasch型孤独量表。为后来研究人员提供了众多不同的问卷类型。
在20世纪70年代前,研究者认为儿童是不会感到孤独感的,因此关于儿童孤独感的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才正式开始[8]。后来,以Asher和Marcoen为代表编制出一大批儿童孤独感问卷,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方才得到重视。
我国对于孤独感测量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可查最早的孤独感测量研究见于1993年,研究内容是关于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同年汪向东等翻译了具有代表性的孤独感量表,让中国孤独感的研究者有了可靠的测量工具。
根据不同的孤独感定义,研究人员编制了不同的心理测量问卷。根据不同定义孤独感所包含的核心成分的不同,人们编制了相关的孤独感量表,主要有以下4种[9]。
3.1 一维的结构与测量Russell认为孤独的核心感觉从性质上说是无差异的,所有孤独的人以同样的方式去理解与体验孤独。他在1978年编制了UCLA孤独感量表,并在1980和1988年进行了修订。UCLA孤独感量表是目前我国孤独感研究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孤独感量表。
Sermat把孤独感定义为“个人感觉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和所希望拥有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差距",并根据此定义编制出了孤独感分类量表,该量表可评估他们在友谊、家人关系、性爱和与机体或团体关系的质量。
纵然孤独感的维度尚存在争议,但一维孤独感的提出,为孤独感测量提出了尝试和方向,让孤独感的定量分析有了可行的基础。
3.2 二维的结构与测量Weiss认为孤独感有性质上或类型上的不同,他将孤独分为情感孤独与社交孤独。情感孤独指人们依恋关系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孤独。社交孤独指由于社会整合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社会感缺乏时所产生的孤独。众多学者如Russell,Wittenberg等都分别以Weiss的理论编制了情感、社交孤独量表。
此外,Gerson与Perlman则从孤独感的时间长度进行划分,分为状态性孤独感和特质性孤独感,并编制了状态-特质孤独量表。
二维孤独感量表意识到孤独感并非每个人都一样,不同人的孤独感感受可能有所不同,有的人孤独感来自于社会交往,有的人来自于与最亲密的人交流的缺失;有的人是暂时性的,有的人是长期性的。二维孤独感量表的提出,说明对孤独感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为今后从不同层面去研究孤独感提供了依据。
3.3 多维的结构与测量Vincenzi与Grabosky在Weiss的二维理论上进行发展,认为孤独感结构是多维的。即情绪和社交孤立(状态)和情绪和社交孤独4种。并在1984年编制了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以进行区分。
DiTommaso和Spinner同样在Weiss的二维理论上进一步发展,编制了具有37个条目的社会与情感孤独量表(SELSA)。该量表分为社交孤独和情绪孤独两部分,而在情绪孤独部分,它又将其区分为亲密性孤独(缺乏亲密伴侣)和家庭性孤独(缺乏家庭成员)两种。
De Jong-Gierveld与Van Tilberg认为孤独感具有3个维度,分别是“剥夺类型”(人际关系缺失的强度和性质)、“时长”(短暂还是稳定的)和“情绪特征”(积极情绪的缺乏还是消极情绪的存在)。并根据这个建构编制了Rasch型孤独感量表。多维孤独感量表可以看作是二维孤独感量表的继续发展,研究者已经开始察觉到环境当中的孤立和内心当中的孤独是两个不同概念,并通过多维孤独感量表加以区分,令孤独感的研究更细致、更有说服力。
3.4 非结构性测量上述的测量量表一般定义严谨、结构清晰、条目较多,是较为严格和完整的孤独感测量工具,笔者将其称之为结构性测量量表。与之相对的,有一些研究者根据具体情况,对结构性量表进行改造,本文称之为非结构性量表。
Bossaert对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儿童进行孤独感测量,为了适应儿童的实际情况,研究者采用了(LACA)量表的简化版,从与“同伴相关的孤独感”分量表中筛选出6条条目[5];由于监狱囚犯的社会关系可分为“监狱外”和“监狱内”两种,因此Ireland等人在进行研究时,在SELSA量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额外14条目对囚犯进行测量[10];老年人的机体与认知功能不佳,因此Buchman在研究时,从De Jong-Gierveld与Van Tilberg的孤独感量表中提取出5题进行测量;Chen等人在对巴西、加拿大、中国和意大利儿童的孤独感测量中,将Asher的儿童孤独量表中的8条插入题目省去,直接应用16条测量孤独感的条目[11]。
结构性量表严格按照心理测量学的问卷编制理论,从构念的构建,结构的确定,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都一丝不苟。这些测量工具让人们加深了对孤独感的理解,确立了孤独感作为心理学研究范畴的地位,分清了孤独感和其他构念(抑郁、社会孤立)之间的关系,意义十分重大。
