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伟+任晓冬
摘要:针对玉米耕种在贵州省石漠化演变进程中的作用研究的不足,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出发,从人口变化、耕地利用、坡地的开垦等问题入手,分析人地关系视角下的玉米耕作与贵州省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的关系,指出了玉米的耕种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提供了科学历史的依据。
关键词:玉米;石漠化;人地关系;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S1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9-4773-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19.069
The Corn Cultivation and Evolution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from the View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WANG Lu-wei1,2,REN Xiao-dong1,2
(1.Institute of South China Karst,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Guizhou,China;2.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Incubation Base for Karst Mountain Ecology Enviro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55000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tend the research of corn cultivation and its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from the view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particularly from polulation change, land us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mountain slopes. It has analysed the corelation between corn cultiv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pointed out the negative effect of corn cultivation on the eco-environment, and meanwhile provide scientific and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very of the karst eco-environment.
Key words: corn;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man-land relationship; Guizhou province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沙漠化以及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三大环境灾害。石漠化也是我国最为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以贵州省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最为典型。而有关石漠化的研究,多数科研工作者主要从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分布、防治以及石漠化治理和生态重建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然而石漠化也是喀斯特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演变及其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出发,以玉米在贵州省的耕作为例,从人口变化、耕地利用、坡耕地的开垦等问题入手,同时结合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发生的地质、地貌、土壤条件等自然因素,分析人地关系视角下的玉米耕作与贵州省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的关系,通过对此问题的研究,了解玉米的耕作与石漠化演变的历史渊源,同时为有效防治土地石漠化提供可鉴的依据。
1 人地关系基本理论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形成是以人类出现为前提,以人类劳动方式为手段,以物质技术为中介而建立起来的。人地关系理论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总结,在人类不断认识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随着科学及认知的进步,人地关系理论也在不断演进。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人”是积极的、主动的要素,“人”的行为选择必然对人地关系带来影响。在石漠化问题中,使用土地的“人”的行为选择对于人地关系具有深刻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人地观的形成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同时也受个人世界观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在研究玉米耕作与石漠化演变进程时,通过不同时空尺度下的人地关系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层次尺度来分析该问题。
2 人地关系视角下不同时期玉米耕作与石漠化的演变
2.1 不同时期的玉米种植状况
多数研究表明,玉米是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传入我国并逐步推广[1]。玉米因根系发达,且适宜坡地旱作,耐粗放耕作,耐贫瘠土地,抗逆性也强,对土地要求不高,适宜山地种植[2]。其产量比苦荞和燕麦等高,这对贵州省等平地少山地多的地区具有特殊意义[3],因此,玉米的耕作对生态环境以及在贵州省石漠化历史演变进程中的作用也值得详究。
从图1中可以看出,清代,玉米已经遍布贵州省各地,成为贵州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且因为玉米的特性,在不宜种植水稻的地区,玉米成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民国时期,贵州省的交通路线的开通,军阀混战及抗战期间作为抗战的总后方,人口及工业的迁入,始于清末而推广于民国期间的近代工矿业在贵州省有所发展并在抗战期间兴盛一时[3],而这一时期农业方面加大了玉米、马铃薯等旱作物的种植。该时期同样注重对玉米的改进和推广,不仅培育并推广新的品种,使玉米产量得到了大幅度增加[4]。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1978-2011年34年间稻谷、小麦、玉米、薯类4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利用数据分析工具EXCEL,比较在贵州省的4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图1、图2、图3),了解玉米在贵州省粮食作物中的重要性。
