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汐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3)
一门学科的发展与其学科的性质以及从事其中的科学研究者息息相关,学科性质决定学科发展的态势,研究者以科技文献的形式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源动力,而学科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学者再创造。对学科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评价,不仅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认识该学科,而且能够帮助相关研究人员厘清自我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着力点。学科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与特点,通过对已沉淀成果留下的记录进行分析,其发展脉络必将清晰可见。
文献计量学是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地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科学,利用文献计量学的评价指标可以定量反映学科的发展水平。现有的针对学科评价的文献计量指标众多,譬如《学科评价之文献计量指标分析》一文中谈到了学科论文产出数量、学科引文数量等多种指标。在这纷繁复杂的指标体系中,有学者认为,半衰期与学科发展有关,一般而言,有深厚底蕴的学科半衰期较长,而应用、交叉、新型学科和反映热点研究的期刊的半衰期较短。这里所谓的半衰期是指文献情报半衰期,具体指某学科(专业)目前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小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它是衡量文献老化速度的一个指标,一般说来,某学科期刊文献增长得越快,其半衰期就越短。因此,通过观察某一学科的半衰期指数,可以得知该学科的文献变化情况,从而间接了解到该学科的学科生命周期。从引证角度看,半衰期可以分为文献被引半衰期和文献引用半衰期。本文将分别从被引半衰期与引用半衰期这两个角度对体育学及其子类进行分析与观察。
本文以体育学作为研究对象,依托中国知网中的2012年体育学相关数据,欲以一管而窥全豹来分析近年来这门历史久远而又极具现代特色的学科的发展状况。纵观以往对体育学领域进行评价的文章,研究成果给后来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例如许鑫等的《体育学期刊的h指数分析——基于CSSCI(1998-2007年度)数据》一文,从体育学期刊的h指数角度进行分析,从而较全面评价该学科期刊影响力,此外还有李军的《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文献计量指标分析》、陈颇的《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评价指标分析》以及庄亮的《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等等,然而其中的绝大部分论文是以期刊为研究对象,阐述不同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较少涉足学科发展半衰期的讨论。本文以“体育学”为视角进行切入,从学科层次而非“体育学期刊”进行讨论,并选择“半衰期”这一个评价指标进行深度剖析,欲探究该学科在近年来的整体发展态势,以期对学者以及相关人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
本文选择CNKI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作为被引数据的来源,以被引文献的分类号作为字段,以中图类号(G8)检索得到被引于2012年的体育学记录共96,543条。同时,在统计引文数据时,我们选择CNKI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引文数据来源库,同样以中图分类号(G8)作为检索式,命中2012年发表的体育学论文共28,492条,这些论文引用的文献数共计97,397篇次。本文所有记录的检索时间为2013年12月。
体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其内容丰富,既有人文内涵,又有自然科学元素,既有运动竞技等特色项目,又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相互渗透。本文在检索过程中,考虑到体育学囊括子学科种类多样、且各类中的论文成果数据量较大,文章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体育学各下位类包含的子类(见表1)分别进行采集。
表1 中图分类法中体育学分类表
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为了获得同一篇论文在一年中被多次引用的篇次,本文将以被引文献分类号作为检索式得到的记录先按年份分别获取每篇文章的引证文献,然后统计引证文献数量的该年该分类号被引篇次。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仅限于CNKI收录的期刊,特此说明。
本文选择半衰期这一指标,分别计算出体育学在2012年的被引半衰期与引用半衰期。根据半衰期的概念,我们列出以下公式作为计算方法:
其中H是指所求的被引或引用半衰期,N为累计百分比小于且最接近50%的年份序号(统计当年作为第0年),M1为统计年至N年的被引(引用)累计百分比、M2为统计年至N+1年的被引(引用)累计百分比(见表2)。
表2 半衰期计算方法详解表
被引半衰期是指某学科的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发表的时间跨度,从被引半衰期可以看出该学科的文献对整个学科领域的影响情况。本文对被引于2012年的体育学论文进行统计,并分别计算出各子类的半衰期值(见表3)。其中“累计百分比”是指从2012年到第N年(括号中的值)的被引量和占该分类号全部被引量的比例,根据文章上述的半衰期计算方法,体育学学科的被引半衰期H=4+(50%-46.15%)/(56.37%-46.15%)=4.3769,其他各子类的被引半衰期值依此类推。
表3 2012年体育学及其各子类被引半衰期