而随着孤独感测量应用的广泛,这结构性量表可能不适合以下情况的应用:患病老人、特殊儿童、囚犯;长时间研究、大样本研究等。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的一些学者大胆地采用一些非结构性的测量工具,用于孤独感特殊情况的测量。非结构性量表的编制通常无非两种方法:①在结构性量表中抽取某一部分条目进行测量;②在结构性量表中额外加入一些条目。
但这些量表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没经过严格的信效度分析和因素分析,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可能受到影响。然而,从另一方面说,非结构性量表不墨守成规,为了适应具体的环境,大胆地对量表进行改造,从心理测量理论上来讲,只要研究者能把握住关于孤独感的概念,进行一定的修改是可被接受的。因此笔者认为,非结构性量表的出现,可能为国内孤独感测量的应用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值得今后继续关注。
不同人群的孤独感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没有恋爱伴侣,且随着年纪的增大,生活关注的焦点逐渐转向学校。因此其孤独感来源大多由于对同伴交往的不满,少部分来源于家庭父母关爱的缺失,基本与爱情状况无关;而老年人孤独感的来源种类繁多,与伴侣、子女、社交和自身躯体情况相关。因此在测量工具的编制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编制适合该人群的孤独感问卷,以避免由于不当题目的出现从而影响效度。
4.1 成年人孤独感测量关于成年人的孤独感,国内外都有众多量表对此进行测量。除上文所述的众多量表外,还有在下文将作阐述的近年来我国新编制的孤独感量表。由于上下文均有所提及,故在此处不作详细阐述,主要介绍关于儿童和老年人的孤独感测量。
4.2 儿童孤独感测量
4.2.1 儿童孤独量表(CLS)这是目前国内最多人使用的儿童孤独感量表,是由Asher等在1984年编制,用于小学3~6年级学生的孤独感测量。该量表共24条目,包括16条孤独条目(10条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与8条插入项目(让被试作答时放松)。量表共分为3个因素:孤独感(9题)、对交友的自我评价(3题)、社会适应感(3题)[12]。
4.2.2 儿童孤独感量表(ILQ)Asher,Hymel与Renshaw受到了UCLA量表的启发,编制了儿童孤独感量表。量表本来希望测量儿童孤独感的4个方面即儿童孤独感的情感体验,儿童对于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程度的知觉,儿童对其社交能力知觉,儿童对其实际同伴关系的评价。但通过因素分析后发现,ILQ量表只有一个因素,即量表结果认为孤独感体验在根本上有共同之处。
4.2.3 LLCA量表该量表由Marcoen等人在1987年所编制,LLCA量表包括4个分量表:与同伴相关的孤独感,与父母相关的孤独感,对孤独感的积极态度和对孤独感的消极态度。而其中以后两个分量表最为新颖,它可有效反映儿童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独自一人。
4.2.4 LACA量表该量表同样是Marcoen等在1987年所编制,共24个条目,包含与父母相关的孤独感,与同伴相关的孤独感。采用李克特4点记分法,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得分越高,说明孤独感越强。
4.2.5 RPLQ量表该量表是以Weiss所提出的理论(情感孤独、社交孤独)所编制的,通过了解儿童对同伴与家庭关系的满意程度来测量孤独感的。RPLQ量表包含4个分量表,但没有真正地对儿童的感受进行评价,也没有题目涉及到悲哀、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Asher和Marcoen在儿童孤独感问卷编制方面有较大的贡献,各编制了两份孤独感问卷。他们在编制时,都认为对儿童而言,家庭与社会交往所产生的存在差异,因此条目都分为两部分(情感孤独,社交孤独)进行设定。但是,ILQ量表只有一个因素,则给我们一个提示:儿童的孤独感可能是一维的。
另外,Asher在量表当中加入插入项,目的是希望令被试放松。但是需要考虑的是,越长的问卷,就越难得到被试的配合。对于儿童来说,加入与孤独感无关的插入项,一种放松,还是一种负担呢?
本文认为,在实际研究中,如果样本量较大,可以参考Chen等人的做法,将插入项目去掉,被试只作答与孤独感相关的题目,可能既可以保证效度,又可以减轻被试的作答压力。
4.3 老年孤独感测量
关于老年人群的孤独感测量,目前主要分为了两派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老年人是成年人的继续。因此孤独感的测量也等同于成年人,可以用成年人孤独感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绝大多数我国学者和一些外国学者都持这种观点。如肖霞、艾娟和Pirkko等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UCLA孤独感量表或ESLS量表对老年人的孤独感进行测量[13-15]。
另一种观点认为老年人的认知和智力条件与成年人不同,因此孤独感的测量应该符合老年人的特点。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一些国外的学者。他们主张,对于老年人孤独感的测量,应该力求简单,最好用最少的条目去测量其孤独感。如Nummela仅使用“你感到孤独吗?”这一条问题对孤独感进行测量[7];Cornwell等在测量孤独感时,也只采用3条目进行测量[16]:你经常感到缺乏陪伴?你经常感到被遗忘?你经常感到被他人孤立?