由图2可知,在贵州省的粮食作物中,玉米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在20世纪之前,玉米的种植面积仅次于稻谷,居于第二位,从20世纪以来,玉米的种植面积仅次于薯类,仍居于第二位。由于稻谷一般种植在靠近河流的土壤肥沃的河漫滩或者是较为平坦的“坝子”地,稻谷种植在平坦且水源充分的地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甚微,然而种植面积居于第二位的玉米则由于其根系发达,适宜种植在土壤较为贫瘠的坡地,同时由于其耐旱耐粗放耕作,抗逆性也比较强,对土地的要求较低,所以在贵州省的广大山区大面积种植玉米。
在建国后,玉米在贵州省的种植面积、产品产量、单产都比较高(图3、图4)。玉米耐寒耐旱、耐贫瘠土壤等生物属性,与稻谷、小麦、薯类等其他粮食作物相比,更适合贵州省山地的土壤、水分等耕作条件,因此玉米仍是贵州省的主要粮食作物。
2.2 玉米的种植与贵州省山地垦殖
贵州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是全国惟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农业省份[5],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偏远山区人口众多,具有稳定产量的耕地面积小,有很大一部分耕地坡度超过25°。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农民不得不在陡坡上毁林开荒,在“石旮旯”地内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有“乱石旮旯地,牛都进不去,种了几面坡,收了一箩筐”之说,基本靠天吃饭,粮食产量极低[6]。
自明代以来一直有移民不断涌入,清政府实行鼓励人口滋生奖励垦殖的政策[7],清雍正年间推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大规模外来移民涌入,人口不断增长,贵州省山区的人地关系逐步发生变化,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维持生计,人们的开垦活动从开发程度高的河谷、坝子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逐步转向人烟稀少的山区林地,荒地大量开垦造成了耕地面积迅速的扩大。
在中国传统社会,为获得必要的生存条件,人类砍伐地表植被,将喀斯特土地开垦为耕地、园地、牧草地、薪炭林地和建设用地等等[8]。从空间是否拓展层面上讲,粮食产量的增加,一是靠扩大耕地面积,主要是采取垦荒种植等措施,是一种外延式的发展模式;一是靠在恒定的单位面积上增加劳动和技术投入,采取集约化的精耕细作提高产量[9]。玉米等美洲作物的传入对中国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引起了一个长期的革命[10]。玉米的引进是明清时期农业垦殖扩张的重要条件[11,12],同时玉米的引种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了清朝后期粮食单产下降的后果[13]。
民国时期可能是由于生产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即使用较少的土地也可收获较高的产量。也可能是由于玉米对土地的消耗较大,土地生产能力的退化,且改良不够,种植粗放,缺乏管理,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建国后,贵州省人口迅速增长,要支撑大量增加的人口,进而加大了土地利用强度、开垦极陡坡耕地、进一步改良玉米物品种、增加耕地复种指数[14,15],山地的开垦更加严重。
在此分别选取改革开放30年来的1979年、1989年、1999年、2009年4个时间点的人口数据、粮食作物耕作面积数据、粮食产量数据做对比分析(表1)。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贵州省在这段时间内人口的变化、耕地面积的变化以及玉米耕种面积的变化,分析人口的增加与玉米耕种面积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1979年以来,农业人口在持续增加,粮食产量也不断增加,这一方面与农业科技进步、品种改良、化肥用量增加及杀虫剂的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农民为了获得更高的粮食产量,不断开垦坡地也大大增加了玉米的耕种面积。
2.3 山地开垦与石漠化的演变
石漠化的形成有三个核心环节: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岩石裸露[16]。石漠化是在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地表呈现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或结果[17-19]。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深度和广度的加强,人为因素越来越成为石漠化发生的主导因子。垦殖率的多少与石漠化进程的快慢是正相关的,事实上,凡是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方,通常都是玉米种植比较普遍的地方[20]。
清雍正年间推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21],大规模外来移民涌入,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无序的开发管理,并且经营模式不能与当地环境相互适应,石漠灾变逐渐扩大。
在民国时期贵州省的石漠化现象已经很严重[22],与坡耕地玉米的种植有正相关的关系,石漠化的分布状况如图5所示。
在20世纪,由于战争和农村政策上的失误,森林先后遭到四次较大规模的破坏[23],第一次是20~40年代的战争;第二次是50年代末,各地掀起的全民“大炼钢铁”高潮,不少地方组织成千上万的人进山,砍树烧炭,使大片的原始林、次生林毁于一旦;第三次是在“文革”期间“以粮为纲”,大搞开山造田,大肆砍伐林木;第四次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于农村经济体制变动,有关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又一次使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使之前的已有的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程度更加严重,与建国之前的点状分布相比,逐渐发展成连片分布,程度由潜在、轻度逐步发展到中度、强度和极强度,最终成为贵州省最为严重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
从石漠化的地理分布来看,贵州省处于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几何中心,是我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灾害最严重的省份[24]。数据表明,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从2000年3.440 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0.10%)发展到2005年的3.759 7 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1.34%),石漠化年增长率1.24%。其次,根据贵州省森林资源和农业资源调查数据:1975~1999年间贵州省石漠化年变化率为6.2%。2000~2005年间石漠化增长速度明显下降[25]。据已有的调查资料显示,从1987年到2005年的18年间西南石漠化面积增加了近4万km2,石漠化扩张的主要来源是坡耕地的丧失[26]。