被引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子类的发展规模,可以看到,被引量最高的是体育理论,超过体育学被引总量的一半,其次是球类运动,而被引量相对较少的是文体活动。体育学学科被引半衰期为4.3769年,与各子类被引半衰期的平均值(4.632年)相差不到0.3年,因此我们认为该值可以代表体育学被引半衰期的总体情况。此外,尽管体育学中各子类的被引半衰期波动较小,但是一些子类之间的被引半衰期仍然存在差距,最大差距接近2.5年,这表明子类之间存在差异性。其中,被引半衰期值最高的子类是田径运动,该子类又包括竞走、跑、跳、投掷、全能运动以及定向运动,而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这一类的被引半衰期值最小,只有3.6年。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查到这两类的历年发文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体育学子类G82与G85历年发文情况
图1中两条曲线的变化轨迹可以说明,田径运动是体育学科中的传统学科领域,长期以来具有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而武术及民族体育作为一个领域来研究,则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结合表3中对应的两类领域被引半衰期值又可以说明,作为传统田径运动,虽然也在不断发展,但长期以来的研究成果依然在影响着当今研究,且该领域内发表的论文偏向于引用年代较远的文献,而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类论文则不断攀升,同时带来的这一领域的论文被引率也得到快速增加。由此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研究领域的活跃度较高,而田径运动领域的近期研究相对平稳、活跃度相对稍低。上述分析一方面表明,半衰期体现出了学科发展的活跃度,半衰期的值越小说明其发展越活跃,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在体育学的众多领域中,田径运动的研究相对成熟,近期活跃度较平稳,而武术及民族体育近些年来得到学界的重视,显得较为活跃,半衰期相对较小。
正如上文所述,体育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值得深入讨论。本文对体育学中各子类的被引半衰期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试图观察不同子类的体育学半衰期特点。
(1)体育理论
从表3中列出的被引量可以看出,该子类的被引量在体育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体育理论领域中包含了体育基础科学、体育锻炼、体育教育等分支。按照中图法详表的分类方法,我们计算出了体育理论领域中所有分支的被引半衰期,如表4所示。
表4 2012年体育理论及其分支类的被引半衰期
由表4可以看到,虽然同属于一个体育学子类——体育理论,但不同分支的被引半衰期却相差很大。表中列出了各分支类的被引量,其目的是为了解释,如此波动大的体育理论,其被引半衰期为何表现出比较适中的值,从被引总量可以看到整个体育理论受到体育教育这一较庞大的分支类的影响。体育教育学是体育学的子学科之一,该子学科是体育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其中有众多对体育教育的地位、作用以及改革等研究,特别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领域(G807.4),研究成果颇丰,计算得其学科被引半衰期为3.4466年,比体育教育学的被引半衰期还要小近半年,可见该领域文献利用非常活跃,从侧面可以认为体育教育,特别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是体育学中一大研究热点。
为了进一步分析体育理论,我们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G80-05)与体育教育(G807)这两个被引半衰期较小的分支作为一类,体育研究方法与工作方法(G80-3)和体育运动美学(G802)这两个被引半衰期较大的分支作为一类,对这两类进行对比分析。从CNKI中分别检索各分支的期刊发文情况,我们发现,前一类中两门分支最早发文均在1989年,而后一类起步于1994年,两类分支起步时间相差了5年之久。此外,从文献总量来看,前一类中两分支学科的发文总量均在万级,而后一类中两分支学科的发文总量只有三四百之间。
(2)其他领域
经过对体育学理论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从属于同一子类的不同分支领域,其各自的被引半衰期也会存在较大差异,限于文章篇幅,在此不作赘述,本文只列出了其他子类中部分分支的被引半衰期。由于一些分支类的被引数量很小,按照公式计算出的半衰期值意义不大,因而不在此次统计范围之内。
表5 体育学中部分分支学科被引半衰期
从表5中可以看到,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其他体育运动以及文体活动这几个子类的被引半衰期与同表中列出的各自下属的分支类的被引半衰期相似,可以认为这些分支是各子类的主要部分,对子类的影响较大。尽管一些受到被引量限制的子类未能展现全部分支,但依然能看出同一子类中分支类的半衰期波动明显。例如,在田径运动(G82)中,被引半衰期最小的是定向运动(G826),其值为4.1842年,而其中另有三个分支类的被引半衰期都超过了6年,特别是跳(G823)这一分支,其被引半衰期可以认为是体育学所有分支中最高的,接近7年。为了剖析其原因,本文列出了跳与定向运动的发文情况(如图2)。
图2 田径运动中跳(G823)与定向运动类(G826)的历年发文情况
参照图2,从分支学科的发展起步来说,跳这一领域从1994年开始就有大量论文研究成果发布,要远早于定向运动(2001年起始),从分支学科的规模来说,跳的发文量也远超定向运动。但是观察近年来的发展趋势,跳的发文量从2008年开始下滑,而定向运动则处于相对平稳态势。与上文中分析田径运动与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得出类似的结论,发展已趋于成熟的跳这一领域,在近年来的活跃度相对低,半衰期较高,期刊论文的引用年份相对久一些。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半衰期的长短与各类的起步时间以及发展规模关系都不大,而与其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联系。
从表6可以看到,体育学及其子类的引用半衰期在4.3到6.6年这一区间,各值间的差距为2.3年。虽然区间范围不大,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体育学内不同性质的领域之间引用半衰期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也能观察到各自引用文献类型的偏向。
表6 2012年体育学各子类的普莱斯指数和引文半衰期
