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盛,陈晓鑫
(1.杭州协东电力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杭州 310005;2.江苏智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为了确保配电系统安全运行,需要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由于变电站一次回路电流大,必须通过电流互感器(TA)将大电流按比例转换成小电流,才能接入测量和保护装置。所以,在变电站的二次回路设计中,应用好TA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1)二次绕组的精度 测量要求:二次绕组精度可取0.2或0.5,特殊状况下工作电流变化范围比较大,可选用S类TA。计量要求:二次绕组精度宜取0.2s。保护要求:二次绕组保护可用P类和TP类。
2)额定二次电流 严格执行DL/T 886—2004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规定。在实际工程中,对于TA到保护装置距离比较远的,额定二次电流尽量选择1A,这样可以减少连接电缆的功耗。
3)额定二次负荷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一般按经验估算,分两种状况:额定二次电流为1A,额定二次负荷取10~15VA;额定二次电流为5A,额定二次负荷取40~50VA。可以通过理论计算,进行适当的校正,但必须按DL/T 886—2004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规定,理论计算的额定二次负荷,应大于实际二次负荷。实际二次负荷可近似等于保护装置或者仪表电流回路功耗P1与连接电缆的功耗P2。
TA饱和的实质是铁心中磁通密度过大,导致励磁阻抗显著下降,从而造成励磁电流Ie增大。由GB 1208—2006电流互感器标准对Is=Ip/Kn-Ie陈述可看出,TA饱和时一次电流Ip与二次电流Is不再成比例,饱和严重时甚至造成二次电流为零,式中Kn为TA匝数比。
TA饱和一般由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引起,短路时一次电流含有大量的非周期分量(暂态分量),尤其是直流分量感应不出二次电流(无磁通变化),此时可能引发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
TA严重饱和后会出现较大的剩磁,在正常运行中仍然存在。当再次发生故障时,剩磁将使一次电流中出现大量的非周期分量,导致波形严重畸变。
综上所述,当TA饱和时会使波形严重畸变,对电网安全运行造成重大危害,在设计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引入TA饱和闭锁保护装置。对于500kV以上的电网,由于采用四分裂导线、一次系统时间常数大、过渡时间长,TA不允许采用P类保护装置,必须采用TP类保护装置,要求在最严重的暂态条件下TA不饱和,确保TA饱和闭锁保护装置能正确动作。
在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中,TA的极性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保护装置(尤其是利用电流求和原理的保护)的正确动作。TA极性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一次线圈首端为P1,尾端为P2;二次线圈首端为S1,尾端为S2;符号·表示同名端,即此端为一次线圈的P1端。
图1 TA极性示意图
分析TA极性,常用反极性分析法,即一次电流Ip从一次线圈的P1端流入,感应出的二次电流Is从二次线圈首端S1流出。反之,一次电流Ip从一次线圈的P1端流出,感应出的二次电流Is从二次线圈首端S1流入。
以母线保护1为例,假设母线d1处故障,故障电流Id1由线路1流向母线侧,对于母线保护1而言,5LH一次电流Ip从一次线圈的P1端流出,感应出的二次电流Is从二次线圈首端S1流入,所以5LH接入母差保护S1端为接地端。TA接于线路1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以1号分段母线保护2为例,假设母线d1处故障,对于1号分段故障电流Id1由3母线侧流向1母线侧,对于2LH是从TA的P1端流入,则二次电流从S1流出,所以2LH接入母差保护S2端为接地端。TA接于线路1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2 线路1TA接线图
图31 号分段TA接线图
需要根据不同厂家生产的母差保护装置进行分析。例如:北京四方、南自、南京南瑞的母差保护装置均规定母联TA同名端在1母侧;深圳南瑞的母差保护装置规定母联TA同名端在2母侧。
以母线保护1采用南京南瑞生产的母线保护装置为例,对于1号母联,3LH接入母线保护1,以1母故障判断,即d3处故障,短路电流从TA的P1端流出,则二次电流从S1流入,所以3LH接入母线保护S1端为接地端。1号母联TA接线示意图如图4所示。
同理,假设母差保护2采用深圳南瑞生产的母线保护装置,对于2号母联,6LH接入母线保护2,以2母故障判断,即d4处故障,短路电流从TA的P1端流出,则二次电流从S1流入,所以6LH接入母差保护S1端为接地端。
1)铁心有气隙,保护采用暂态特性的TA,不容易饱和且剩磁小,故障消失后电流返回时间长,不适合接失灵保护,但可接故障录波器。
图41 号母联TA接线图
2)为了防止TA绝缘损坏,一次侧高电压串入二次侧,TA的二次回路必须有且只能有一点接地,一般在端子箱就地接地;对于几组TA有电气直接联系的回路,各组TA二次回路应在二次设备柜内,分别独立接至柜内二次等电位接地铜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