3 结论
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人口数量超出了特定历史时期土地的承载能力,进而导致人地关系失调,人地矛盾不断发展和和激化,最终导致石漠化的发生(图6)。石漠化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经历了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和三大产业并重的现代社会,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时期,玉米在贵州省的引种和推广对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为喀斯特石漠化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近现代,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贵州省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人口也迅速增长。但许多配套设施并没有随之建立,玉米耕作仍是比较粗放的。生产方式又一次发生转变,生产关系也又一次调整,随之而产生的人地矛盾,进而导致喀斯特石漠化问题更加严重。
新生物种的引进对社会历史的影响是一个客观过程,在本文中指出玉米对贵州省石漠化历史演变进程中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立足于对历史进程的宏观走向的理性分析,但并不否定玉米在贵州省的种植对于山区开发、灾民备荒、提供饲料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其次,生物引进的影响在人地关系上十分复杂,不同的时期和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往往差异非常大。可能会打破原有农业作物、土地资源和产业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生产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7]。
立足人地关系的视角,从玉米的耕作在贵州省石漠化演变进程的作用看出人口不断增长,为扩大耕地面积盲目开山垦殖,会导致人地矛盾不断发生发展激化,造成水土不断流失、岩石裸露,最终形成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喀斯特石漠化不仅造成了土地生产能力的退化,同时严重的生态问题也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近年来石漠化治理工程一直在进行,贵州省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相应的好转。但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曹 玲.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综述[J].古今农业,2004(2):95-103.
[2] 咸金山.从方志记载看玉米在我国的引进和传播[J].古今农业,1988(1):99-111;118.
[3] 史继忠.贵州省民族地区开发史专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4] 杨士超.民国时期贵州省石漠化分布的复原及其成因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5] 熊康宁,陈永毕,陈 浒,等.点石成金—贵州省石漠化治理技术与模式[M].贵阳:贵州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6] 王家嘉,林昌虎,何腾兵.人类活动对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6(5):276-279.
[7] 胥思省.清代贵州省开发及其影响初探[D].重庆:西南大学,2010.
[8] 但文红,彭思涛.农村生计模式变迁与石漠化治理政策调整研究——以紫云县为例[A].北京: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2010.
[9] 蓝 勇.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史,2001(4):3-14.
[10] 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J]. 世界农业,1979(4):34-41.
[11] 张建民.明清农业垦殖论略[J].中国农史,1990(4):9-27.
[12] 张 芳.明清时期南方山区的垦殖及其影响[J].古今农业,1995(4):15-32,39.
[13] 曹 玲.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综述[J].古今农业,2004(4):95-103.
[14] 曹建华.一个曾被忽略的方程式——解读石漠化[J].人与生物圈,2009(5):4-17.
[15] 程安云,王世杰,李阳兵,等.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研究及其意义[J].水土保持通报,2010(2):15-23.
[16] 蓝安军.喀斯特石漠化过程、演化特征与人地矛盾分析[J].贵州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40-45.
[17] 熊康宁,盈 斌,罗 娅,等.喀斯特石漠化的演变趋势与综合治理——以贵州省为例[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中国林学会,2009.
[18] 熊康宁,黎 平,周忠发.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一GIS典型研究——以贵州省为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19] 王世杰,李阳兵,李瑞玲.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J].第四纪研究,2003(6):657-666.
[20] 严奇岩.清代玉米的引进与推广对贵州省石漠化的影响[J].贵州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8-53.
[21] 马国君,杨乔文.云贵高原石漠化灾变的历史成因及治理对策探析——兼论经济开发与生态适应的关系[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2):9-15.
[22] 韩昭庆,杨士超.贵州省民国档案中所见“疑似石漠化”与今日石漠化分布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1):32-40.
[23] 史学正,于东升.我国亚热带土壤侵蚀的生物工程治理[J].水土保持研究,1999(2):138-142.
[24] 李英勤.贵州省土地石漠化与“三农”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生态经济,2006(2):57-59.
[25] 熊康宁,陈起伟.基于生态综合治理的石漠化演变规律与趋势讨论[J].中国岩溶,2010(3):267-273.