对表6中的普莱斯指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作为衡量近期的文献利用率能力的指标,与引文半衰期有很大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各学科的普赖斯指数平均值大约为50%,普赖斯指数越高,说明其对近期文献引用率越高,文献内容越新颖,近期文献引用较多,论文的实效性强。表中世界各国体育事业的普莱斯指数接近50%,其引用半衰期最接近4年,说明该子学科在体育学中,对近期文献的利用率较高。从概念出发便不难理解,半衰期越接近4年,其近4年引文数越接近总引文量的一半,换而言之,引用半衰期越小,其普莱斯指数越高。
类似于上文中对体育理论的深度分析,本文在此列出了体育理论各分支学科的引用半衰期值,如表7。从表中可知,与被引半衰期不同,各分支类的引用半衰期十分接近。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发表于2012年的其他体育学子类论文数量较少,因此本文不列出各分支类的具体引用半衰期数据。
被引半衰期与引文半衰期是半衰期的两个方面,分别从被引与引用的角度展现学科中文献的利用情况,从而反映出该学科的生命周期。图3列出体育学及其子类的两类半衰期值分布,可以看到,不同子类的两种半衰期在数值上十分接近,多数学科引用半衰期高于被引半衰期。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本次统计中,被引半衰期其所涉及的数据源主要是体育学期刊论文,而引用半衰期其所涉及的文献除了期刊还包括了图书文献,而图书信息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拉长了体育学引用半衰期的值。与此同时,图3中存在两个子类的引用半衰期略小于被引半衰期,这两个子类分别是世界各国体育事业、体操运动。经分析笔者认为,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这两个领域的期刊论文偏爱于讨论当下的现象,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不同于体育理论这样的领域,理论性比较强,对图书信息的引用比较多。
表7 2012年体育理论中各分支类引用半衰期
图3 2012年体育学及其子类的引用及被引半衰期分布
图4为引文半衰期与被引半衰期的一元线性回归图,图中显示了线性方程与R的平方值,可以得到R=0.736,为高度线性相关,即被引半衰期高的学科,其相应的引用半衰期也稍高,反之亦然。
图4 2012年引文半衰期与被引半衰期一元线性回归图
从微观层面看待半衰期,是由多个被引与引用行为构成。图5从时间轴的角度,列出了2012年体育学论文的引用与被引用情况。可以看到引用曲线和被引用曲线趋势大致相同,这种趋势与反映在半衰期上的结果十分吻合。曲线分布规律反映出,我国体育学文献的传播利用情况,文献发表后当年被引率较低的,而越是久远的文章引用与被引用的数量越少,且对近期的文章利用较多,峰值出现在文献发表后的2至3年。
图5 2012年体育学论文引用与被引用情况
本文从半衰期这一文献计量指标出发,分别从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两方面对体育学及相关子类进行量化分析。在剖析体育学内部各领域半衰期的过程中,本文依照中图法给出的分类号进行讨论,虽然该分类方法在学科分类的界定上存在模糊性,但客观地保证了体育学学科数据的完整。本文得出的相关结论如下:
总体而言,体育学的发展势头良好,比较符合文献老化的规律,文献衰老程度也比较正常。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科学期刊88%的半衰期都大于5”,体育学的半衰期不算长,说明该学科文献增长较快。
由于体育学中不同领域各有侧重,因此不同性质的子类出现的半衰期有所不同,其中半衰期短的子类发展相对活跃。
体育学子类中的分支领域在近年来发展趋势各异,比较成熟的领域半衰期偏长,且半衰期的值与其起步时间、发展规模无关。
体育学引文数据证实了引用半衰期与普莱斯指数之间的关系,即引用半衰期越短,普莱斯指数越高。
本文利用数据的数量展现了近年来我国体育学期刊论文的现状,希望为体育学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帮助他们认识到体育学发展的路线,共同促进提高体育类学术期刊的质量,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服务。
[1] 百度百科[EB/OL].[2014-03-20].http://baike.baidu.c om/link?url=FUFgLa03u7CJxGiILivFUXMWJrcfRcQ24q URwn9k0fTPir3C9r0L20CP-UHxhPLr.
[2] 董琳,刘清.学科评价之文献计量指标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8,(1):31-34.
[3] 白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被引半衰期分析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4):127-130.
[4] Burton R E,Kebler R W.Half-life of Some Scientific&Technical Literatures[J].American Documentation,1960,(11):62-67.
[5] 郭红梅,等.文献半衰期研究现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1):56-59.
[6] 许鑫.体育学期刊的h指数分析——基于CSSCI1998-2007年度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6):99-103.
[7] 李军.我国 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文献计量指标分析[J].体育学刊,2009,16(8):109-112.
[8] 陈颇.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评价指标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2):73-78.
[9] 庄亮.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评价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2):143-145.
[11] 李宗红.11种体育类期刊的引文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8(2):124-128.
[12] 郭书菊.国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期刊引用指标比较——基于2005年JCR的分析 [J].图书与情报,2008,(6):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