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属于语文的“味”

2014-12-01 05:48陈优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冷雨论语文本

陈优

摘 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逐步深化,但反观语文课堂,琅琅书声却隐没于语文课堂。面对这种“‘读渐不闻声渐悄”的现状,笔者尝试从读出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情感、读出智慧四个梯度引导学生大声地朗读,有感情地诵读,把“读”这种本属于语文的重要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放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上。希望学生通过清晰、反复的诵读,读出音韵美、节奏美、情趣美、理趣美,读出真正的“语文味”,在文本诵读中完成人文熏陶,以教材为端点走进生命的诵读。

关键词:读;教学方式;语文味

一、课程背景——“读”渐不闻声渐悄

第十八次台州市青语会课堂教学研讨会已经拉下帷幕,其中《论语》教学带给笔者的启发却久久地留在了脑海中。尤其是省特级教师肖培东的《诲人不倦》课堂教学给人印象颇深,笔者感触颇多。他对《论语》的处理是“文”“言”并重,非常注重诵读,且朗读指导非常有效。

反观现在的语文课堂,课堂教学在设计环节方面往往也有“读”的环节,但更多的是“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提纲挈领”式的梳理默读,“急于求成”式的替代解读,学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用的更多的是手(翻书)和眼睛(看书),却很少用嘴巴大声读书;即使偶有“声情并茂”式的高质量朗读,也往往是班里最擅长朗读的学生的表演式朗读,学生在惊叹、鼓掌之余,收获甚微。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大声、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是早读课的任务,课堂教学如要高效完成预设,就只能减少甚至不留诵读时间。这不禁令人思考: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如若琅琅书声渐行抽离、隐没于语文课堂,那么,原本属于语文的“味”还剩下多少呢?应如何改进现在的语文教学方式,才能使原本抽象的“语文味”通过课堂渗透进学生的心灵,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成为当代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大问题。

二、课堂实践——轻拢慢捻抹复挑

《论语》之美可以由“读”而出,推而广之,由选修到必修,语文课堂都可以“读”出属于语文之“味”。读,返璞归真,笔者觉得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这却是很多高中教师容易忽视、遗忘的一种教学方式。范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个性化诵读,“轻拢慢捻抹复挑”,也许尝试起来有点难,或者说多角度引导诵读本身就是有难度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对教师自身诵读能力和指导能力有一定要求,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好,学生就能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提升。

1.读准字音,读出抑扬顿挫的音韵美

传统的教学,在人们印象中可能就是“摇头晃脑”“书声琅琅”,甚至有些教师在教授古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先背后学。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论语》作为一种经典,它首先是文言文,字词的讲解和文意的疏通肯定是必要的基础。所以,学生在自读时,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吐字清晰,读准字音。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诵读的过程,既是品味语言抑扬顿挫的音韵美的过程,也是含英咀华、内化经典、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过程。

其他必修篇目也是如此。不读,怎能触摸余光中那料料峭峭、点点滴滴、淅淅沥沥、凄凄迷迷的冷雨;不读,怎能品鉴朱自清那田田的荷叶、微微的清风、缕缕的荷香、溶溶的月色以及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不读,怎能领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磅礴;不读,又怎能体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楚。与西方的语言不同,字正腔圆的汉语在平仄起伏、抑扬顿挫方面有独特的音韵美。叠词、押韵的使用,效果更为明显。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领略这种音韵美,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读出语文的铿铿锵锵、温温婉婉、悲悲壮壮、缠缠绵绵、雄雄浑浑、清清脆脆,从而领略母语文化之美,进而咀嚼出汉语言的独特的“味”。

2.读清句读,读出轻重缓急的节奏美

读出节奏,除了要读准句读,还需要教师在停顿、重音、语气方面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指导与点拨,这在诗歌教学里尤为重要。

如必修一中,《相信未来》第三小节: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第一句学生容易读成“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自我体悟,当他们读到下一句的时候就会产生分歧,产生疑惑,“悱”而“发”之,收效更佳。从上下句结构对称的角度来看,“手指”对应“手掌”,作为“排浪”和“大海”的本体,学生就不难判断该断何处。难点解决后,三个本体和三个喻体重音强调,最后一句率真而坚定,“相信未来”字字顿开,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齐读,高昂、豪迈的境界就全读出来了。

又如必修三中,闻一多的《发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开头虽短短两句,但在诵读时,节奏的轻重缓急却富于变化,摇曳多姿,不同的语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我来了”慢而轻,“我喊一声”稍快,“迸”重音,“迸着血泪”应是沉痛的呼号。第二句两个“不对”也大不相同,前一个“不对”宜重而稍快,后一个则要读得慢而轻才更能表达出自己的失望、沉痛、痛苦。

不仅是诗歌富于节奏变化,其他散文也是句式多样,富有层次。如《听听那冷雨》中,“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短句参差错落,读来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长句一气呵成,有“此情绵绵无绝期”的连绵。不管是“大弦嘈嘈”,还是“小弦切切”,要解文章味,功夫在诵读。

3.读出情感,读出喜怒哀乐的情趣美

说到读出情感,很多教师都对这一目标望而却步,因为教师认为学生的情感在“千呼万唤”下还是“出不来”,既达不到读的效果,又浪费了课堂时间,导致整节课的预设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所以干脆就跃过学生读的环节,所有读的环节都从网上下载优秀的录音范读、视频范读来代替。《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情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第一句就击中要害,要“充分地读”,如果教师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学生还没走进文本,又怎能读出情感呢?