[26] 曹建华.一个曾被忽略的方程式——解读石漠化[J].人与生物圈,2009(5):4-17.
[27] 蓝 勇.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史,2001(4):3-14.
3 结论
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人口数量超出了特定历史时期土地的承载能力,进而导致人地关系失调,人地矛盾不断发展和和激化,最终导致石漠化的发生(图6)。石漠化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经历了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和三大产业并重的现代社会,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时期,玉米在贵州省的引种和推广对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为喀斯特石漠化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近现代,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贵州省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人口也迅速增长。但许多配套设施并没有随之建立,玉米耕作仍是比较粗放的。生产方式又一次发生转变,生产关系也又一次调整,随之而产生的人地矛盾,进而导致喀斯特石漠化问题更加严重。
新生物种的引进对社会历史的影响是一个客观过程,在本文中指出玉米对贵州省石漠化历史演变进程中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立足于对历史进程的宏观走向的理性分析,但并不否定玉米在贵州省的种植对于山区开发、灾民备荒、提供饲料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其次,生物引进的影响在人地关系上十分复杂,不同的时期和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往往差异非常大。可能会打破原有农业作物、土地资源和产业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生产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7]。
立足人地关系的视角,从玉米的耕作在贵州省石漠化演变进程的作用看出人口不断增长,为扩大耕地面积盲目开山垦殖,会导致人地矛盾不断发生发展激化,造成水土不断流失、岩石裸露,最终形成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喀斯特石漠化不仅造成了土地生产能力的退化,同时严重的生态问题也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近年来石漠化治理工程一直在进行,贵州省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相应的好转。但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曹 玲.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综述[J].古今农业,2004(2):95-103.
[2] 咸金山.从方志记载看玉米在我国的引进和传播[J].古今农业,1988(1):99-111;118.
[3] 史继忠.贵州省民族地区开发史专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4] 杨士超.民国时期贵州省石漠化分布的复原及其成因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5] 熊康宁,陈永毕,陈 浒,等.点石成金—贵州省石漠化治理技术与模式[M].贵阳:贵州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6] 王家嘉,林昌虎,何腾兵.人类活动对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6(5):276-279.
[7] 胥思省.清代贵州省开发及其影响初探[D].重庆:西南大学,2010.
[8] 但文红,彭思涛.农村生计模式变迁与石漠化治理政策调整研究——以紫云县为例[A].北京: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2010.
[9] 蓝 勇.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史,2001(4):3-14.
[10] 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J]. 世界农业,1979(4):34-41.
[11] 张建民.明清农业垦殖论略[J].中国农史,1990(4):9-27.
[12] 张 芳.明清时期南方山区的垦殖及其影响[J].古今农业,1995(4):15-32,39.
[13] 曹 玲.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综述[J].古今农业,2004(4):95-103.
[14] 曹建华.一个曾被忽略的方程式——解读石漠化[J].人与生物圈,2009(5):4-17.
[15] 程安云,王世杰,李阳兵,等.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研究及其意义[J].水土保持通报,2010(2):15-23.
[16] 蓝安军.喀斯特石漠化过程、演化特征与人地矛盾分析[J].贵州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40-45.
[17] 熊康宁,盈 斌,罗 娅,等.喀斯特石漠化的演变趋势与综合治理——以贵州省为例[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中国林学会,2009.
[18] 熊康宁,黎 平,周忠发.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一GIS典型研究——以贵州省为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19] 王世杰,李阳兵,李瑞玲.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J].第四纪研究,2003(6):657-666.
[20] 严奇岩.清代玉米的引进与推广对贵州省石漠化的影响[J].贵州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8-53.
[21] 马国君,杨乔文.云贵高原石漠化灾变的历史成因及治理对策探析——兼论经济开发与生态适应的关系[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2):9-15.
[22] 韩昭庆,杨士超.贵州省民国档案中所见“疑似石漠化”与今日石漠化分布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1):32-40.
[23] 史学正,于东升.我国亚热带土壤侵蚀的生物工程治理[J].水土保持研究,1999(2):138-142.
[24] 李英勤.贵州省土地石漠化与“三农”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生态经济,2006(2):57-59.
[25] 熊康宁,陈起伟.基于生态综合治理的石漠化演变规律与趋势讨论[J].中国岩溶,2010(3):267-273.
[26] 曹建华.一个曾被忽略的方程式——解读石漠化[J].人与生物圈,2009(5):4-17.
