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结构图在病理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4-12-01 09:06余金霞张成才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余金霞+张成才

摘 要:为提高病理检验技术的教学质量,教学中引入知识结构图,使学生对病理检验技术知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后,再层层展开,既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知识结构图 病理检验技术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c)-0156-02

病理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1],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优秀的病理检验技术人员。而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生源既有高中应届毕业生,亦有初中应往届毕业生。高中生有坚实的理化知识基础和良好的理解能力,对于这门课的学习比较轻松,而初中应往届毕业生缺乏一些必须的理化基础知识,也没有良好的理解力,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学习能力也不强。针对这种情况,在病理检验技术的理论教学中,运用构建知识结构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勾勒出这门课程的主线,使他们对这门课程先有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引导学生依据主线展开各个章节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引导,既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优化教学内容,勾勒知识结构主线

病理检验技术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将患者病变组织或细胞制成切片或涂片,以便于病理医生观察、分析和做出诊断。从病理检验技术的发展来看,它包括传统的病理学技术和现代病理学新技术,传统的病理学技术是病理学的基础,而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病理诊断水平。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学时分配的具体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甄选,将18学时的理论教学时间分为传统病理技术的教学(10学时)和病理学新技术的教学(8学时)。传统病理技术侧重于讲述病理学的基本技术,如常规石蜡切片,快速冰冻切片,细胞学涂片等。应用这些基本技术,可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或细胞制成切片或涂片后进行HE染色或特殊染色,供医师诊断。而病理学的新技术,无论是免疫组化技术,还是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等,都要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或细胞制成切片或涂片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杂交检测。因此,如何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或细胞制成切片或涂片(即:切片制作过程)是病理检验技术教学的知识结构主线。教师在第一章病理检验技术概述的学习中,就要清晰的给学生勾勒出这条主线。整个病理检验技术的教学都围绕这一主线展开。

2 丰富结构主线,构建知识结构图

理清楚结构主线后,教学内容即可围绕切片制作过程这条主线开展(见图1)。依据教科书的章节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先对病理检验技术进行一个大概的讲述,让学生知道病理检验技术人员的常规工作内容。接着介绍一下病理检验工作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和病理科室的布局和人员设置。这些知识都是后面学习切片制作过程做的基础。之后便开始学习病理切片制作的过程。

如: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制作的流程:先将标本依据临床检验的目的取材成合适大小的组织块(标本取材),再对组织块进行固定,以保存组织结构和细胞内物质(固定),然后通过洗涤洗去固定液,洗涤剂多为水,还需要脱水,脱水剂又不能和石蜡相溶,还需要透明(洗涤、脱水、透明)。透明后使组织块内外浸透石蜡(浸蜡),冷却后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硬度,就可以切成4~6 μm厚薄的组织片(切片),粘贴在载玻片上后就可以染色(染色),而染色后为便于保存,还需要封存起来(封片)。这是常规石蜡切片制作的流程。

常规石蜡切片一般可以满足日常的病理诊断需求。但是临床上紧急手术时,如需进行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就要进行冰冻切片。冰冻切片的制作流程比较简单,标本取材后,使用冰冻切片机进行快速冰冻和切片,染色后即可封片。而细胞学涂片的制作也不复杂,细胞标本做成涂片后,固定15~30 min就可以进行染色和封片了。

免疫组化技术是近几年日益广泛应用的病理学新技术。在提高病理诊断,尤其是在提高肿瘤的病理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技术也要求先把组织制成切片,然后对切片上组织和细胞内的抗原进行修复(抗原修复),修复的抗原可以结合对应的标记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再用显示剂使标记物显色(显色),从而进行抗原的检测。核酸原位杂交技术也要求先把组织制成切片,然后进行杂交和检测。

因此,所有病理检验技术的理论知识都是围绕病理切片的制作这一主线展开的。通过对这条主线的扩充,构建了知识结构图,加强了知识的相互联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考评结合,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依赖于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前传统的教学评价多局限于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这一考核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此,我们构建了成绩考核、病例分析和临床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成绩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课堂出勤情况、课堂发言的踊跃程度和正确率、实验课出勤率、实验课动手能力等。病例分析在学期初就布置给学生,理论课结束后对病例进行讨论,以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应用,综合学生讨论的表现,老师给出合理的评价,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除此之外,还安排学生周末或假期去医院病理科实习,通过实习,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能力[2]。通过医院对学生实习的反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构建知识结构图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病理检验技术教学后,使学生学习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的兴趣不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逐渐增强,同时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另外,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条理化、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丹丹,仇容,沈健,等.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91-93.

