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考古学家通过对陕西铜川瓦窑沟遗址出土梅花鹿遗存的研究,分析了梅花鹿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和死亡的季节性特征,进而探讨了仰韶时代人类狩猎梅花鹿的策略和行为特征。研究表明,仰韶时代先民在狩猎梅花鹿时一般会选择成年个体,即多数梅花鹿是在体重达到最大后才成为狩猎的对象;而性别比例研究显示他们在狩猎时可能有意识地选择公鹿,一方面可能是为了获取鹿角,另一方面可能与保护种群繁衍有关;狩猎梅花鹿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反映了人类会根据动物的行为特征有选择性地进行狩猎活动。
以瓦窑沟遗址为代表的仰韶时代先民已经相当熟悉梅花鹿的行为特征,并在狩猎活动中有意识地对其加以利用,以求最大限度地获取动物资源。尽管当时人类并未驯养梅花鹿,但是却和它们关系十分密切。鹿类不仅是人类的重要肉食资源,也是骨器制作的重要原料。通过研究一系列遗址中出土动物种属的数量和比例,考古学家发现从新石器早期到晚期,渭水流域的考古遗址中猪类遗存比例不断上升,而鹿类遗存不断下降,反映了人类生业模式的转变,即由狩猎经济逐步转向驯化经济。同时新石器时代以来,随着农作物种植范围的扩大,农田的开发,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遗址周围的鹿类数量可能已明显减少,人类可利用的野生资源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