[27] 蓝 勇.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史,2001(4):3-14.
3 结论
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人口数量超出了特定历史时期土地的承载能力,进而导致人地关系失调,人地矛盾不断发展和和激化,最终导致石漠化的发生(图6)。石漠化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经历了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和三大产业并重的现代社会,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时期,玉米在贵州省的引种和推广对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为喀斯特石漠化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近现代,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贵州省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人口也迅速增长。但许多配套设施并没有随之建立,玉米耕作仍是比较粗放的。生产方式又一次发生转变,生产关系也又一次调整,随之而产生的人地矛盾,进而导致喀斯特石漠化问题更加严重。
新生物种的引进对社会历史的影响是一个客观过程,在本文中指出玉米对贵州省石漠化历史演变进程中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立足于对历史进程的宏观走向的理性分析,但并不否定玉米在贵州省的种植对于山区开发、灾民备荒、提供饲料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其次,生物引进的影响在人地关系上十分复杂,不同的时期和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往往差异非常大。可能会打破原有农业作物、土地资源和产业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生产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7]。
立足人地关系的视角,从玉米的耕作在贵州省石漠化演变进程的作用看出人口不断增长,为扩大耕地面积盲目开山垦殖,会导致人地矛盾不断发生发展激化,造成水土不断流失、岩石裸露,最终形成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喀斯特石漠化不仅造成了土地生产能力的退化,同时严重的生态问题也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近年来石漠化治理工程一直在进行,贵州省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相应的好转。但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曹 玲.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综述[J].古今农业,2004(2):95-103.
[2] 咸金山.从方志记载看玉米在我国的引进和传播[J].古今农业,1988(1):99-111;118.
[3] 史继忠.贵州省民族地区开发史专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4] 杨士超.民国时期贵州省石漠化分布的复原及其成因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5] 熊康宁,陈永毕,陈 浒,等.点石成金—贵州省石漠化治理技术与模式[M].贵阳:贵州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6] 王家嘉,林昌虎,何腾兵.人类活动对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6(5):276-279.
[7] 胥思省.清代贵州省开发及其影响初探[D].重庆:西南大学,2010.
[8] 但文红,彭思涛.农村生计模式变迁与石漠化治理政策调整研究——以紫云县为例[A].北京: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2010.
[9] 蓝 勇.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史,2001(4):3-14.
[10] 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J]. 世界农业,1979(4):34-41.
[11] 张建民.明清农业垦殖论略[J].中国农史,1990(4):9-27.
[12] 张 芳.明清时期南方山区的垦殖及其影响[J].古今农业,1995(4):15-32,39.
[13] 曹 玲.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综述[J].古今农业,2004(4):95-103.
[14] 曹建华.一个曾被忽略的方程式——解读石漠化[J].人与生物圈,2009(5):4-17.
[15] 程安云,王世杰,李阳兵,等.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研究及其意义[J].水土保持通报,2010(2):15-23.
[16] 蓝安军.喀斯特石漠化过程、演化特征与人地矛盾分析[J].贵州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40-45.
[17] 熊康宁,盈 斌,罗 娅,等.喀斯特石漠化的演变趋势与综合治理——以贵州省为例[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中国林学会,2009.
[18] 熊康宁,黎 平,周忠发.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一GIS典型研究——以贵州省为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19] 王世杰,李阳兵,李瑞玲.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J].第四纪研究,2003(6):657-666.
[20] 严奇岩.清代玉米的引进与推广对贵州省石漠化的影响[J].贵州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8-53.
[21] 马国君,杨乔文.云贵高原石漠化灾变的历史成因及治理对策探析——兼论经济开发与生态适应的关系[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2):9-15.
[22] 韩昭庆,杨士超.贵州省民国档案中所见“疑似石漠化”与今日石漠化分布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1):32-40.
[23] 史学正,于东升.我国亚热带土壤侵蚀的生物工程治理[J].水土保持研究,1999(2):138-142.
[24] 李英勤.贵州省土地石漠化与“三农”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生态经济,2006(2):57-59.
[25] 熊康宁,陈起伟.基于生态综合治理的石漠化演变规律与趋势讨论[J].中国岩溶,2010(3):267-273.
[26] 曹建华.一个曾被忽略的方程式——解读石漠化[J].人与生物圈,2009(5):4-17.
[27] 蓝 勇.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史,2001(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