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佛山顺德区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钟颖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对救助、调解、社会监督、扶贫、环保等的社会服务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们对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利益诉求越来越多。而当前的社会管理体制难以提供如此多样化的需求产品,难以及时化解较为复杂的矛盾。
外国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证明,社会是由众多的社会主体构成的,如果仅仅依赖政府管理社会,不但使政府的行政支出越来越大,还使积压的社会矛盾越发复杂和尖锐。只有众多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才能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各类急需的社会服务产品,有效化解社会主体之间、社会主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体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有效载体就是各类社会组织。因此,孵化培育这些社会组织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要孵化培育草根NGO,首先需要接触和认识他们。在大城市,可以通过走访小区与居民建立关系。而在城乡色彩兼具的镇街,就需要踏踏实实地走访各村居,与当地的村居工作人员建立关系。因为,村居工作人员在落实完成计生服务、流动人口管理、居民服务、社区安全与卫生服务、征兵等工作时,经常要走进村/居民的生活,渐渐地,就与当地群众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对当地的文化、环境等更为熟悉,也对当地的任何风吹草动了如指掌。而且,当地村居的工作人员日常行政工作包含文化活动,而文化活动是在当地的热心村民、居民的协助下开展的,这些热心的村、居民在协助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也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发展成一支有当地特色的志愿者或其他类别的队伍。所以,与村居工作人员建立关系,可以最直接最快捷地掌握草根NGO的基本情况。
然而,单纯地走访村居,并不等于与社会组织建立关系,甚至连与社会组织骨干见面的机会也未必有,怎样才能搭建一个直接与社会组织骨干沟通的平台呢?最近流行的公益创新大赛、公益创投活动就是众多沟通平台的一种。通过此类型的公益大赛,可以发掘一批想要从事公益事业但又缺乏资金支持的草根NGO,在资助他们开展项目的同时,也给予一些与项目内容相对应的培训或督导,协助他们在公益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愿景与现实总有一些距离,在了解各组织的背景及发展现状时,就发现在村居结合(主要以村为主)的地方不少组织现处于自娱自乐的阶段,主要共同点表现在:
大部分草根NGO认为公益就是直接的金钱或者物资的捐赠。而村居工作人员则认为公益范围很广泛,只要是由居民自发组织、自筹经费的活动,就是在做公益,没必要再加以引导。所有的这些也都表明,草根NGO对“公益”的认识还不够清晰,这样的不清晰进而会影响到它们的长期发展。
1.缺乏管理制度。有些草根NGO是一些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居民组成的,只想大家一起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完整的架构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很多时候,队长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收集整理大家的意见,容易出现一言堂的情况,当意见出现严重分歧的时候,队伍就会面临瓦解的危机。
2.章程内容行政化。有些NGO的章程只是为了写章程而写章程,内容很模糊、概括。
3.不清晰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导致行为随机。有些家庭主妇、长者很有爱心,想要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会定期探望孤寡老人,但这些探望有时候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中断;有些年轻人则按自己的心情决定是否去做公益。公益意识还未真正内化,直接影响所表现出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会不同程度地伤害到受助者。
草根NGO要发展,在前期一定离不开核心的负责人,也就是所谓的“领袖”。负责人的能力、视野、工作方式等都直接影响着组织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在现在的草根NGO中,就发现领袖年龄老化、思想固化的问题,一些在位的负责人不愿意去改变,更多的是自娱自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非站在组织这个集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当队伍越来越大怎么去维系?当事情越来越多,怎么更好地去分配?如果向前发展,想要的资源从哪里去获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就需要一位核心的领袖出来。但目前的草根NGO欠缺这样的领袖人物。
不管是做公益还是做企业,都需要基本的运营费用,不同的是,企业有盈利,可以自负盈亏,但做公益没有盈利,只能通过找资源来维系组织的运营。如何找资源就成了NGO头等重要的问题。一些兴趣类的团体刚开始可以从会员会费给予短暂的支持,但是当发展壮大了以后,无论是活动的场地,还是活动的经费上都需要更多和更持续的投入。
很多企业、居民对公益不了解,甚至可能接收到一些关于公益的负面信息,如财务不透明,在公益的参与力度上较小,或者被挑剔其公益活动的成效等,所以目前大部分做公益的NGO都是靠政府支持的。就整个投入相对来说,还比较少,还需要持续投入。政府负责,需要配套其发展资源。这些草根NGO的壮大成熟最终也能充当政府的好帮手。当政府支持到可以放手时,草根NGO则须要靠自己得到社会认可,链接更多的社会资源。
有的草根NGO很努力地开展多种类型的公益活动,想尽办法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公益,结果却总是与当初制定的目标相去甚远,原因主要是缺乏与自己业务相关的培训和督导。比如说一草根NGO想要为残疾人提供一些手工制作的培训,但在制定活动方案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残疾等级及残疾类型,招募了学员之后才发现有些残疾人有手疾,不能从事手工制作。这既伤害到部分残疾人,又使得活动成效大打折扣。如果在开展活动之前,有督导给予建议或者方案负责人有接受过如何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之类的培训,就会尽可能的避免上述的情况。
综上所述,要孵化培育草根NGO,首先从意识上进行改变,再从能力上进行培养。因此,如何让草根NGO改变意识,使其从宏观的角度看待组织的发展便成了孵化培育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孵化培育的前期筹备工作中,需要与草根NGO建立关系,认识草根NGO,寻找并发掘一批可塑性强又有能力及热情的合作伙伴,为后续的NGO培育及能力建设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