肖培东教师在《诲人不倦》课堂教学中“读”的环节做足了文章,先让学生齐读第11、22章,再让学生同桌间揣摩孔子师生的语气进行对话,一读学生“冉有问、子路问”的内容,一读教师“子曰”的内容。接下来先请一组女学生表演式朗读,再请一男学生点评——主要问题是“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的反问语气没有读出来。然后请一组男学生表演式朗读,该组比上一组有进步,但是对子路回答时的反问语气还是读得不好。两组学生对比演读后,教师范读,学生再齐读,学生读得又整齐又响亮,把孔子师生间的对话的情景演绎得惟妙惟肖。针对文章的一个章节,肖教师范读1次,学生全体齐读3次,同桌交流读1次,个别学生表演读2次,并且每次学生读完之后都有点拨,学生沐浴在这样的春风里,怎能不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呢?而且随机抽查两组学生(一组女生,一组男生)进行点评,使全体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所提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仅使学生读出文本中蕴含的喜怒哀乐,而且还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点拨与顿悟生成的鲜活灵动的情趣。

对于教学中的必修作品,特别是散文作品,教师可以配乐创造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文本,也可以在文本赏析后再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情感融入到文本当中。像《想北平》,引领学生赏析了老舍对北平“写之艰”“言之难”“爱之深”“忧之切”后,再让学生品读“我真爱北平”“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些句子时,学生也会动情地潸然泪下。好的朗读应该是“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是引出学生的泪花,也不是博取学生的笑靥,而是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用心灵去阅读。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

4.读出智慧,读出善恶美丑的理趣美

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里借化妆师的口告诉我们: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想,一流的诵读也应该是生命的诵读。学生如若能从一篇课文中读出一种精神,悟出一种道理,收获一种品质,习得一种涵养,能由课堂内的诵读点燃课堂外的诵读,能以文本为端点,把诵读当成一种习惯,当成生命的必需,那么语文教师可真是“功莫大焉”了!

譬如在《论语》的教学中,如果将“文”跟“言”在课堂教学中平分秋色,那肯定是个失败的课堂。“言”是文字的疏通,是切入点;关键是“文”,要让学生通过“言”的诵读纵向挖掘,挖出《论语》的智慧,挖出《论语》的思想,挖出《论语》的人文内涵,挖出《论语》的深层文化。

单单一本选读,就涉及方方面面,《论语》全书,更是涉及哲学、美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诗学、史学、宗教学等多个领域。只有由“言”及“文”,读出文字背后的思想,才算真正品读了《论语》。

不管是选修还是必修,读者总能从文本当中读出人性的善恶美丑,读出一种智慧。像《相信未来》这样的文章,经过反复诵读,必定能砥砺人们的人格,使陷入迷惘、遭遇困境的人们依然能够有美好的憧憬,依然能够坚定地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又如《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文章,读者总会为贝尔曼“舍己为人献生命”“相濡以沫显真情”的高尚情怀所感染。又如用心读完《礼拜二午睡时刻》,那种悲悯的情怀必定能从神父身上传递到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的目光触及在不幸中挣扎的同类或是自然界中的其它的生灵,一只狗或一只鸟,一朵花亦或一棵草的时候,会多一丝柔和,多一丝温情……

诵读,带着我们的热情走进文本,带着我们的收获走出文本,带着我们的智慧走进生活。走进生命的诵读,愿我们常读常思,常读常新!

三、课程展望——好课堂“读”领风骚

卢梭说过:“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不能为了所谓的课堂高效剥夺学生自己与文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读”文本的时间,而且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大声地读,有感情地读,读出文本的精髓,读出属于语文自身的“味”。

正如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谈到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只有反复诵读,才能读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情趣美、理趣美。若“四美”皆俱,笔者相信,“语文味”定会在学生的唇齿间流淌,直没至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贾桂强.“文”“言”并重,感悟文化内涵——肖培东《诲人不倦》教学片段赏析[J].江西教育,2012(1).

[3]徐杰.论刘大櫆《论文偶记》“字句者,音节之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冷雨论语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清平乐·初冬夜半惊雷
相见欢·无聊独自彷徨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卜算子·清明
立冬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