两种观点各有好处:第一种观点所使用的工具规范,说服力强,可以系统地对老年人各部分的孤独感进行分析;第二种观点所使用的工具应用性强,符合老年人特点,适合大样本长时间的研究。在两种观点中,本文支持第二种观点,即老年人的认知和智力条件与成年人不同。有研究认为,老年人的孤独感受影响的因素与成年人有不同之处:①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大,其自身或配偶的视听觉能力下降、疾病与残疾都让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孤独[17];②De Jong Glerbeld发现若老年人的孤独感会受到子女是否与自己联系、是否独居等因素影响[18]。
其实,两种观点并非不可调和。问卷之所以要长,是为了能保证信度,但如果采用项目反应理论(IRT)编制问卷,就可以摈弃信度这一概念,用较少的题量达到最客观的结果。从而在保证工具规范、有说服力的同时,将条目数减少。
5.1 缺乏针对青少年的测量工具目前,测量工具大多集中在儿童、成人和老年人中,但对青少年的孤独感测量却缺乏针对性工具。导致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常将成人量表用于测量青少年的孤独感中[19-20]。
但是,成人孤独感量表不应该用于测量青少年孤独感。如很多青少年的孤独感与是否恋爱无关,但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和情绪-社交孤独问卷当中,都有与恋爱相关的条目。如此“张冠李戴”,很可能造成了测量的误差,也影响了结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因此,本文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可注重发展一些适用于青少年的孤独感问卷,或者是一些儿童和青少年同时适用的孤独感问卷。
5.2 问卷编制方法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经过上述的测量工具介绍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孤独感问卷,都是采用经典测量理论(CTT)所编制的,但CTT从理论上有一些缺陷,难以被克服:①样本依赖和测试依赖。题目的难度是难是易,取决于被试样本的特征;被试的程度是好是坏,也取决于测验题目的特性;②CTT的一些假设不可能实现。如平行测验假设、所有被试的测量标准误都相等、完全随机抽样等[21];③大多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作答,量表属于顺序量表。但大多研究者却当作等距量表进行统计分析,求其平均数、标准差和因素分析等。令一些原本无交互作用的变得有交互作用,降低了解释可信度[22]。
基于以上不足,本文认为CTT不应该再成为孤独感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而是应该采用较新的IRT理论进行问卷的编制。值得注意的是,De Jong-Gierveld等所编制的Rasch型孤独感问卷正是根据IRT理论中的Rasch模型所编制的。可见IRT理论具备了成为孤独感问卷编制理论的条件。
[1] 许慧燕.孤独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启示[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1):104-107
[2] 许晓芳.老年人孤独感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26(3):46-49,78
[3] 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7-88
[4] Hawkley L C,Cacioppo J T.Loneliness matters: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 of consequences and mechanisms[J].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10(40):218-227
[5] Bossaert G,Colpin H,Pijl S J,et al.Loneliness amo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mainstream seventh grade[J].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2012(33):1888-1897
[6] Doris Wolf.克服孤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2-13
[7] Nummela O,Seppanen M,Uutela A.The effect of loneliness and change in loneliness on self-rated health(SRH):A longitudinal study among aging people[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11(53):163-167
[8] 康莹.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9] 黄晓庆.孤独感及其测量工具简述[J].现代教育,2004,27(4):246-247
[10] Ireland J L,Qualter P.Bullying and 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in a sample of adult male prison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Psychiatry,2008,(31):19-29
[11] Chen X Y,He Y F,Oliveira A M D,et al.Loneliness and social adaptation in Brazilian,Canadian,Chinese and Italian children:A multi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4(45):1373-1384
[12] 王婧,钱珍.国内儿童孤独感研究综述[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5).108-109
[13] 肖霞.干部病房老年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孤独感调查研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4).65-66
[14] 艾娟,张敏.老年人孤独、自杀态度以及依恋风格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6):830-833
[15] Routasalo P E,Tilvis R S,Kautiainen H,et al.Effects of psychosocial group rehabilitation on social functioning,loneliness and well-being of lonely,older peopl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9(65):297-305
[16] Cornwell E Y,Waite L J.Measuring social isolation among older adults using multiple indicators from the NSHAP study[J].Journal of Gerontology:Social Sciences,2009,64(1):138-146
[17] 赖运成.老年人孤独感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429-2432
[18] De Jong Gierbeld J,van Groenou M B,Hoogendoorn A W,et al.Quality of marriages in later life and emotional and social loneliness[J].J Gerontol Series B:Psychol Sci Soc Sci,2009:64B(4):497-506
[19] 沈悦,马世超.初中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对孤独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4):457-459
[20] 范佳丽,葛明贵.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4):430-433
[21] 吴静.CTT、IRT和GT三种测验理论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2):77-78
[22] 宋鑫.教育测量学中的项目反应理论IRT的发展及其应用[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