[2] 方萍.谈高职生病理检验技术的教学方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3):183-184.endprint

摘 要:为提高病理检验技术的教学质量,教学中引入知识结构图,使学生对病理检验技术知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后,再层层展开,既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知识结构图 病理检验技术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c)-0156-02

病理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1],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优秀的病理检验技术人员。而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生源既有高中应届毕业生,亦有初中应往届毕业生。高中生有坚实的理化知识基础和良好的理解能力,对于这门课的学习比较轻松,而初中应往届毕业生缺乏一些必须的理化基础知识,也没有良好的理解力,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学习能力也不强。针对这种情况,在病理检验技术的理论教学中,运用构建知识结构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勾勒出这门课程的主线,使他们对这门课程先有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引导学生依据主线展开各个章节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引导,既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优化教学内容,勾勒知识结构主线

病理检验技术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将患者病变组织或细胞制成切片或涂片,以便于病理医生观察、分析和做出诊断。从病理检验技术的发展来看,它包括传统的病理学技术和现代病理学新技术,传统的病理学技术是病理学的基础,而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病理诊断水平。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学时分配的具体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甄选,将18学时的理论教学时间分为传统病理技术的教学(10学时)和病理学新技术的教学(8学时)。传统病理技术侧重于讲述病理学的基本技术,如常规石蜡切片,快速冰冻切片,细胞学涂片等。应用这些基本技术,可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或细胞制成切片或涂片后进行HE染色或特殊染色,供医师诊断。而病理学的新技术,无论是免疫组化技术,还是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等,都要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或细胞制成切片或涂片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杂交检测。因此,如何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或细胞制成切片或涂片(即:切片制作过程)是病理检验技术教学的知识结构主线。教师在第一章病理检验技术概述的学习中,就要清晰的给学生勾勒出这条主线。整个病理检验技术的教学都围绕这一主线展开。

2 丰富结构主线,构建知识结构图

理清楚结构主线后,教学内容即可围绕切片制作过程这条主线开展(见图1)。依据教科书的章节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先对病理检验技术进行一个大概的讲述,让学生知道病理检验技术人员的常规工作内容。接着介绍一下病理检验工作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和病理科室的布局和人员设置。这些知识都是后面学习切片制作过程做的基础。之后便开始学习病理切片制作的过程。

如: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制作的流程:先将标本依据临床检验的目的取材成合适大小的组织块(标本取材),再对组织块进行固定,以保存组织结构和细胞内物质(固定),然后通过洗涤洗去固定液,洗涤剂多为水,还需要脱水,脱水剂又不能和石蜡相溶,还需要透明(洗涤、脱水、透明)。透明后使组织块内外浸透石蜡(浸蜡),冷却后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硬度,就可以切成4~6 μm厚薄的组织片(切片),粘贴在载玻片上后就可以染色(染色),而染色后为便于保存,还需要封存起来(封片)。这是常规石蜡切片制作的流程。

常规石蜡切片一般可以满足日常的病理诊断需求。但是临床上紧急手术时,如需进行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就要进行冰冻切片。冰冻切片的制作流程比较简单,标本取材后,使用冰冻切片机进行快速冰冻和切片,染色后即可封片。而细胞学涂片的制作也不复杂,细胞标本做成涂片后,固定15~30 min就可以进行染色和封片了。

免疫组化技术是近几年日益广泛应用的病理学新技术。在提高病理诊断,尤其是在提高肿瘤的病理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技术也要求先把组织制成切片,然后对切片上组织和细胞内的抗原进行修复(抗原修复),修复的抗原可以结合对应的标记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再用显示剂使标记物显色(显色),从而进行抗原的检测。核酸原位杂交技术也要求先把组织制成切片,然后进行杂交和检测。

因此,所有病理检验技术的理论知识都是围绕病理切片的制作这一主线展开的。通过对这条主线的扩充,构建了知识结构图,加强了知识的相互联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考评结合,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依赖于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前传统的教学评价多局限于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这一考核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此,我们构建了成绩考核、病例分析和临床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成绩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课堂出勤情况、课堂发言的踊跃程度和正确率、实验课出勤率、实验课动手能力等。病例分析在学期初就布置给学生,理论课结束后对病例进行讨论,以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应用,综合学生讨论的表现,老师给出合理的评价,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除此之外,还安排学生周末或假期去医院病理科实习,通过实习,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能力[2]。通过医院对学生实习的反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构建知识结构图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病理检验技术教学后,使学生学习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的兴趣不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逐渐增强,同时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另外,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条理化、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丹丹,仇容,沈健,等.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91-93.

