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山西省吕梁市降水分析

2014-12-02 04:27刘凤梅胡生江陈清兰
山西农经 2014年4期
关键词:东移云团河套

□刘凤梅 胡生江 陈清兰

1 降水实况

2014年6月18日08时到19日08时,吕梁市南部出现暴雨,全市有12个区域雨量站出现暴雨,44个区域雨量站出现大雨,最大降水量82.2mm,小时最大降水量9.2mm,主要降水集中在19日0~7时。

2 环流形势及主要影响系统

17日20时,500hpa贝加尔湖为冷涡,山西位于冷涡底部,受偏西气流影响,18日08时贝加尔湖冷涡东移,山西受弱脊控制,西南气流。

17日20时700hpa山西北部到河套西南部存在东北-西南向切变,吕梁受切变前西南气流影响,18日08时西南气流加强,吕梁南部风速由5ms增大到9ms,在河套有一东北西南向的切变线,为降水提供动力与充足的水汽条件。

17日20时850hpa,山西北部存在偏南风与偏北风的辐合,18日08时切变线位于山西中部,降水主要出现在700hpa切变线南部,850hpa的风速辐合区域。

地面图上,17日20时,吕梁处在弱高压的前部,我国东北部的冷空气较强,地面为东高西低的形势,倒槽主体位于高原上空,在河西走廊有一低压,其前沿冷锋位于贺兰山到高原东部一带;18日08时,河套西部为低压,14时低压东移,山西南部为低压控制,此后形势稳定少动,山西中南部一直为低压倒槽控制,降水持续,19日08时低压东移,山西逐渐高压控制。吕梁降水结束。

3 物理量分析

3.1 K指数

K指数是描述大气层结不稳定能量的物理量,当K指数≥35时,出现对流性天气的可能性较大。本次过程中降水时段内河套及山西南部K指数都不大(如图1、图2),说明处于低能量区,天气相对稳定,导致降水时段相对较长,这也是造成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一个原因。

3.2 水汽条件

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低层。17日20时700hpa上相对湿度较小,为50%,18日08时,低层湿度加大,850hpa相对湿度的大值区位于山西中南部,达到90%,这与降水的区域相吻合。从18日08时700hpa水汽通量散度场看出吕梁上空为水汽辐合区,其中南部水汽辐合较强,水汽辐合区的分布和云图、雷达回波上较强云系的分布比较一致。

3.3 动力条件

3.3.1 涡度场。700hpa涡度场,17日20时,河套地区为正涡度区,中心值为20×10-5s-1,18日08时,正涡度区加大,中心逐渐向东移动。低层辐合上升强,有利于对流天气的发生。暴雨就出现在正涡度中心区的前部正涡度平流较大的区域,当正涡度中心移到山西东南部上空时,降水随之减弱。

3.3.2 假相当位温。假相当位温与温度平流和比湿平流密切相关。17日20时山西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θse等值线密集区,即能量锋区。四川到山西有一θse向北延伸,为暴雨的发生带来充足的水汽与能量。18日08时高层到低层均处于高值区,为暴雨的产生储备了充足的能量。

4 红外云图

图1a 18日20时

图1b 19日0时

图1c 19日3时

图1d 19日7时

红外云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出此次降水过程中水汽的输送、降水云系的发展演变。18日15时,四川盆地的北部就有明显的云团生成,随着西南气流东北移,18日20时云团进入河套 (图1a),19日0时云团逐渐加强,云团的稳定维持造成了时间较长的降水(图1b),19日3时,随着云团东移的东移,较强降水移到吕梁南部地区,此时降水依然较强(图1c)。19日7时(图1d),云团逐渐减弱东移,降水基本结束。

5 雷达回波分析

此次降水持续时间长,雨强小,1小时最大降水9.2mm。华北雷达回波图上,降水期间大部分时间回波强度在20~25dbz之间。19日03时吕梁南部出现较明显回波,中心强度达30dbz,交口县出现了9.2mm/h的降水。

6 结论

此次暴雨过程主要是高空冷涡后部冷空气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交汇产生的;低空切变线与低层偏东风的辐合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动力与充足的水汽条件;深厚的水汽输送带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在实际预报中,水汽通量、K指数对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卫星云图、雷达资料为这次降水过程的预报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刘乃平.吕梁市降水量规律分析.山西水利.2006(6).

[2]任六平,马颢玲.晋西吕梁地区降水特性分析.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2(4).

猜你喜欢
东移云团河套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巴蜀少年齐上一堂云团课
一次东移型西南低涡引发的强降水诊断分析
近代晋陕移民与“河套”内涵变迁
面阵探测下的污染云团红外光谱仿真∗
葡萄牙现明亮橘色云团似握着火球的拳头
在玩中“悟”出逆推策略
——数学实验课《巧移汽车》教学设计
河北棉区战略东移稳棉增粮的决策依据
河套灌区:兴水利强基础 惠民生促和谐
河套灌区试用无人机获取作物需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