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谈金钱
生命喜悦和物质条件并不直接相关
新东方有很多80后员工,他们觉得负担很重,主要的麻烦就是要车、要房,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没有追逐真正的生命本质的东西。
我不是说不要钱,当你租一个房子,你不用还房贷,也还有足够的生活费,甚至还有旅游费用,你为什么不租一个房子过得更加轻松呢?这是第一。第二,并不是你租房子以后就不再努力了,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你的关注点必须是每年能让你进步的事情,这个进步不光是金钱上的进步,而且在生活上、工作上也要进步。
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当时10000美元把我卡死了,我想到美国一所州立大学去留学,就差10000美金。所以不要计算你的生命达不到的东西,要计算你生命的进步速度。我在北大的地下室住过4年,在1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了6年。那个地下室只有6平方米,根本放不下一张大床,也没有窗户,我跟我老婆当时已经结婚,两人住在一张小床上,就是北大学生宿舍里的那种小床。那几年是我们生命中最亲密的时光。生命的喜悦和物质条件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谈就业
甭管什么工作先干了再说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一方面确实工作难找,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没有为找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现在的学生从大学就开始实习,但是有些学生并没有培养自己个人的整体素质。比如我参与应届毕业生招聘时,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请问你最近读了多少本书”。有的学生根本回答不出来,也有同学说“我今年读了三四十本书”,我说“你讲一下你读过的书中印象最深的三本书”。我这是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能把书中印象深的东西分析总结出来,这些都是能力。有了这些能力之后,我再考察他的专业知识。实际上这是一个平时积累的过程。我为什么当年毕业后能够留在北大?并不是我想留就留下来的,而是我的老师觉得我读书多,英文水平不错,词汇量大,所以把我留下来。
第二个是心态问题。我特别希望大学生毕业以后,甭管什么工作,先干了再说。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东方最初成立的时候,没有钱雇有水平的人来工作,所以我雇的都是下岗工人,四五十岁的。其中一位下岗女工在新东方扫了七八年的厕所,她走的时候我觉得应该给她一些奖励。当时新东方刚刚股份化,每一股1块钱人民币,现在是30美元。因为她打扫卫生如此干净,对学生服务那么好,所以她走的时候,给了她5万元人民币的股份。大家算算现在值多少钱?扫厕所扫出来的。
我再讲个简单的故事,高盛的前老总,名字我想不起来了。他本来是高盛总部收发室的一个职员,因为收发信件的缘故,经常会跟老总打交道,结果老总觉得这个孩子工作态度特别认真,人也不笨,就开始慢慢教他。过了20多年,他成了高盛的一把手。
所以,一定是先在工作岗位上,不管什么工作,先锻炼自己,在这中间再给自己空间和时间去寻找新的机会。
谈教育
绝不追求自己的孩子成绩最好
尽管中国义务制教育已经普及到各个地区各个乡村,但是真正的教育是让受教育的孩子从心灵思想、自由创新等各方面都得到健康成长,而这些东西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常常是缺失的。所以,中国的很多孩子长大以后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他们没有度过愉快的童年和少年时光,第二个是他们没有真正拥有过自己的思想,因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所有一切都有标准答案,连写作文都有标准答案,更不用说数学或者化学。这带来的后果是,年轻人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导致智慧、哲学态度的渐失,形成更加功利的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再反过来把社会推向更加功利的层面。
我在演讲时也常常说,中国50%以上的家长是在用非常认真的、全心全意的爱来“摧毁”自己的孩子。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孩子未来幸福、自信、积极、阳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是如何去斤斤计较,为了自己父母的虚荣心去打拼。
当然,我并不是说每个中国孩子都这样。我只是说,中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还不够。但是从家庭来说,我们还是能够做一些事情的。
比如我带孩子有几个原则:第一,绝对不追求孩子在班里成绩最好,我对孩子的要求是在班里达到平均分,在中间水平就可以了。第二,我追求我的孩子个性开朗、积极向上,我不辅导孩子的功课,但是我每个星期都带着儿子一起爬山,上个星期我带他爬了1400多米高的山,而且刚好下暴雨,这就是锻炼他的体魄和精神,我觉得这比他的很多书本学习更加重要。第三,我要求孩子必须具有帮助别人的能力,他必须能关注到别人的感受,并且尽可能为别人提供帮助,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在这三点上,我的教育还算及格。在学科教育上也还好,孩子基本上能在班级里达到中流水平,我觉得挺满意的,因为我当时在班级里是倒数第五名。
谈坚持
只有过了临界点才能登上新台阶
体育运动有临界点,跑马拉松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死活坚持不下去,但是你过了临界点以后发现不是你在跑,而是腿带着你在跑。
新浪的创始人王志东有一次跟我在沙漠中徒步,因为我经常徒步,所以我比他轻松。他鞋没有穿对,体重也比我重,他走到25公里的时候脚上已经有20多个水泡,他说我不走了,宁可死在这里。我说可以,你有三个选择:第一,走到起点;第二,你呆在这儿,方圆25公里没有人烟;第三,你选择走到终点,烤全羊在等着我们。最后他只能选择到终点,带着20多个水泡走。但是到最后15公里他走得比我还快,我说你怎么回事?他说脚不疼了。我说真的不疼了吗?他说就是没感觉了。最后15公里,他已经进入过了临界点以后的麻木状态。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为某个东西奋斗的时候,过了那个点,你发现成功自然来了,而且享受的不是孤独,而是某种成就感,是某种快乐。
谈完美
在不完美中追求生命本质上的完善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整或者不完美的,我們就是在这样的不完美中追求生命本质上的完善。用什么方式完善自己呢?是不是拥有一架私人飞机或者300万元的汽车就算是完善自己了呢?我从来不这么认为。最重要的是,你每天生活在让自己进步的环境中。
怎么样进入这种状态呢?有几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尽可能排除干扰你生活的完全没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大的因素。比如你为你的长相不好感到很悲伤,我觉得这个就是上天给你的长相,没什么好商量的。如果你能把这些外在的担忧、虚荣色彩比较浓的东西先排除掉,你离生命的本质就已经完善了一步。
第二,要尽可能追求对你有长远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跟你的生命本身没有关系的事情。比如现在的年轻女孩找男朋友,她们追求的可能是房子和汽车,但是你仔细想想,是房子、汽车重要,还是你真的爱了一个人宁愿跟他受苦但是两人彼此相爱更重要?这个结论不难得出,但是真的践行自己的想法往前走不容易。所以一个人坚持自己的纯粹,把理想或者是自己的这种体系能够跟现实进行较量,并且到最后不被现实带着走,这个人就很有定力,并且未来可以获得某种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