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说起一部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时,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影片抒情而传神地再现了祖国西北边疆的绮丽风光和塔吉克族人民的风情民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时,这个高原民族至今依然过着半耕半牧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友善热情好客,不掩门不闭户与世无争,他们就是居住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
Q:您的职业是什么?平时关注哪些题材的拍摄?
A:我是一名行政管理人员,平时的拍摄关注人文纪实较多,我喜欢那些反映现实生活,体现出生命力的画面。
Q:为什么关注这个选题?
A:帕米尔高原海拔4000米至7700米,属严寒的大陆性高山气候,生存环境恶劣,山高谷深,地势险要,行履艰辛,满目荒凉。但这里的居民生活恬静、朴实、真诚,在全国各地的发案率统计中是最低的一个县,可见这里的生活之纯净美好。而在我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里,时刻让我感受到最原生态的艺术和质朴之美,强烈地撞击着我的神经。有一种冲动驱使着我,必须将这些场景拍下来。
Q:画面十分精美,您有受哪些摄影师启发吗?
A:我受李泛老师的启发,他的摄影作品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Q:在现场中,人们对镜头有抵触吗?为何很多作品中人物都盯着镜头,是您想要追求的效果吗?
A:因为这里的居民和外界接触很少,镜头带给他们的感觉是新鲜而陌生的,所以并不确定他们会否被惊动或者是否希望生活不要被打扰,在此,要特别注意充分尊重每一个被拍摄对象。我在拍摄之前都会请求示意,如果有抵触就不要强拍。强拍不仅是对被拍摄对象的极不尊重,而即使强求拍成,影像也不会打动人。
每一个深爱人文题材摄影的人都应该知道,要尽量使拍摄对象从情感上接纳镜头,如果拍摄对象不接受,就会出现影像呆板、充满敌视情绪的效果。
被拍摄时观看镜头,是大多数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尤其对于这里淳朴的人们来说。而当他们盯着我的镜头时,让我感受到一种直抵内心世界的呈现,他们对外界毫不设防,他们的眼神表达了一切。但是,如果原本复刻,这种直白的画面或许会显得生硬,所以从对象的选取、构图、瞬间的捕捉等方面,无不考验着摄影师的心智。
Q:塔吉克族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吗?
A:第一次去塔吉克人家,功课没有做好,不太熟悉塔吉克族的礼节,见面就闹了笑话。
由于彼此语言不通,我们只能使用“身体语言”进行沟通。到了塔吉克人家,热情的一家子迎上来,按照他们本民族的习惯互施见面礼以示尊重,可是先吻谁、吻哪里?我有点糊涂了。犹豫之下,我决定先俯身吻奶奶的面额,奶奶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塔吉克语,爷爷在一旁伸出了手。该去吻他的手心吗?我实在不敢轻举妄动了,见爷爷停住,便上前吻了爷爷手背,引来了大家的开怀大笑,我才意识到我吻错了,好在他们并没有介意,开心地接受了我们别样的礼节祝福。
原来,互吻是塔吉克族别具一格的见面礼,兄弟见面互吻手背,长辈吻晚辈的面额,晚辈吻长辈的手心,女子见面平辈吻面额,长辈吻晚辈的眼睛前额,晚辈吻长辈的手心,至亲之间则吻嘴唇。
在贫瘠、荒凉的帕米尔高原东部,群山耸立之间,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淳朴、自足、与世无争。物资的贫乏与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抹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女人们爱美的天性总在她们的服饰中展现,在雪岭村落中点缀出种种绚丽,让平淡的高原充满生机,他们被誉为帕米尔高原的皇冠——塔吉克。
石头、泥土搭建的简陋居舍,掩盖不住他们内心的火热。欧罗巴血统的缘故,使他们举手投足中流露出高贵的谦逊。半耕半牧的生活,使他们的居所散落在群山峻岭之中。高原的日照则使塔吉克族的成年人大都拥有一张古铜色的脸庞。
对于我们这些希望探索他们生活密码远道而来的摄影人,他们热情好客的传统令我们感受到高原的别样风情,这种极其淳朴的情感,让人不忍心去打扰他们的生活。那种恬静,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生活,与我们所熟悉的江南春色感受完全不同,是另一种震颤人心的自然之美。
行走于雪岭村落,与大地同色的居舍裸露于天地间,犹如其主人的性情般坦诚豪爽。女人们身材高挑,长长的睫毛,眼睛深邃明亮,高挺的鼻子,清一色的刺绣平顶花帽,红裙衫缀满了珠串,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美。置身山岭戈壁,深深感到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不屈于自然,以坚定的意念逐水而栖,经济发展落后但精神风貌不逊。
此次帕米尔之行,我将镜头对准他们,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以期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镜头里的塔吉克人朴实而真诚,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让日日奔走于都市的我们洗去浮华,静下心来凝思品味,探寻人性本真。
帕米尔的苍凉与俊美,塔吉克的纯真与友善,无不让人感怀:巍巍雪峰是高度,茫茫戈壁是广度,脚下的帕米尔是厚度,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则是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