[2] 方萍.谈高职生病理检验技术的教学方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3):183-184.endprint

摘 要:为提高病理检验技术的教学质量,教学中引入知识结构图,使学生对病理检验技术知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后,再层层展开,既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知识结构图 病理检验技术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c)-0156-02

病理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1],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优秀的病理检验技术人员。而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生源既有高中应届毕业生,亦有初中应往届毕业生。高中生有坚实的理化知识基础和良好的理解能力,对于这门课的学习比较轻松,而初中应往届毕业生缺乏一些必须的理化基础知识,也没有良好的理解力,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学习能力也不强。针对这种情况,在病理检验技术的理论教学中,运用构建知识结构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勾勒出这门课程的主线,使他们对这门课程先有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引导学生依据主线展开各个章节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引导,既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优化教学内容,勾勒知识结构主线

病理检验技术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将患者病变组织或细胞制成切片或涂片,以便于病理医生观察、分析和做出诊断。从病理检验技术的发展来看,它包括传统的病理学技术和现代病理学新技术,传统的病理学技术是病理学的基础,而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病理诊断水平。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学时分配的具体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甄选,将18学时的理论教学时间分为传统病理技术的教学(10学时)和病理学新技术的教学(8学时)。传统病理技术侧重于讲述病理学的基本技术,如常规石蜡切片,快速冰冻切片,细胞学涂片等。应用这些基本技术,可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或细胞制成切片或涂片后进行HE染色或特殊染色,供医师诊断。而病理学的新技术,无论是免疫组化技术,还是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等,都要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或细胞制成切片或涂片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杂交检测。因此,如何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或细胞制成切片或涂片(即:切片制作过程)是病理检验技术教学的知识结构主线。教师在第一章病理检验技术概述的学习中,就要清晰的给学生勾勒出这条主线。整个病理检验技术的教学都围绕这一主线展开。

2 丰富结构主线,构建知识结构图

理清楚结构主线后,教学内容即可围绕切片制作过程这条主线开展(见图1)。依据教科书的章节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先对病理检验技术进行一个大概的讲述,让学生知道病理检验技术人员的常规工作内容。接着介绍一下病理检验工作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和病理科室的布局和人员设置。这些知识都是后面学习切片制作过程做的基础。之后便开始学习病理切片制作的过程。

如: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制作的流程:先将标本依据临床检验的目的取材成合适大小的组织块(标本取材),再对组织块进行固定,以保存组织结构和细胞内物质(固定),然后通过洗涤洗去固定液,洗涤剂多为水,还需要脱水,脱水剂又不能和石蜡相溶,还需要透明(洗涤、脱水、透明)。透明后使组织块内外浸透石蜡(浸蜡),冷却后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硬度,就可以切成4~6 μm厚薄的组织片(切片),粘贴在载玻片上后就可以染色(染色),而染色后为便于保存,还需要封存起来(封片)。这是常规石蜡切片制作的流程。

常规石蜡切片一般可以满足日常的病理诊断需求。但是临床上紧急手术时,如需进行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就要进行冰冻切片。冰冻切片的制作流程比较简单,标本取材后,使用冰冻切片机进行快速冰冻和切片,染色后即可封片。而细胞学涂片的制作也不复杂,细胞标本做成涂片后,固定15~30 min就可以进行染色和封片了。

免疫组化技术是近几年日益广泛应用的病理学新技术。在提高病理诊断,尤其是在提高肿瘤的病理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技术也要求先把组织制成切片,然后对切片上组织和细胞内的抗原进行修复(抗原修复),修复的抗原可以结合对应的标记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再用显示剂使标记物显色(显色),从而进行抗原的检测。核酸原位杂交技术也要求先把组织制成切片,然后进行杂交和检测。

因此,所有病理检验技术的理论知识都是围绕病理切片的制作这一主线展开的。通过对这条主线的扩充,构建了知识结构图,加强了知识的相互联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考评结合,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依赖于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前传统的教学评价多局限于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这一考核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此,我们构建了成绩考核、病例分析和临床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成绩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课堂出勤情况、课堂发言的踊跃程度和正确率、实验课出勤率、实验课动手能力等。病例分析在学期初就布置给学生,理论课结束后对病例进行讨论,以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应用,综合学生讨论的表现,老师给出合理的评价,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除此之外,还安排学生周末或假期去医院病理科实习,通过实习,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能力[2]。通过医院对学生实习的反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构建知识结构图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病理检验技术教学后,使学生学习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的兴趣不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逐渐增强,同时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另外,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条理化、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丹丹,仇容,沈健,等.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91-93.

[2] 方萍.谈高职生病理检验技术的教学方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3):183-184.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初探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